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泄诸暨绍兴游记 |
[游记]五泄诸暨绍兴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五泄诸暨绍兴游记 D1 早上7:38的火车,N509次,从上海到兰溪,途经诸暨,到达时间为11:43,硬座,44元。 出门的时候我妈千叮万嘱,叫我路上小心,还问我钱够不够,前一天还在吵架冷战,今天要出行了,大家都愿意放低姿态妥协。 我的强迫症使我在关上家门后站在楼梯口又检查了一遍包,然后插上耳机头也不回地走了——短途旅行,不会造成任何的不舍与思念。 到达火车站的时候惊讶了一下,几个月不见,南广场又翻新了,较之前干净了许多,就是过马路的时候有些不知所措,地室出口太多,一不留意出租车就呼啸着从地下驶出来。 小文迟到,没关系,一直以来我都是个习惯等待的人。 说是普快,开得奇慢无比。坐特快的时候根本看不清沿途的风景,电线杆唰唰唰地飞过,看不真切,而坐这趟车,我数电线杆都数到能睡着。 旁边坐一陌生男性,看起来非常和善,眉宇间总带着笑意,出于旅途的无聊,我们三个便攀谈起来。他说他去过诸暨,并对它作了肯定,这使我们又对旅途期待了许多。 但是当火车过了杭州站后,在一片荒郊野岭的地方减速时,我心头一凉,还没等我编好骗自己的理由,车已经靠站了,站头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诸暨”二字。 既来之则安之,何况重点玩的是五泄风景区,我大义领然地走出火车站,寻找传说中神奇的57路。 可是我来回兜了好几圈,居然没有,却看到很多站牌上写着新火车站。新火车站?莫非57路是停在旧火车站那里? 于是干脆问如何去五泄,答案是到小百货换乘57即可。于是和小文两人上了一辆小巴。总之,这里每辆车都能到达小百货。 网上说57路是没有站牌的,我验证了这种说法,找到小百货附近唯一一个站头,没有57的站牌,问了三个人确定此处可以坐到57才罢休。等了20分钟,57路缓缓开来,中巴,车上几乎都是去五泄的游客,90是上海人,简直像上海旅行团的包车。 不一会儿就和另一群人熟络起来,他们一行十人,是一个部门的同事,看起来不是国企就是机关里做事的。说话很拽,但谈锋甚健。 到了五泄和他们分道扬镳,各自买票,成人80元,学生45元,我拿着现场唯一的学生证招摇过市,觉得莫大的满足。买了票进去等船舫。在船舫上又碰着。下了船,我和小文径直朝前面走,他们人多心散,难以控制局面,一次次地停下来等人。当我们到达电瓶车站时,他们已人影都见不着了。 5元钱的电瓶车,不坐就要走半小时,为节省体力买了票上车,结果司机说要坐满才开,这四周静悄悄一片,等坐满要待何时?我们明确表示抗议,打算动用三寸不烂之舌来劝他改变主意,但不想他突然发动车子,载着我们二人启程了。 很惬意。车子在树林里疾驰,凉风扑面,发丝随风舞动,颇有美感,自我陶醉了一番,来不及回神车已到站。 下车后看到一牌楼,青石砌就,石上刻一对联:何人心迹双清问禅直到三摩地此去水天一碧揽胜来寻五洩山。高深,参不透,继续往前走,看到一庙宇,匾额上写着“天王殿”。我们都不是信佛之人,绕道走。 山路下就是潺潺小溪,清澈见底,有阶梯可以下去。二话不说立刻前往,脱了鞋就踩水。水清凉彻骨,降去暑意。 水中有鱼,中指般长,两指般粗,黑色,不知名,但是极为活跃,休想靠近。 玩了半个多小时,看时间,已经两点四十。最后的班船是五点整的,错过就要留宿山间了,听说这里的宾馆贵的要死,连忙上岸继续赶路。 走了不久就看到第五泻,蛟龙出海。真是上不见蛟龙下不见海,一个普通瀑布而已,说不上雄伟,两年前在浙西大峡谷看到的瀑布也不比它差。停留片刻,顺石阶往上爬山。 爬山是件苦差事,无论何时都如此,经过那年爬黄山的经历后,我觉得后腿半键肌和小腿三头肌毫无强健之势,反而萎缩了,并且在心理对爬山有了恐惧感。 很快就累了,但是马上就看到了第四泄,烈马奔腾。可谓“一波三折”,成“之”字形奔泻而下,落入潭中,潭不是很深,有很多人趟水到瀑布下,虽然被溅湿,但看起来无比快乐。我也想下水,但怪自己先前在一个全无景致的地方消磨了那么久,时间无多已不容我再逗留。 继续走是第三泄,姿态备出。相对前两泄而言石壁已经平缓许多,直接冲下去,没有可以落脚的潭渊。拍了两张照片后向前奋进。 第二泄和第一泄是连着的,前者叫珠帘飘洒,后者叫隽永奇巧。第二泄中间长了一兀石,把瀑布劈成两半,因此水花分撒四溅,有如珠帘。 而第一泄非常特别,瀑布中有一凹坑,收口成碗状,积水成潭,的确奇巧。 