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园林

[游记]苏州园林

2007-10-30    taihangshan.net

苏州园林

苏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吴国国都。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威振中原,开始大兴都城,建长乐宫,筑姑苏山,崇台胜景,如若仙地。夫差继位后,又广筑宫苑,扩建姑苏山,增建馆娃宫,以纳美女西施。
时光易逝,红颜不老,两千年的荣辱兴衰史和国破家亡事,都掩没在岁月的尘埃中,唯有西施的美丽仍为人乐道一如当初。与日月同在的还有无数古迹,慰抚着历代文人敏感的心灵,或得意或失意,都要来苏州,听听吴侬软语,唱唱晓风残月。歌尽人散,给苏州留下的是大量精致的园林。
于是,苏州有了这样的美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据记载,苏州城内原有大小园林近200处,现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并列“四大名园”,加上另一颇负盛名的网师园,先后于1997年和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至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最古老的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数易其主,历经沧桑,但多是建筑物的倾毁修复,园中假山、园外池水,大多保持旧状。最初可追溯到五代末年,此处是吴军节度使孙承 祜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诗人苏舜钦买下别墅临水筑亭,有感于渔父所唱《沧浪之水》歌,取亭名“沧浪”,并作《沧浪亭记》。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辟作住宅,大加扩建。元代荒废,改为僧庵,明代复建,并由归有光作记。清康熙年间大修,形成现在的布局。特色是未入园林先见景致,一泓清水绕园而过,隔河相望,廊阁起伏,波光倒影,恍如梦境。漫步渡桥,进入园内,迎面山丘隆起,建筑均环山布置,小径曲折盘回,道旁林木葱郁,箬竹丛生,沧浪亭翼然山顶。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长廊相连,既将临池而建的亭榭连成一片,又可通过廊上图案各异的漏窗向外观景,使园外之水与园内之山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可谓借景的典范。山的东南部有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周围的五百名贤祠,壁上嵌有五百余幅人像石刻,运刀细腻,很值观赏。另有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假山王国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的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由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和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名“师子林”、“狮子林”。园内既有亭、台、楼、阁、厅、堂、轩、廊等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闻名,素有“假山王国”的美誉。群峰起伏、气势雄浑的假山群,共有9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盘旋,时而登临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差,或平缓,或险隘,有恍惚迷离的神秘趣味。诗云:“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形象地描绘了狮子林的神韵。
据史料记载,1703年,康熙皇帝曾南巡至此,并赐额“狮林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也都要来此游览,并题写了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的“真趣”等匾额,后来还在北京圆明园及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可见喜爱的程度。  

典雅自然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作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借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取名“拙政园”。建园之初,王献臣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设计蓝图,形成了以水为主,疏朗平淡,朴素自然的园林风格。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形成,占地面积约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为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在是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是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怡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宜居宜游的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清嘉庆三年(1798年),刘恕在明代嘉靖朝太仆寺卿徐泰时东园的旧址上,筑寒碧山庄,所以称“刘园”,后改“留园”。占地面积约50亩,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山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长廊旋曲其中,廊壁上嵌有历代书法家的石刻300余方。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亭屋皆富丽堂皇,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是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著名的留园三峰气势雄浑,其中冠云峰高约7米,是江南最大的湖石,为北宋遗物。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在广植竹、李、桃、杏,花木繁盛,颇有田园之趣。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日,深秋红霞似锦,秀色迭出。
留园内的建筑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空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奇观,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小园极致”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原为南宋时期吏部侍郎史正志所建万卷堂旧址,号称“渔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此营造别业,取“渔隐”旧意,自比渔父,改名“网师园”。此园占地不大,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却极具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的布局特点,东宅西园,有序结合。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亭台轩榭等建筑,造型秀丽精巧别致,与池水相互衬托;环池叠筑黄石假山,参差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路径处处贯通,曲折自然。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古代江南民间起居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转自:http://www.taihangshan.net/viewthread.php?tid=3772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