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秀山

[游记]秀山

2008-05-22    163.com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秀山

秀山

文采风流贯古今

把清凉台和湧金寺称为秀山文化艺术的宝库,一点也不为过。据代廷源先生《秀山古今楹联荟萃》一书所录,清凉台(含武候祠)有联63副,湧金寺有联56副。数量之多不说,且秀山上的名匾联名诗,也大多集中在这两座名寺中。

悬于清凉台内后殿正中金底黑字的匾额“宝藏”,是北宋徽宗书画博士来 所书,悬于清凉台前殿后窗绿底白字的匾额“松竹陋春”,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书。这两块匾额,是秀山上现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艺术珍品,这两件艺术珍品,是几位老人和秀山员工阚三,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冒着有被经红极一时的红卫兵小将打成牛鬼蛇神的危险而悄悄保存下来的。通海一中校长杨千成说“宝藏二字”,醇厚雄深,俊迈超拔,实为书法中之“宝藏”;“松竹陋春”笔法沉拙且意蕴深刻,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城中桃李悉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溪边的小草野花上看见了春意,而朱熹则在象征人格坚贞的松竹看出了春色,意蕴更为精辟深远。

“万古此崔嵬,杜当阴沉碑汉水,殊嫌多事;百年直瞬息,林处士放鹤归山,颇觉可人。”此联用典,对仗之贴切二稳,被推为秀山古今联之最,悬挂在清凉台长廊正中。“通海可通,凿江川、导晋宁,达滇省,兼与各处通。重岩峻岭中,商货往来,帆墙上下,洵快事哉。奢愿要须偿,吾将借祖龙鞭,施巨灵臂;秀山本秀,建古刹,筑凉台,辟公园,独有全城秀。曲槛回栏外,水天一色,烟火万家,真画境也。会心原不远,君试读岳阳记,披幽风图。“这是秀山第一长联,又悬挂在清凉台前殿两侧。

“万古此崔嵬“联作者赵城,通海人,清康熙乙未(1715)进士。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历任江南、河南道御史以及湖南布政史、甘肃按察史、河南布政史等职。乾隆十一年(1746)调京任通政,因病还乡,乾隆对其政声卓著深为赞赏,赏银5千,赐“忠义伯”。赵回乡后,将赏银建万寿宫,供清帝牌位,园林任百姓赏游,他一生不慕荣利,清正亷洁,景慕陶渊明、林和靖(即联中之林处士)隐居山林,藤摸瓜 杜当阳妄求名声不朽的愚行,故有此联和与此联配挂在一起的黑底金字匾额:“何右无此眼界”,鲜明地展示了赵城高尚的人品和卓越的才华。

“通海可通”联作者李世楷,贵州贵阳人,清光绪进士,官至临安知府,通海为其辖地。此联特别之处更在于,他不仅陶醉于美丽的湖山,而是高瞻远瞩要改变湖山面貌,从而让通海的交通便捷,经济繁荣,展现新的风貌,其思想境界,自是比其它只是讴歌山水的作品更上一层。

被收入《中华名匾》的通海才子阚祯兆题书的黑底金字“千峰翠”匾额,悬挂在涌金寺古柏阁内。用笔稳健,三个字的三个竖互相呼应,和谐自然,而一个“翠”字,又确实捕捉到了秀山山色的基调,“千峰翠”是对秀山朴素而写实的准确描述。

书法行草,俊秀雅致,清丽谐畅,被称为秀山诗书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诗匾,悬于涌金寺“这里来”内墙。白底黑字。七言古体。二十四句:

九年不见香山柏,满地风烟天欲圻。

苍岩老干独森森,倒影玄湖柯烂石。

鲸鳆横纵已伏藏,雷霆博击空渺茫。

排高挟厚气力足,车盖童童覆大荒。

半身百寻流玉露,旁枝万子护空王。

文根只许宿鸾凤,晚节谁同破冰霜。

臣相祠前悲杜甫,汉家草木风云古。

天宝兵戈又千年,寂寞黄鹂锦江雨。

惟有秀山青不了,撑霄拂汉昏长晓。

潭水薜萝树光寒,风蹬幽香山月小。

忽闻空翠作龙吟,娇若长虬不可侵。

苦心澹颜存孤直,悠悠万古白云深。

作者仍为通海才子阚祯兆。

诗中秀山古柏之高大,强劲和圣洁,是作者人格的完美描绘,是作者处世的艺术宣言,全诗气势雄健,诗韵优美。作者的才德为云南巡抚王继文和云南按察使许弘勋抽器重,王托许三次访阚,阚三次回避:“既有诸公扶社稷,何妨一老卧林丘。“许却不依不挠”地以文章争气势,天于樵牧混英雄(此联悬于退思轩柱上)。许对阚之器重,终于让阚走出山林,成为王继文的幕僚。

