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锦溪、周庄之行 时间:2006年8月26日 地点1:枫桥,唐朝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即作于此,故枫桥是托了张继的福了,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座很普通的江南水乡的小桥而已。跨过枫桥即是铁岭关,铁岭关因明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此抵抗倭寇而闻名,里面供奉有戚将军的塑像,过铁岭关不足一百米处即是寒山寺。夜晚声音传得远,我想张继夜半听钟时的声音应该是很洪亮的,所谓的“对愁眠”其实也是因为寒山寺的钟声不识时宜地扰人清梦而令诗人烦忧,就是想睡也睡不着了。现在寒山寺里面的大钟是日本人送给寒山寺的,据说是所谓的“中日友好”,真是莫大的讽刺,鬼才相信中日会友好。 地点2:锦溪,江南水乡,宋孝宗宠妃陈妃喜此地山水,恋不忍离,死后水葬于此,现五保湖上有陈妃墓,这里有二三百米长的一座桥,看起来很漂亮。 地点3:周庄,江南第一水乡,绝对的小桥流水人家,但商业氛围太浓,江南首富沈万三即生于斯长于斯,这里的桥很多,有“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就在这里。有名画家陈逸飞笔下的“双桥”,双桥的意义在于不止是表现了江南水乡的风韵,在政治上也表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这副画陈送给美国友人后又被美国友人访华时送给了邓小平。去了沈万三家,重门叠户的大户人家,布局安排得很紧凑,这一点不像北方的古建筑那样有气势,这里给人一种低调含蓄的印象。 人物:公司全体人员合计6名,以及部分连锁店员工及其家属合计27名,共计33名。 感受:感觉是跟随着先人脚步,重温着历史,感受着江南水乡细腻的文化脉搏,想像着张继赶考路上深夜旅居于此,是怎样的一种愁绪万千。渔娘摇着船,唱着渔歌,晃晃悠悠地坐在船上,愰然不知人生竟有如此闲暇。有水的地方就必定有桥,看着这里形态各异的小桥,和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相比,别有一番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路灯和公交站牌,绝对能够代表苏州特有的园林的风韵,做得太像苏州的亭台楼阁了。 苏州的市树是香樟树。古代人家生了女儿要在门前种一棵香樟树,后院埋一坛女儿红,等到女儿出嫁时就把女儿红刨出来喝了,把香樟树做成两个箱子做嫁妆,取“两厢(箱)情愿”之意;生了儿子要在门前种一棵榉树,寓意孩子长大后必定能够“中(种)举(榉)”,后院埋一坛状元红,等儿子长大后考取了功名就把状元红刨出来渴了。 古代有一种职业叫媒婆,媒婆只要看一下门前种的是香樟树还是榉树就知道这家是有儿还是有女了。看一下香樟树就知道这户人家的女儿怎么样了,要是只有拇指般粗就知道这家刚有女儿出生,过个十几年再来提亲,要是有手腕粗了,就知道可以先订亲了,要是到碗口粗了,就知道了这家的女儿该出阁了,要是有腰粗了,就要识趣一点不要再去提了,因为那已是老姑娘了。但我在想,一个碗口粗的香樟树估计也做不成什么箱子,顶多只能做两个首饰盒了。同样,看哪家的后生是否该娶媳妇了,看一下门前的榉树就知道了。 我总觉得,有女要出嫁,美丽得就像一个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