五泄看完,照理说刚才从东源上,现在应从西源出,但网上传言西源并无任何景点,并且路崎岖难走,没有经过精细修整过,但是我毫无兴趣走重复的路线看同一处风景,就看小文的意思。想不到小文与我一拍即合,决定无论西源多么无趣,也走上这么一遭。 先上山,地图上显示要到最高点“得奇亭”,才有下山的路。边走边看,沿途花草树木长相奇特,昆虫色彩缤纷稀奇古怪,平日从未见过,一一拍下。走了十五分钟后终于到得奇亭,作为胜利者拍了几张神气活现的照片,往山下走。 果然无风景,除了树林还是树林,青石路,长满苔藓,很滑,走得我趔趔趄趄。而且深山里没有半个人影,只听远处泠泠水声和清脆鸟叫,但见不着。走到一岔口,分不清南北,不知如何抉择,正在这时,看到不远处有一女子趿着拖鞋急速地走着,模样绝不像旅行者,莫非女鬼不成?说笑,我不信女鬼,可能是山里人。于是决定跟着她走。 这个决定事后回想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后来她发觉了我们,与我们同行,我们聊了很多,并获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她说她并非山里人,她的表妹在此处开店,她只是来串门而已;她是诸暨人,因此对市区非常了解;她推荐西施故里,并且强调晚上去比较漂亮;她说了几个酒店,在市中心,通往任何地方都便捷;她叫我们去哪里都可以打的,因为地方小,起步价5元就足够;最后,她说了句令我们非常苦笑不得的话:那个新火车站是今天刚刚开通的,前一天那个旧站还在用。 我们聊了很久,虽然聊得兴致盎然,但是一点都没有觉得时间减慢,可见我们是走了很长一段距离。正当我快绝望的时候,看到了远处高耸的牌楼,走过去,就到了电瓶车站,上车后我简直瘫软,一挪身子骨架都像倒塌般卡拉卡拉作响。十分钟的再次疾驰加上两三分钟的步行,我们到了坐船舫的码头——明显早到了半小时。无所谓,四处走动走动,或者席地而坐休憩片刻,体力很快就恢复了——还好我们都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 坐船出了风景区,57路的最后一班等在外面接船,还是坐到小百货,叫车到环城河附近,拣了一家叫东方宾馆的旅店,135元/标房,价格非常公道,环境不错,挺干净。放下包袱,洗把脸,把贵重物品放包里,出去吃饭。再叫车,问司机哪里吃又地道又实惠,还离西施故里比较近,司机非常热情,推荐了一个叫宇翠苑的餐厅,说是吃完后出门往右笔直走就能到西施故里,我们接纳了他的意见,去了宇翠苑。 我们叫了5个菜,分别是:西施豆腐、扣肉夹饼、发财鱼翅羹、河塘双鲜和火丝冬瓜,外加一大盒果汁。菜的量很足,根本吃不掉,扣肉夹饼(就是刀切馒头夹霉干菜烧肉)打包当翌日早餐,其余的各剩一些。西施豆腐就是豆腐羹,但味道比家常菜好喝很多。河塘双鲜就是红烧螺丝和黄鳝,很入味,非常鲜。 酒后饭饱,应付94元,拉掉零头,只付了90元。非常满意。然后步行去西施故里。 果然不假,夜晚的西施故里非常漂亮,璀璨灯火,如同西子的明眸,照亮所有游人。街上吊满红灯笼,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仿古建筑,悠闲自得,真有把酒吟诗以樽对月的冲动。 看到一家珍珠店,走进去想给家人买些礼物,不料珠宝的色泽迷晕了我们的眼睛麻痹了我们的神经,结果两人非常败家,总计买了四五百块的珍珠饰品。买完后又去走了走学士桥和孝义桥,在浣纱河埠头和四眼井处照了相。虽然范蠡祠、郑氏宗祠和裕昌号民俗馆都已经闭馆,但不去也罢,本来对人文景点就没有兴趣。 玩到九点,我们叫车打道回府。洗了澡看了会世界杯我就酣然睡去,一日就这样度过。 D2: 早上起来磨蹭半天,到了9点才出门,叫车到客运中心,买了去绍兴的车票,18元,非常低廉。 客车舒适豪华,不自禁地睡了一觉,一个小时后,抵达绍兴。 出绍兴客运站,在对面有公交去绍兴火车站,先去买回程票,再制定游玩计划。 买了晚上八点的火车票,这次是特快,十点多到上海。买完票买了张绍兴地图,讨论半天决定先去鲁迅故居。 很多人都和我说过绍兴不好玩,但我一直难以割舍这情怀,如此痴恋鲁迅,怎能不来他的家乡一看。 从小学就开始读鲁迅的著作,从小说到杂文,再到鲁迅的人物传。对他笔下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念念不忘,对咸亨的黄酒和茴香豆更是垂涎。 火车站外有一个很大的终点站,很多车都能到鲁迅中路。我们选择了4路。 下车后走5分钟就能看到咸亨酒店了,酒店外塑着孔已己像,店内很多人。