许和阚果然气味相投,他们俩都钟情于秀山,珠连壁合,成为秀山上题写最多也最佳的文艺双星,就在悬挂“千峰翠”的阁外,许题书了“香山古柏阁”一匾,其字秀俊雅致,为阁增辉。

高悬涌金寺大雄殿内中额,竹云白底黑字“佛谷云深”匾额,可谓秀山匾中之最其气势雄伟,笔法恢宏秀美,也是许之作品。传说,作者愿出三千两银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资时,人们不要他的银子,而要他的“佛谷云深”四字,于是,便有了此四字一字值千金之说。

阚的又一块被收入《中华名匾》的匾额:“高开洞庭野,书法雄健洒脱,其意把秀山下面的杞麓湖比喻成洞庭洞,把杞麓湖畔的原野比喻成洞庭湖畔的田野,匾悬于清凉台下紫廊正中檐下。

令人惊叹的是小小的 翁亭,有匾四块,就有两块被收入《中华名匾》:

自通海之澄江赠 碌溪

通海江川湖水清,

与君连日镜中行。

孤山一点冲烟小,

何羡霞标挂赤城?

海江蟹四时供,水蓼山花月月红。

自是人生不寻乐,莼鲈何必羡江东。成都杨慎

到此飘然欲飞去。

诗是以博学名世,因“议大礼”之罪,谪戍云南,终老云南,在云南生活了三十八年的四川明正德六年(1512)状元杨慎杨升庵之作,匾上所书为本诗的后四句,此匾书法潇洒自如,透露出一种醇和流美的气韵,诗中又描绘出通海江川湖山的美丽和富饶,表现了诗人对云南山水的热爱之情。

“到此飘然欲飞去”匾由清乾隆年间通海县令江宏道题书,邑人著名书画家钟岳代笔。游秀山至此,看看匾额上那些个飘然欲去的精灵,你不也有了飘然欲去的冲动?

1962年夏,77岁高龄的朱德委员长视察南疆,又在秀山上留下了佳句:

夏日访通海,通海一长湖。

四围青山绕,流水洞中输。

秀山雄城后,林茂似玉壶。

此地文物盛,花桩百样殊。

幽人养兰芷,留有数千株。

手工艺术巧,百货畅无虞。

现镶嵌于登瀛桥东侧路边专用壁上的朱德诗碑,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当代著名诗人赵朴初的秀丽墨迹。

古寺妙亭满山间

秀山寺庙集中在山之北,从山麓向上数,主要建筑群有“天统元气,地统元形,水统元精,合三元而有象;上则福国,下则福民,中则福物,降万福以无疆”(三元宫古联)的三元宫、“海国龙街 杖;方林虎把山门”(明邑人周 孔联)的普光寺、“佑净、佑明、佑忠、佑孝、 若二十八宿;惩贪、惩淫、惩杀、惩欺;严于三十六雷”(明邑人陈其力联)的玉皇阁、“层台云敛双湖碧;古殿生风六月寒”(清凉台,“飞栋连霄,星辰到手真堪摘;平湖列镜,学士登瀛又可图”(阚祯兆联)的涌金寺以及1988年重建,扩建的金碧辉煌、花木争春的白龙寺风景区六组建筑群。

寺古,当推三元宫建筑群中的田 勾 町王庙为最,最初的田 勾 町王庙名“秀山神祠”,建于西汉,是为在通海县及周围的部份区域纪念建立了田 勾 町国的庄 及裔孙毋波击叛有功,仍被封为田 勾 町王的。后晋天福年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系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国所任,为篡权把南诏国改名大义宁国的宰相杨干贞所不容,于是,段便联合三十七蛮部攻击杨干贞。起兵前,段到秀山神祠祈求神灵保护,起兵果然成功,段便重修了这座庙宇。当年重修的田 勾 町王庙内,正殿铸庄跃、毋波二王丈八鎏金铜像,门柱上悬“祖启土,孙开疆,忠义一门,无愧河山正气;入鸣钟,出列鼎,王侯累代,居然边塞功臣”等楹联。

