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徐霞客四百年前的黄山(狮子林)之行

[游记]徐霞客四百年前的黄山(狮子林)之行

2008-01-17    sina.com.cn

大中小

他是行者,只身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他是隐者,一生淡泊功名,而游山成癖;

他是智者,且行且思且记,集一生之游历写下的《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

?/P>

行者无疆

■徽商·司南

有哲人说:生命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命的长度,更在于它的宽度。

徐霞客,一个以双足丈量一个王朝版图的人,他生命的宽度应该是空阔而放达的。

每当坐在狮林大酒店狮林精舍的场院前,或者行走在徐霞客曾经走过的狮子林的磴山道上,常常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脑海里会浮现:一个背负行囊,手拄木杖,在长天大地之间践流石,援棘草,倚松而坐,临渊长啸,登高而呼,真实的体味自己所崇尚的“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背影。

现代的教科书说他是伟大的“地理学家”。“地理学家”无疑是一顶相当风雅的桂冠,可当我们的目光回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朝皇帝己经三十多年不上早朝了,民生己然凋蔽,我想欲穷江河之源的“地理学家”是一件既无俸禄又吃力不讨好的“苦差”。现在看来,苦是苦了,应是值得,毕竟人因山而显,山因人而重,拥有三顶世界桂冠的黄山留下了他那两篇传之千古、神采飞扬的《游黄山日记》,他的一句“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更让黄山的胜景为天下人所共知。

今天,当我再次走近徐霞客,一如走进四百年前那独在深闺中的黄山。古人常说,见一叶飘落而知而秋天来临,我们不妨先走进黄山的一隅,走进狮子峰下的湮没在岁月风尘之中的狮子林禅院……因为走进狮子林,也就走近了徐霞客笔端下的黄山。

公元1616年3月19日。

根据《游黄山日记》记载,这天,徐霞客在游历齐云山之后,慕黄山胜名而来。

此次他在黄山逗留了十天。他颇为详细地记叙了黄山的几大旅游资源和景色特点,如黄山松、温泉等。同时也记录了一路游程的艰险,如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等,对天都、莲花两峰也有侧面描绘,尤其对石笋矼、天平矼美景推崇备至。

徐霞客是到黄山的第五天,也就是公元1616年3月23日到达狮林的。3月23日在平天矼的庵僧智空和尚的指点下他先登光明顶揽胜,用完中餐后,再“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这里的“师处”就是指狮子林禅院。徐霞客翻岭几经“踯躅”才发现了掩映在郁郁苍松中的狮子林禅院,禅院主僧霞光和尚己等候他多时。霞光和尚建议徐霞客先游石笋矼、接引崖,这个下午,徐霞客是游兴大发,颇有收获的。从日记中“下峰,则落照拥树,谓明晴可卜,踊跃归庵”,一个“踊跃”说明了徐霞客回到狮子林禅院的心情是非常好的,并且在霞光和尚的招待下来到禅院前楼喝了土生土长的黄山野茶,赏了颇为壮观的九龙峰夕照,当然也用了狮子林的美食素斋宴,偶尔和霞光也参参禅机。这里虽没有老家江阴城里那样高档次的勾栏红楼,面对这充满灵性的自然山水,徐霞客己然醉了。绣口一吐,便是:

到万松林,歇歇脚,喝杯茶去;

登狮子峰,看看山,携朵云来。

当晚徐霞客就下榻在狮子林禅院,这一夜有清风、明月、松涛伴眠,应是睡得很沉稳、酣畅。

3月24日,徐霞客在狮子林用过早餐后,由接引崖践雪而下,途中他对散花坞的“帝王之松”——扰龙松,有个精确的描述:

坞半一峰突起,上有一松裂石而出,巨干高不及二尺,而斜拖曲结,蟠翠三丈余,其根穿石上下,几与峰等。

让后人能够从文字中一睹近四百年前扰龙松的尊容。后来徐霞客夜宿北大门松谷庵。3月25,徐霞客返狮子林中餐,虽是别情依依,但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在与霞光和尚作别后,徐霞客的身影消失在往炼丹台的浓雾之中……

由此算来,徐霞客在狮子林共留程三天,宿一夜(一夜宿松谷庵),早中晚各一餐。

狮林是幸运的,因为在松涛云海山光水色之中,在夕阳和山影的多情顾盼之中流出的中国最灿烂的旅游巨著《徐霞客游记》,辟出一隅,专为它留下了那光彩夺目的一笔。

历史也当记住:公元1618年10月20日。

徐霞客重游黄山。之所以选在秋天再登黄山,我想徐霞客是有自己的安排的。1616年第一次雪游黄山时,囿于天气他没有登天都、莲花二峰,此次是为了却夙愿和探访故旧好友而来。秋高气爽,也是黄山景色最为丰富之时,他兴趣盎然,对攀登天都、莲花二峰跃跃欲试。

王安石说的不错: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徐霞客历经数度艰险终于登上天都峰、莲花峰,他满怀激情地描绘了在天都、莲花峰顶所见瑰丽奇景,和登临峰上欢舞欲狂的情状……天都、莲花两峰己经登临,心愿己了,在这样的时刻,徐霞客会发出刘禹锡“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叹,也会想起一些人,犹如当我们面对良辰美景一样,总想起一些前尘往事和风雨故人。我想霞客所想的这些人中,一定会有智空和尚、狮子林禅院和霞光和尚。1618年10月22日,也就是到达黄山第三天后,徐霞客回到了阔别两年多的狮子林禅院。《日记》中记载“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一个“还”字说明了他是清晰、饱含情感的记得两年前到过平天矼的,是否见到平天矼的智空和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去找了智空和尚。不禁让人想起曾两游黄山的唐朝和尚贾岛那首《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也许智空和尚是去采药去了,也罢,佛家讲究“随缘”,心见亦如面见。

智空不在,但狮子林禅院肯定是要去的,从《日记》中“三里,下狮子林“短短两句,可以看出徐霞客往赴狮子林那急切的心情。旧友相见,心如雀跃,在霞光的前导下,徐霞客再游石笋矼,来到当年所攀登的山顶上,倚松而坐,面对这“峰石回攒,藻绩满眼”的景色,徐霞客遥襟俯畅,逸兴遄飞。这回他要指点一下江山,激扬一下文字了: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这也难怪,因为在第一次游历黄山后,他随后游览了武彝山、庐山,黄山与他其它游历过的诸山所以有了高下之分。直到这一天的日暮时分,徐霞客才兴尽而返。

公元1618年的10月22日夜里,我不知道在狮子林禅院发生过什么,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在黄山狮子林禅院里,在油盏灯光摇曳之中,有促膝长谈,有拈花赋诗,有对酒联句……

10月23日,徐霞客作别霞光和尚,从白沙岭转丞相原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由此算来,徐霞客在狮子林共留程两天,宿一夜,早晚各一餐。

徐霞客是幸运的,他的黄山之行每到一地都有象狮子林禅院这样的“福地驿站”,让游历得以顺利成行。游历黄山,也让他的功业也和黄山的名山胜水紧紧联系在一起,一部《徐霞客游记》如果没有了两篇《游黄山日记》,便似乎缺了点丰盈,少了些权威。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586e05010009yo.html49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