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苏州环秀山庄—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苏州环秀山庄—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18 17u.com |
苏州多的是园林,比较有名的几处,都先后去过了。来苏州差不多两年时间,却是一个多月前才知道“环秀山庄”,因为网上说中国某个机构评选出20座值得推荐的园林,苏州似乎有四五处,包括有名的拙政园、藕园,而环秀山庄也赫然在列。朦朦胧胧记得,之前在一个旅游网站上,也看到有人在博客里提到它,当时以为是一个近年建成的颇具古风的楼盘。 上个星期,公司几个人准备凑份子送一个苏绣艺术品给行将离开公司的人,同事也提到过它,说是里边有刺绣工艺品售卖。今天在门口看到导游图,以及上边的介绍,才恍然大悟。这里紧邻“苏州刺绣博物馆”,在园内开了工作坊和店,顺道让慕名前来的游客掏腰包。而且,就占地面积而言,似乎店多景少。 顺着箭头方向入园,起初有些疑惑,怀疑自己的眼力,但从回廊上进入茶苑,见小小院子中两株粗壮的古树,然后进茶室,再过一个茶室,便是《环秀山庄重修记》里提到的闻名的两丈余高的假山了。看介绍,说是这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成园则始于清代。假山也一如其他地方,看上去有些繁杂,却喜爱它的雄奇,特别是沟壑豁然而开的气势。小桥下是一泓曲折的池水,不很清澈,有许多尾锦鲤在安逸地游弋。可惜,水浅了些,不能贯通假山所构筑的峡谷。一条没有多少踏痕的曲径在绕过山崖时用了几块飞石,腐烂的落叶若隐若现地陷在黑黑的烂泥里,有些废弃日久的鬼屋之感。 而入园后沿回廊向西过小门,是另外一个院落,南端是颇有些古风的贵宾厅,西端是一间小厅,大玻璃窗外是模仿古人意趣建构的小小园景,还蓄了一小池水,别有洞天,可惜一端似乎好久没有人伺弄,有些零乱了。与贵宾厅相望的是“古绣坊”,则是铁将军把门,不得一窥其奥。再往里去,便是另外两幢用回廊相接的二层楼,是两处工作坊,似乎可供参观。最里那栋的一楼,便是一个面积颇大的卖场,陈列了许多的作品。几个女人围着服务台,叽叽喳喳地聒噪个不停。大概自己生来一副寒酸相,她们也便懒得搭理。于是仔细地看,并在她们视线不及的地方,无视“请勿拍照”的提示,偷拍了几个作品。 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无心让游客去观景吧,西侧园子里没有环秀山庄的路标,幸好园子不大,只要时间允许,胡乱也能撞过去。假山前竖了警示牌,说年久失修,且勿踏足假山。但几个工作人员忙着在茶室里打牌,而前后就自己一个人,便得以从容入山,并循着小径走了一圈,正如网上所介绍的:环山而视,步移景易。 回来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这一则介绍最为详尽,谨附录如下: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景德路,宋时为景德寺,清乾隆时建为私家园林。它的特点是以山为主,辅以池水。此山为清乾隆时叠山名家戈裕良所建,能逼真地模拟自然山水,在一亩左右的有限空间,山体仅占半亩,却构出了谷溪、石梁、悬崖、绝壁、洞室、幽径,建有补秋舫、问泉亭等园林建筑。以质朴、自然、幽静的山水,来体现委婉含蓄的诗情,通过合理安排山石、树木、水体,体现深远与层次多变的画意。 全园布局是池东为主山,使人有在一畴平川之内,忽地一峰突起,耸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觉。山虽不高,却如巨石磅礴,很有气派。主山分前后两部分,其间有幽谷,荫山全用叠石构成,外形峭壁峰峦,内构为洞,后山临池水部分为湖石石壁,与前山之间留有仅一米左右的距离内,构成洞谷,谷高5米左右。 一山二峰,巍然矗立,其形给人有悬崖峭壁之感。其间植以花草树木,倍觉幽深自然。山脚止于池边,犹如高山山麓断谷截溪,气势雄奇峭拔。构置于西南部的主山峰,有几个低峰衬托,左右峡谷架以石梁。站在石梁仰望,仰则青天一线,俯则清流几曲,形成活泼生动的园林艺术空间效果。 池在园之西、南,盘曲如带,又有水谷二道深入南、北假山中,蜿蜒深邃,益增变化。水上架曲桥飞梁,以为交通。北面之补秋舫,前临山池,后依小院,附近浓荫蔽日,峰石嵯峨,是为园中幽静所在。 环秀山庄凿池引水,富有情趣,使得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又以水分山,水绕山转,山因水活,咫尺园景富有生机。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64879.html2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