因为还不饿,决定逛完故居再去吃饭。 买联票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因为有各种各样搭配的联票,最后我们选择了鲁迅故居+沈园,120元,非常贵。 当然先去鲁迅故居,看百草园,那是我魂牵梦萦也想去的地方。 …………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多么美丽的描写,光想象一下就能体会鲁迅小时候的幸福。就是这段描述让我一度地对覆盆子垂涎,对人形何首乌无限向往,对整个百草园耿耿于怀。 可是,看到它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 石井是见着了,皂荚树也见着了,但是菜畦变成了玉米地,泥墙根不见了,只有一些据说还是原样的杂草,枯黄一片,非常难看,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没有听见油蛉和蟋蟀的叫声,更没有冲霄的云雀。罢了,在一块后人篆刻的“百草园”碑石前照相留念后悻悻然离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三味书屋的唯一印象就是有一块“三味书屋”的匾,匾下面是一幅画,里面有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天知道我为什么对肥胖的黄蜂和肥大的梅花鹿印象特别深刻,直到现在我对黄蜂和梅花鹿的概念还停留在“肥”这个词上。 三味书屋本叫三余书屋,里面有个仿造的学堂,摆成私塾的样子,可以给游人模拟上课,正宗的三味书屋是不给进的,只能远远观望,包括鲁迅那张刻着“早”字的桌子,离得很远,都看不真切。 总之和想象中相去甚远。 其他的如鲁迅祖居就更没有玩头,草草结束去咸亨吃饭。 咸亨的菜以“霉、咸、臭”,于是要了茴香豆、双霉(霉腐和霉花生)、咸花生和臭豆腐,还要了碗黄酒。黄酒真是好喝,不会喝酒的人也会喜欢上它的,因为浓郁香甜,酒味不是很重。 吃完后在门口的孔乙己塑像前拍照,然后去坐乌蓬船赶赴沈园。 在这里坐乌蓬船比在七宝和西塘感觉都要好,首先河道比较窄,其次桥洞比较低,船夫都是用脚来摇桨的,手腾出来控制方向。看着船来来往往在身边穿梭,树影绰绰,凉风习习,心也变得恬静起来。 网上说的一点也不错,沈园就一荒园,我去的时候虽然已经修建好了,但是毫无看点,就是普通的园林,唯一的卖点是那堵墙,上面刻了陆游和唐婉的两幅绝对,当然,全是后人翻刻的,原本的痕迹早已不知去向。 小文一脸茫然,不懂这两首情诗的动人之处。我只好又作游客又兼导游,在鲁迅故居那里介绍朱安和鲁迅的关系,在沈园又介绍唐婉是何许人也。 看完沈园本来想去大禹山,但是据说已经关门,只能作罢,于是叫车去老街。绍兴的老街与乌镇西塘的都不同,游客少,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几乎没有什么商店和餐馆,保持着原汁原味没有多少人工雕琢的迹象。偶尔几辆人力三轮车载着游客咯吱咯吱地驶过,但很快就恢复了宁静。 走完老街到了一广场,坐着休息了片刻,时间还很充裕,我想再多逛一会,但小文明显体力不支。 广场附近有一大卖场,入口处装饰得非常隆重,可以理解,这种小地方有如此便民的场所,实属不易,买了些水,就往火车站去了。 两个人钱所剩无几,听说走路也不远,就决定步行前往。这一走险些走出人命,又累又热,不识路又是问人又是查地图,折腾好久才到火车站。就近找了家餐厅吃饭,为了节省开支就点了三个菜,不过足够了,因为一点也不饿,就想找个地方歇脚,顺便打发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吃完饭直奔火车站,不料火车误点20分钟。上车后我呼呼大睡,一觉睡到上海。 两天的旅程就这样结束,第二天还要上班,必须快点回家休息,想到这里心里顿时非常失落惘然。 感觉自己从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中一下被抛掷到喧嚣中来,非常地不习惯。但是,为何我从上海出发到诸暨时却没有这种感觉? 与小文道别时约好,下次远行再作伴。 |
转自:http://mynutcracker.spaces.live.com/Blog/cns!1195A3F42618B09C!441.entry62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