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湖库钓鱼(野钓日记)抚仙湖 |
[游记]湖库钓鱼(野钓日记)抚仙湖 |
2008-04-10 chinadiaoyou.com |
昆明,具有两千四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这里丰富的水资源不但哺育了一方百姓,也滋养了丰富多样的鱼类,2006年的3月5日,渔乐圈栏目摄制组就来到了这名副其实的钓鱼人的天堂。 "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自古享有美誉的抚仙湖,美的不仅是波光嶙峋,清澈透明的景致引人入胜,还因为其盛产的许多珍稀鱼种给她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哺育了沿岸三县人民 。这个中国第二深高原淡水湖,也正在书写着像抚仙湖大青鱼这样的神奇篇章。所以,它成了我们此行的最终目标。 5日下午,我们首先来到了昆明碧海钓具,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正在收拾行装的候建明老师,作为当地的一位资深钓手,他将成为我们抚仙湖之行的主要向导。候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和针对鱼情应该准备的钓具,原来,在抚仙湖钓鱼,还非得重型装备不可!因为那里的大青鱼真的大得非同一般。 约定了第二天早上6点半的出发时间,我们暂时告别了侯老师,回到住处休息。期盼着明天有个好天气,好让我们抚仙湖搏巨青的梦想得以实现。这一晚,我们睡得特别香,也不知道是因为旅途的劳顿,还是因为那萦绕梦中的巨青。早上6点半,我们准时出发了,一起奔赴距昆明市区80公里外的抚仙湖。昆明的天总是比北方黑得晚,也亮得晚。我们迎着月色在公路上飞驰,这时才发现,昆明的夜色也是那么迷人。 和我们同行的还有候老师的两位老朋友,充当司机的李伟和年近六旬的贾介生老先生。一路上,侯建明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抚仙湖的情况和它惊心动魄的大鱼传说。这个有着300万岁的高原深水湖泊,相当于12个滇池的容水量,浩淼无垠的湖面21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7米,最深处155米,蓄水量占云南省湖泊总蓄水量的64%。这里资源丰富、水深鱼大,那么抚仙湖中最大的鱼又有多大呢?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1992年湖边渔民用了近10个小时才捕获的一条1.56米长,重达128斤的鲭鲤鱼。据说是国内湖泊中目前捕起最大的一条鱼。比起这种一两米长的鱼来,传说中的大鱼似乎更加神秘。听说有人见过,湖中大鱼脊背上的鱼翅,就像船上的帆一样。抚仙湖里大鱼确实很多,湖边人见惯不惊,有人见过一扇门那么大的,也有人见过十几米长的。但是,成百成千的鱼在一起,排着队,大的在中间让小的护着,不得不令人叫奇。 1981年的夏天,抚仙湖东岸发现群鱼,有上千条之多,有一条特别大的在中间,周围有无数条小的鱼游在它的前后左右,队伍整 齐,鱼的大小排列分层次分等级,声势很大,前呼后拥,犹如“皇帝”出巡一般。 云南省一家大报曾经在醒目的位置登载过一篇报道说:抚仙湖内“一头巨大的鱼来到岸边,露出头和脊背。脊背有小帆船那么大,头有牛身子大小。”大概是因为鱼太大的原故,报纸使用鱼的量词时已经不说“条”了,而是说“头”了。 事隔不久,省内又有一家大报也有报道。内容是:“头大似数百斤重的壮猪,尾宽2米,鱼背露出水面60至80厘米,犹如快。” 两家报纸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各自发表的报道,是外地游客看见的,说明抚仙湖里真的有大鱼,而且大得像 “帆船”和“快艇”,也许是世界之最。澄江人和外地人都亲眼看见了,不会是有人编造。 还有人看见更为精彩壮观的场面。 1996年国庆节那天,在抚仙湖东岸老鹰地旁边的青鱼窝,出现4条十多米长的大鱼浮出水面畅游的场面。两条大青鱼游在前边,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我们就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亲眼看一看她的壮观,亲手钓一钓那传说中的巨物! 早上8点,我们终于来到了湖边,和当地钓友吴太伯会合,他为我们带来了狙击大青鱼最有效的“弹药”——药酒泡玉米粒。 心里突然燃起了难以抑制的激动,这是钓鱼人见到好山好水的本能反应。根据当地钓友吴太伯的指引,我们找到了从湖边延伸到水上的这个小亭子,据说这里是最好钓的地方,当时贾涛那条重量达65千克的大青鱼,就是在这儿钓的。 我们背起繁重的“重型武器”,踏着通往水中亭子的石桥,一步步走向湖心。在这已经有很多当地钓鱼人抛竿垂钓了,他们有用手竿钓的,也有用当地最古老的“棍棍钓”的。所谓“棍棍钓”,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根10几公分长,直径5到10公分的木棍或者竹桶上缠满鱼线,然后用手抛钩到水里,钩子沉底后再把“棍棍”固定在岸上,只要鱼一上钩,就会拉动岸上的“线轴”,这样就可以收线提鱼了。别看这方法土旧,它可是真挺管用,也够灵敏,就在我们研究它的时候,当地几位老钓友就已经用它拽上好几尾鲫鱼了。而当地用手竿垂钓的钓法也大都是传统钓,因为这里风大浪大,尤其是这初春季节,六七级风是常事,所以悬坠钓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就在这时,距离我们大约20米开外的水面上突然跃起一条大鱼,等我们回头望去的时候,却只剩下水面一大圈、一大圈荡漾开的波纹了。大鱼仿佛在像我们示威,这让大家立刻兴奋了起来,也激起了大家的斗志,于是立刻选好了自己的钓点,组装钓具,开好钓饵,准备正式“约会”这抚仙湖的大青鱼。 针对抚仙湖青鱼那巨大的个体和极具挑战性的牛劲,我们选用了光威的超硬大海竿和狼王的EU3000鱼线轮,缠上强力的大兴5号 我们抛竿的位置大约距湖边50米,这里水深大约30米,因为这个季节水还太凉,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相对较浅的深度,接下来我 们该做的,就是等待,耐心的等待…… 侯老师介绍说,就在抚仙湖的南岸,有一座“尖山”,它因山峰扁平尖耸而得名。这座山脚下就是抚仙湖水最深的所在,也是当地人所周知的“青鱼窝”,在这附近,每到6月份左右就会经常出现整群的大青鱼在水面巡游,也就是大家传说中的“青鱼潮”。今天我们就是在这“尖山”的对面,手持海竿直击“青鱼窝”,只等大鱼上钩。经过几个小时无数次的收线再抛竿,水下应该已经形成了很大一片的诱鱼区。可是直到下午,鱼竿始终没有出现过有效信号。望着这宽阔的水面,不知道那些大鱼都躲藏到哪里去了呢? 据侯老师说,现在还不是垂钓大青鱼的最好季节,要等到6、7月份,那时才是最佳时机。下午,湖面上的风越来越大,足有6、7 级的大风迫使我们不得不收竿了。怀着一丝遗憾,我们告别了美丽、神秘的抚仙湖。不过对于钓鱼人来说,越是遗憾,这份记忆也就越是值得怀念和珍藏。以后,我们还会再来这里挥竿垂纶,因为,在抚仙湖,我们和青鱼有个约会……(本文已被浏览 175 次) |
转自:http://www.chinadiaoyou.com/article_view.asp?id=46231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