“古殿秋深,缈缈香烟,飘去空中飞白鹤;名山春晓,幢幢翠盖,拥来槛外舞青松”的田 勾 町王庙,1970年地震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筑风貌重建的“益寿园”。走进昔日的田 勾 町王庙,我们看到的是幸福的老年人在欢快的乐曲中,手舞足蹈,益寿延年。

三元宫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万历二十年(1592)重建,清、民国曾几次修葺,1983年扩建。正殿原有天、地、水三官塑像,故称三元宫。宫内有这样一个奇闻异事被载入清康熙载入清康熙《通海县志》:“宫内有茶花一株,月夜姿研,花瓣落地,仰而不俯,称宝花玩月。弘治初年贡入御苑,其花不开,仍发回本观,花复开,后被土 所伐。”

以古排辈,其次就是“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唯有鹭双飞”(许秋山联)的普光寺了。普光寺始建于南宋淳祜九年(1249),元初又经铁牛大和尚增修,清康熙三十三年,光绪年间又重修和续修,1980年扩建。它建于三层石台上,由三教殿、罗汉殿等组成。寺外建有畔公影堂,塑畔富像,树林中有畔富坐化墓。寺内有畔富塔,塔旁有洗钵池。寺内所藏元宣光七年(1377)立的《普光山智照兰若记》碑为秀山最古老的石碑之一(《通海县志》547页),据载廷先生《秀山古今楹联荟萃》所记,现悬于清凉台前殿后窗的明代僧普深和尚的楹联:“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原来也挂在这“一豫一游,随处皆洞天福地;半邱半壑,拈来即烟景文章”(许文弘联)的普光寺。

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门),走进玉皇阁,见瑶池及五龙捧圣石雕,再穿瑶池坊(二天门),便到红云殿。红云殿前东西各有一小门,出东“桂花深处”门可到文昌宫,进西“桃园深处”门可至“此地即蓬莱,不须向三山何在;饮人皆沆瀣,直欲挟两翼登仙”(江宏道联)的逋翁亭、“半廊半村,缈缈空中楼阁。不衫不履,逍遥物外神仙”的黄鹤楼,“归去来兮,身愧一行作吏;老夫耄矣,愧不十年读书”(赵咏泉联)的退思轩,“山中秀气,天长天久;郡里文风,古往今来”(洪炎德联)的竺国寺,“海势近环城,偶来俯瞰波涛便欲扬帆效宗 ;月光常映水,犹忆纷排饮馔,共知投辖有陈遵”的海月楼。

玉皇阁建在秀山中上部东侧大多为香杉的树林中。始建于明初,建成时名“启祥宫”,嘉庆四十五年(1566)毁于大火,万历十六年(1582)南京户部司务,通海人陈其力重建,名“颢穹宫”,不久改称“玉皇阁”。清康熙十四年(1675),光绪七年(1881)士绅民众两次捐资修建和扩建。红云殿果然是塑玉皇的地方,檐柱上金龙盘绕,斗拱和梁坊主也雕龙画凤。彩绘鎏金,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殿前原有的“宝珠”、“宫粉”山茶两株,花朵繁多且硕大艳丽,灿若红云,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大为赞赏,在其《游颜洞记》中把这两株茶花推举为南土之冠。

逋翁亭是清康熙年间通海县令魏荩臣纪念天启年间画品中书钟士昌通海人)所建,钟士昌晚年隐居山林,故此亭以宋代隐士林逋之命名。巧的是,逋翁亭与阚祯兆之弟阚福兆隐居之“动静清和”(许弘勋题)的还鹤楼相对,院中玉兰展秀,盆景飘香,鹤,还家矣。

妙啊,“槛外湖光千顷碧;座中山色四时青”(赵宗鲜联),这“不寒不暖有花处”之“半醉半醒无事人”(还鹤楼联)便“秋月春云常得句,山容水色自成图”(代永锡联)。

黄鹤楼两是退思轩,退思轩系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通海举人赵经南,吉林伊春知县任满回藉所建。赵终日在这里与文人雅士“清献归来,鹤琴以外无长物;庐陵醉后,山水之间有会心”(赵以南联)。

退思轩再往西是竺国寺,“斗柄正垂高栎北,山形都聚曲柱西”(钟孔棣联)的天镜楼是竺国寺的下殿,一楼一底,清康熙年间重建。登楼远眺,树影婆娑后面波平如镜的杞麓湖“助尔心头花,顿长洛阳纸价;添人心上锦,不夸织女机丝”(江宏道联)

转自:http://hxy8099.blog.163.com/blog/static/379123722007621716486257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