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晚报探险团-前三岛之行

[游记]晚报探险团-前三岛之行

2007-07-25    3yes.cn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看看海水就是这样淡化的
苏州人总是在吃饭前说一句话:吃饱,吃好!但到了岛上,能吃饱就是大家唯一的想法了。
由于路途中出现了不少变数,登岛的时间也比预定的晚了许多,等到队员们安营扎寨完毕后,已经是下午3点了。留给他们的时间并没有多少,而饿咕咕的肚子却逼着他们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怎么样才能把那不争气的肚子填饱。

大凡大举行动之前,信息的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队员们倒是深知其道,还在扎帐篷之际,队员胡爱良就担当起了哨兵的角色,在向岛上官兵详细打听后,他对岛上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最关键的是,他知道了哪里可以找到他们的“粮草”。
每组领了一部对讲机,两人前往海边觅食,但留守的女队员担子也并不轻,她们需要开动脑筋,从海水中蒸馏出他们必需的淡水来。就这样两批队伍就开始分头进行了。

先说留守的女队员们,要说理论谁都懂。先把海水煮熟了,蒸发出水蒸气后再想办法让水蒸气凝结成液体,然后汇集到容器中。说说谁都会,可生在水乡的姑娘们平时谁会想到用这种办法来取得淡水,开开水龙头不就解决了吗?但没办法,另外两名队员还在外面拼死拼活的,不要等到他们回来却说没有淡水,这饭可就没法做了。硬着头皮上吧。5组队员是各显神通,有的拿了一个小锅子,煮水的时候将锅子略微倾斜,上面加上一个锅盖。水蒸气蒸腾到锅盖上后遇冷凝结成水,自然就有了淡水。想法是不错,可等到水烧开后就发现,这水蒸气可是不怎么听话,一个劲的往外跑。赶紧拿块毛巾堵住出口,但水蒸气还是不停往外钻。烧了半天,也就是锅盖上的一点点水,往容器上敲一敲,可怜只有几滴水淌了下来。这可把女队员们急的,把锅子侧来侧去,一不留神,整个锅子都被掀翻了。唉,还得再跑一趟海边去打水。结果是忙腾了大半天,5个组加起来也就搞了20克淡水。给谁喝好啊?

觅食好辛苦

相比之下,觅食的队员们倒是各尽其能。有的在悬崖上海边垂钓,有的在罅缝里掏着海虹(海边的一种贝壳类生物),还有的干脆赤着脚丫,浸到海水里去抓海螃蟹。一个多小时的战斗下来,每个组的收获都不少。带下去的两只塑料袋居然还不够用,连忙叫留守队员赶快送去袋子,好让他们装战利品。更有趣的是,健身教练曹新军在找食物的时候看到海上有一艘渔船正在捕鱼,灵机一动之下,他大声呐喊起来。等到渔船靠近时,也不知道他怎么说服对方的,一包香烟只剩下6根了居然也能换来对方的一条5斤重的大鱼。
下午4点半,海水开始上涨。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驴长开始招呼大家回撤。尽管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每个小组的手上都拎着大堆的战利品。呵,就等着晚上的一顿美餐了。

海 边 垂 钓

处女航一波三折
部队说:禁止登岛——这里永远是海防前哨
对于大海,这15名队员实在是有些陌生,甚至大部分人都从未坐过海船,这一次上岛真可以说是他们的处女航了。尽管对于接下来的种种,谁的心里都没什么底,但在见到了眼前的海湾后,好奇心总是能适时的盖过不安。
背着厚重的行囊,搬着大大小小的帐篷、睡袋,大队人马开始走过长长的码头,准备上船出发。但就在出发前,我们得到一个消息,原先计划前往的平山岛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准上岛,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变更计划。经过协商,船老大同意带我们前往前三岛之一的另一个海岛——达念山岛。但这还并没有完,原先说好的包船也在船老大的利益驱动下大大变味,当地一个俱乐部也组织了30多号人搭乘这艘“银燕号”一同前往。一个岛上一下子涌上去这么多人,那岂非变成了一场混战?我们再次与船老大协商。最后他作出让步,当地组织的这批人前往海程较近,面积也小得多的车牛山岛。

