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紫溪山游记 |
[游记]紫溪山游记 |
2008-06-25 tom.com |
紫溪山紫嵿寺前的“铁索桥”(横跨于壑涧的两端) 紫溪山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城西南15公里的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约3万亩半温润常绿阔叶林,植物1千多种,动物100多种,观赏植物36种,是云南8大名花(茶花、兰花、杜鹊、玉兰、百合、龙胆、报春、绿绒菌)中7种的种源地。这里茂盛地生长着清香洁白的茶花原始品种“蒙自连志茶”、鲜艳的云南野山茶、腾冲红花油茶、怒江山茶、甜茶、茶树,奇特的毛果山茶、猴子木、火棘口十怜、大头茶、银术荷、厚皮香等茶科植物。百年以上的云南山茶1百余株,人工嫁接茶花古树43株,数目之多、树龄之老为全省之冠、世界之冠。紫溪山最早开发于汉代,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于此。大理国相国高量成曾筑石桑城于山北部(今清静林),建有营盘和佛寺。明清成为佛教名山,今存寺院遗址68处,和尚塔21座。紫溪山又是一个大花园,有诸多观赏植物。如红花木莲、滇藏术兰、茶花、杜鹊、云南含笑、滇瑞香、山樱、桂花等47 种。 紫溪山游记 滇中腹地,龙川江畔,威楚鹿城,迤东而行,廿余里处,群山绵延,林壑幽静,古木苍穹,泉溪邃碧,名曰“紫溪”。 山中宰相,退位让贤,分封威楚,隐居紫溪,兴建石桑,《碑赞》云:“手拓山河,化洽乾坤。”[1]宁静群峰,苍茫万松,清幽小道,紫嵿古刹,碧澈泉溪,独特景观,不胫而走。元明以降,骚人墨客,山村野叟,或闲情逸致,领略山景;或凭吊古迹,感怀咏叹,各夙其愿,留连山林,往返不疲。 去岁秋逝,冬临某日,微雨晨曦,浅寒沁肤,余数挚友,驱车而行,同游紫溪。道途景致,感慨不已,粗文略记。 车寄旅馆,徒步而行,沿山林小道,或顺溪而下,或拾阶攀援。尼姑净庵,矗立峰巅,四围群山,尽揽眼帘,登临远眺,阔然畅朗,可谓修身净根之地。宋元攻伐,蒙古铁骑,绕道西南,攻至大理,段氏国亡,石桑兵毁,尼庵亦焚。登适其所,残亘断壁,凄凉荒草,萧杀景象,斑驳其间。依稀基石,略知大概。庵门右侧,一碑立焉,然碑文已为风雨剥蚀,浅绿苔藓,蔓延周遭,置掌碑身,微感雕刻痕迹。睹此残败,过多驻足,徒增忧伤耶。 紫嵿古刹,至今依然,与尼姑净庵,遥相对望。据地志载,寺内花木种繁,宋代银杉,五百年滇藏木兰,百岁棠犁,不可胜数。沿紫嵿古道,西向而行,足踏石阶,清脆悦耳;青松相拥,虫鸟相随,情趣盎然。刻余道途,紫嵿轮廓,隐约眼前。循铁索桥而过,不时即至寺门。紫嵿古刹,依山而建,松杉浓荫,翠竹掩映,隐而不露,幽静之极。寺内神祗,雕工细腻,结构巧妙,造型玲珑,鲜活栩栩。寺门左侧,僧侣居室。寺门右侧,香客憩所。 遥想其时,紫溪辖域,深山峻岭,绵起不已,林木繁茂,盘曲纠缠,杂草丛生,路径难寻,云雾弥漫,溪水潺潺,幽静空灵。虎豹熊猴,争雄咆哮,野鹿獐子,奔驰腾跃,蟪蛄虫鸟,鸣叫怪异,恐怖至极。择此境地,构建城池,足以窥见,山中宰相,意趣非凡。《碑赞》云:“明月侍坐,清风扫门,喜听法鼓明心,不闻尘嚣聒耳。”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神,脱世俗喧哗,身处山林,听暮鼓晨钟。昼伴三两随从,或紫嵿访僧,坐参禅道;或探幽寻微,闻潺潺泉溪,求空灵意境;或砚墨秉笔,玩诗弄文;或子孙聚集,游揽山水,娱乐天伦。夜则独处静心崖,伴鸢声鹤唳,听阵阵松涛,酌酒品茗,陶冶情操。
|
转自:http://blog.tom.com/suhongxd-123456/article/1072.html5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