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小桥流水古园林-苏州 |
[游记]游记小桥流水古园林-苏州 |
2007-07-16 readred.com |
【游记】小桥流水古园林-苏州 节选自旧文《烟雨六月上江南》 前言 我打江南走过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金庸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是的,江南,自古以来让多少海外游子、文人墨客魂萦梦牵,咏怀不已。江南,也一直是我心底的一个梦,唐诗里的江南,杜牧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沈园《钗头凤》里爱情绝唱的江南…… 江南是可以寻梦的所在,只要你是中国人,你一定可以在这里找到那深深埋藏在心底,沉沉积淀于内心的某种梦幻。古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既已错过了杏花春雨里的江南,便再也不能错过莲叶何田田的江南了。我这人天生性急,一旦决定了,就立刻行动起来,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订好车票,给江南的朋友们打个电话,然后就一个人,毅然决然地北上了。 郁达夫说过:“在一处沉滞得久了,只想把包裹雨伞背起,到绝无人迹的地方去吐一口气。更况且节季又是霜叶红时的秋晚,天色又是同碧海似的天天晴朗的青天,我为什么不走?我为什么不走呢?” 于是,我走了,我与江南有个约会。 (二)苏州——小桥流水古园林 苏州,是林妹妹的故乡。 26日早晨,竟飘起了绵绵的细雨,天亦多情勤留客。可我一定要去苏州,我不能让林妹妹久等。你看,风雨飘摇,这一地的落花,还在静静地等候…… 那葬花的人儿已经不在 我穿行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殷勤的江南雨一路追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我一路静静想着心事,想着我和信子两个人的沧浪亭,想着从上海到昆山到苏州,这一路同行的美好流浪……信子,我的朋友,此刻,风中雨中,你在做什么呢? 一阵清脆的脚步声惊醒了我的思绪,启眸处,一抹背影纤纤,亭亭走入路旁粉墙黛瓦的巷子。刹那间,我竟有恍惚的错觉,莫非,是林妹妹回来了?我情不自禁地追随,追随着梦中的倩影,走进悠长、悠长的雨巷,希望逢着丁香一般的姑娘…… 前尘往事还依旧,魂魄不曾入梦来。 27日,江南的黄梅季节。山色空濛,烟雨迷离。 清晨,我来到了拙政园,这座名闻遐迩的苏州园林,曾住过两位有名的才女,柳如是和徐灿,美景佳人,相得益彰,令人无限向往。所以我曾经想过,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一定也会想到了拙政园吧,林妹妹家乡的园林,而且也一定会想到了美人佳园的传说,所以便有了那座繁华似梦的大观园,有了那悲金悼玉的忧伤而美丽的故事。 每一座园林都缘起于一种繁华过后的落寞心情,一堵墙,一扇门,跨进来就是世外桃源,跨出去便是万丈红尘,园林也即是出世入世间的一种平衡。拙政园的“拙政”二字出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一段话: 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春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竣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政也。 陶渊明也有诗云:“守拙归田园。”可见拙政园的主人,是把这里当作了一个可以避开世事纷扰、清净明了的所在。但其实拙政园也曾几经沧桑,辗转飘零,数度易主,竟也如同人的命运一般。放眼望去,这静谧的亭台楼阁,精致的小桥流水,郁郁苍苍的古树,田田无际的荷塘,可否都见证了那时光流转中的纷繁往事?雅石斋的卷云山房中有副对联让我回味悠远: 花如解语还多事, 拙政园,在千年的风雨中沉默。 比之狮子林,我更喜欢拙政园。狮子林是阳刚的,拙政园是柔美的。狮子林犹如遒劲奔放的关东大汉,拙政园却是风致嫣然的江南佳人。拙政园更适合女性居住,春天杨柳依依,夏日荷叶田田,秋听蕉窗夜雨,冬看曲桥残雪。季节的美,和园林的美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一起,中国园林艺术的美,一至如斯,而我亦庆幸,此时此地,我身在中国,身在苏州。 当我在虎丘的剑池旁观峭壁森立,听风壑云泉;当我在寒山寺的钟声里想象着寒山、拾得的风采:“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岩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迹,舒处周流遍大千”;当我在烟雨里的枫桥上走过,听桥下的涛声依旧,遥想桥畔却不见当初的客船…… 雨中的江南,没有点点渔火,却留给我一份千古痴情,月落乌啼,花开花落,我将这一个幽幽的梦境,永远地停泊在了枫桥的夜色里。 ————节选自旧文《烟雨六月上江南》 图:四面荷风暗香来-拙政园 |
转自:http://www.readred.com/bbs/viewthread.php?tid=19423&extra=page%03D383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