海水就是这样淡化的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后,随着汽笛声的响起,“银燕号”终于拔锚出发了,此时已经上午9点多。
在出发前的一个晚上,我们得到了第二天将会有大浪的消息。因此尽管上午出发的时候气候还较为适宜且风浪也并不是很大,但对于可能遇上的大风浪,心里总是十分担心。即便是太湖上有时候刮起的大风还能把船掀翻,更何况能承载200多人的“银燕号”在大家眼中看来,也并不属于太有安全感的那种。
驶出了安静的海湾后,海船渐渐进入了深海区。此时的海水也从开始的浑浊渐渐透明起来,从黄绿色逐渐变成了绿色、深绿色、蓝色。从来没见过大海的人或许并不会知道自己的渺小,所以当面对眼前一望无际的海平面时,队员的神色多少有些肃然。船老大告诉大家,大概会有三个多小时的船程。但这时已经有队员开始晕船,个子瘦小的罗小刚一脸苍白的坐在船尾。有队员找了个包放在他身边,好让他趴在那里休息。此刻海上的风虽然并不是太大,但无风三尺浪。船只在行进中的颠簸多少让大家有些不适应。
中午12点多,船只终于到达车牛山岛,但意外再次发生了。因为这三个岛在战略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一直由当地边防支队在进行管辖。因此上岛除了要经过当地海事部门批准外,还必须得到边防支队的获准并报上详细的名单。在当地《苍梧晚报》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这些手续办理得都相当顺利。但由于当地组织者并未经过这些程序,他们的上岛要求遭到了拒绝。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船,结果却不能上岛,随行的这30多个人谁都不愿意离开,而船老大此时也显然有些搞不定,双方就一直僵持着。
但你们能等,我们不能等啊!一旦海上起了大风,船只将无法顺利靠岸,生存活动也将被不定期的往后推迟。经过和船老大的“严正交涉”,他终于下令起锚,“银燕号”直奔目的地——达念山岛。
下午1点45分,终于可以上岛了。眼前的这处光秃秃的不毛之地就是我们要赖以生存的地方?

仿佛天上星,是最亮的一颗
——大本营有盏不灭的马灯
傍晚的这顿晚餐可谓是队员们此生难忘的。海虹泡在海水里煮着,等烧开了尝尝,味道居然也很香。第三组的队员倒是比较细心,把里面的肉小心的挑了出来再吵着吃,他们自称这道小菜比较精细。还有第一组,尽管觅食的时候收获并不是很大,但精于厨艺的南江还是做出了三道精美的小菜,吃得另外两名队员连连点头不已。最丰富的还是第2组,不仅抓到了大量的海螃蟹和海虹(还送了驻岛官兵一袋子),他们用物物交换得来的那条大鱼更是让其他组员称羡。一条鱼一半烧着吃,一半熬成汤。等到鱼汤做好的时候香飘四溢,把其他几组人都引了过来。
总算把自己喂饱了,接下来就该休息了。可尽管忙碌了一天也颇为劳累,但初次野外露营的经历还是让大家倍感兴奋,也不知道是谁提议,所有的队员都在晚餐后陆陆续续的集中到了第3组的大帐篷内。原本陌生的人聚在一起,居然也有说不完的话,点上一根蜡烛,围着烛光大家说说自己的人生经历,表演每个人的拿手绝活,倒也十分热闹。晚上10点半,也到了该说晚安的时候了,在马能迩一曲口琴独奏——绿岛小夜曲的曲调声中,队员们返回各自的营帐,准备休息了。
此前预报的大风浪终于在晚上露出了面目,躺在帐篷里能够清晰的听到外面传来的呼啸声和拍打帐篷的声音。此刻的海面上也是这样的不平静,海浪声一阵高过一阵,使人响起了那首《碧海潮声曲》。但耳旁的这些潮声显然早已失去了应有的浪漫,海浪敲打岩石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听起来更让人担心:明天会怎么样?
夜间的岛上是没有灯光的,这对于早已熟悉了城市生活的人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但队员们自有他们的办法。朱从飞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盏废旧的马灯,这盏本已经扔在角落的马灯在他那里居然变废为宝了。一根蜡烛插在了马灯的底部,玻璃罩把温暖的烛光包围在了里面。把马灯挂在了营帐前,远远望去还真像那么回事。其他几个小组也早有准备,户外灯、手电、头灯全都派上了用场。但只有那盏马灯在群星闪耀中显得最为亮眼。

听着潮声、风声、帐篷的猎猎作响声,唯独没有了熟悉的打鼾声。这样的夜晚,小驴们都难以入睡。隐约听得,半夜时分还有队员在窃窃私欲。半夜2点多,老驴袁纣卫还是担心大家是否着凉,挨个探起了营帐,结果是他的手电照到哪里,都会有人呼应他。原来,谁都没有睡着啊。早上4点半,“摄影狂”张少杰就扛着相机离开了帐篷,他想去拍日出。稍后不久,折腾了一夜没睡好的曹新军干脆拿起了一个锅子,对着每个帐篷敲打了一回,一边还在高喊:起床拉!经他这么一搅和,原本就无睡意的队员们干脆就一个个从睡袋里钻了出来。于是在清晨5点多,海滩边上就多了一大堆等着看日出的人。

[1]

转自:http://www.3yes.cn/wbtxw/txnews_Show.asp?ArticleID=4854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