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秦山岛游记之海上仙境秦山岛 |
[游记]秦山岛游记之海上仙境秦山岛 |
2008-02-24 yiqilai.com.cn |
海上仙镜 享有“江苏北戴河”之誉的赣榆县海州湾旅游度假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里不仅有大片连绵起伏的优质沙滩和林深径幽的茂密槐林,而且在天气晴朗的气候。站在度假区海岸向大海深处极目远眺,能隐约看到两座并立浮出海面的峰峦,这就是著名的海上仙境——秦山岛。远远望去,他酷似一位成年女性的双乳,故名“奶奶山”。后因秦始皇登临到此,并在山上勒石刻碑,遂被人们称为秦山。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乘坐一只机动小木船向秦山岛进发。小船在茫茫的大海上缓缓游动,似一片树叶在水中漂浮。蔚蓝色的大海波光潋滟,仿佛一串串美妙流动的音符,把我们带入一个神秘莫测的境界。小船约莫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秦山岛就如一位睡美人仰卧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同行的一位女士情不自禁的吟出白居易的两句诗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弃船登岸,只见这里的山道崎岖狭窄,我们在蜿蜒通向山顶的羊肠小道上爬行,一任那些低矮的山枣树和不知名的野生灌木牵动着衣角,就像进入一个远古苍凉的神秘世界。在几百年前,这里不仅有屋舍俨然的庙宇宫殿,而且丛林之间隐居着一些人家。清代谢元淮曾在《游秦山》中写道:“两山仰并峙,一径容孤攀。琳宫久倾屿,鸡鸣丛竹间。”可惜现在山上的竹子早已绝迹,除了出海打鱼的渔民临时在这里栖身外,也没有常年在此居住的人家了。我忽然想,当年在这里定居的人,如果不是躲避战乱逃进来的灾民,便是那些云游四方的僧人看中了这座“世外桃源”,在此炼丹修行。 站在秦山峰顶东望大海,但见烟波浩淼,海天茫茫融为一色,不时有各种大小船只在风浪中出没,情景极为壮观。秦山脚下西侧,有一条卵石小路蜿蜒向海岸方向伸去,海潮涨时看不到它的踪影;潮水落时这条卵石小路便露出海面,那些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条有几公里长的石子路,就是有名的秦山“神路”,它如游龙潜伏海底,又似一条长鞭甩向海中。据说当年秦始皇泰山封禅游历到此,发现了这座海上仙山,意欲登临而无路可通,丞相李斯举鞭挥向海中,海水顿时向两边分开,露出一径神路,秦始皇就是从这条神路踏上秦山岛的。明代董杏有诗咏之:“长生误听祖龙来,驱石洪涛辇路开。寂寂海灵残殿在,早潮去尽暮潮来。”如今虽然我们找不到海灵残殿的遗迹,却在山的东侧看到了两块临海而立、高约数丈的天然巨石,像两位身披铠甲的武士守卫着秦山岛。传说当年秦始皇登上秦山岛后,的确派了两位身材魁梧的大将把守秦山东门,以防止海里的妖孽出来作怪。这两块被称为“大将军”、“二将军”的巨石,如今依然威风凛凛地矗立在那里,历经数千年的海上风雨而岿然不动。 秦山岛上树木葱茏,除了松柏以外,那些碗口粗的苦楝树也在这里撑起一片片绿荫,供游人临时驻足小憩。这些树都是野生的,大概是山上栖息的海鸟从十几海里外的岸上衔来种子,慢慢落地生根,年长日久长大成林。秦山脚下的海水清澈碧蓝,纤尘不染,海底的奇石怪礁清晰可辨,在这里洗浴,才真正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秦山这座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因秦始皇的到来而闻名海内,千百年来它就像一座伸手可及的海市蜃楼,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前来访古探幽。明代匡翼之在《再游秦山》中咏道:“吾生真欲访丹邱,不惮乘槎续旧游。古径竹深难见日,水乡殿晚易生秋。”随着赣榆县海州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到这座海上仙山来,尽情领略它的风采和神韵。
|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7%A7%A6%E5%B1%B1%E5%B2%9B%E6%B8%B8%E8%AE%B0%E4%B9%8B%E6%B5%B7%E4%B8%8A%E4%BB%99%E5%A3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