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苏州景点:楞伽塔、瑞光塔、双塔 |
[游记]江苏苏州景点:楞伽塔、瑞光塔、双塔 |
2008-05-22 fm360.com |
上方山,又名楞伽山。山下有楞伽寺,山上有楞伽塔,该塔在苏州诸塔中,仅次于虎丘云岩寺塔而居第二位。登山远望,石湖佳山秀水尽收眼底,湖光凝碧,横山叠翠,“山深林幽,花果茂盛“,凝聚江南田园之美,心旷神怡。 石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公里,周围10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越来溪穿湖而过,南接太湖,北汇胥江,流入苏州市区。越城桥与行春桥形成八、九十丈的堤桥,堤桥正北有一座雄伟的“吴中胜景”牌坊,坊额由当代书法家顾廷龙手书。 石湖与上方山,交相辉映,遥望风景如画,尤以山巅宝塔更为山水增色,明代袁宏道游上方山后,将它与虎丘山相比,认为“虎丘如冶女艳妆,掩映帘箔,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南宋范成大归隐石湖,也认为凡游吴而不至石湖,不登行春:“则与未始游者无异” 苏州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子时到石湖观赏“石湖串月”胜景习俗。所谓串月,是指月光呈现,正对行春桥桥洞,“一环一月”,这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出现奇景,平时不易看到。 瑞光塔原先位于普济禅院(宋改名为瑞光禅院)内,相传是三国时孙权为报母恩所建,清末的战火摧毁了千古名刹,只剩孑然一塔1990年,政府修复古塔,使其焕发出生机。瑞光寺塔为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塔,砖砌塔身由外壁、回廊和塔心三部分构成,外壁以砖木斗拱挑出木构腰檐和平座。每面以柱划分为三间,当心间辟壶门或隐出直棂窗。底层四面辟门,第二、三两层八面辟门,第四至七层则上下交错四面置门。内外转角处均砌出圆形带卷刹的倚柱,柱头承阑额,上施斗拱。外壁转角铺作出华拱三缝,补间铺作三层以下每面两朵,四层以上减为一朵。全塔腰檐、平座、副阶、内壁面、塔心柱以及藻井、门道、佛龛诸处,共有各种木、砖斗拱380余朵。修复后通高约53.6米,底层外壁对边11.2米。层高逐层递减,面积也相应收敛,外轮廓微呈曲线,显得清秀柔和。入塔门,经过道即回廊,回廊两壁施木梁连结,铺设楼面,第二、四层转角铺作上有月梁联系内外倚柱,廊内置登塔木梯。一至五层回廊当中砌八角形塔心砖柱,底层作须弥座式,第六、七两层改用立柱、额枋和卧地对角梁组成的群柱框架木结构,对角梁中心与大柁上立刹杆木支承塔顶屋架和刹体。塔身底层周匝副阶,立廊柱24根,下承八角形基台,周边为青石须弥座,对边23米,镌有狮兽、人物、如意、流云,简练流畅,生动自然,堪称宋代石雕佳作。基台东边有横长方形月台伸出,正面砌踏道。 |
转自:http://www.fm360.com/html/46/t-56846.html3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