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情游记 探幽山东济南南郊波罗峪

[游记]心情游记 探幽山东济南南郊波罗峪

2007-07-24    elong.com

探幽山东济南南郊波罗峪

七月的济南艳阳高照,我们驱车前往新近开发的济南南郊景点香山寺(波罗峪)。顺英雄山路南行,过绕城高速转转而东行,五分钟就抵达了目的地。看着公路两侧静谧的乡村、婆娑的树木、清澈的溪流,一路的倦意顷刻皆无。车子抵达山门,一下车,盎然的的绿色直映眼帘。

古色古香波罗峪
走进古色古香波罗峪山门,便看见一些小屋点缀于绿树红花之间。小屋高约3米,四四方方,顶部呈圆锥形,用层层叠叠的石片聚拢而成。进得小屋,我们发现整座建筑无梁、无柱、无木,景区负责人姜总告诉我们,这是景区最新修建的仿古餐厅。此外,同样是仿古的读书院、多功能休闲度假厅、山中别墅、各类会馆等也正在建设之中。一句话,景区所有建设都要和景色融为一体。就连直入深山的山路,他们也选择了与自然相近的白色和绿色,近10公里林阴小路也全部是石阶铺就。
仿古餐厅一侧,是一湾湖水,绿似碧,微风拂过,碧水荡起层层涟漪,倒映着树木、群山、蓝天,三五个游人正在专心垂钓。湖畔有一排竹亭长廊,长约五十米,廊内排放着简易的木桌木凳。数十游人或持竿垂钓,或嬉戏玩耍,或躺在摇椅上享受清风习习,好一派悠然自得的自然景象。

神龟到此亦忘情
在波罗峪仿古餐厅向北一望,见高山之上有一龟状石板,头向前伸,意在前行。其长约三米,宽两米,厚1米多。
据该景区管委会王主任讲,古书记载,此龟北海生,一日同情人到沙滩上晒太阳,睡着之际,情人跟另一公龟私奔了,醒来后,它顺着脚印追,追错了方向,来到了波罗峪,突听佛音清亮,便津津有味听起来。又见前面山谷里,山坡上,到处是盛开的桃花,瀑布高悬,群山叠翠,百鸟争鸣,桃花流水,福地洞天,真乃仙境也。神龟卧在山上,听经赏景不愿动,心中怒气全消,夺情之恨亦忘,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一块化石,永久地留在了山峰上。

丛林之中不老泉
沿山路上行,两侧大树郁郁葱葱。走进山里,置身于浩瀚林海之间,但见古木参天,地上落叶堆积的幽径蜿蜒曲折,踩上去软绵绵地,沙沙作响。树林深处满是奇花异草,阳光透过树冠,如金针洒地,伸手捧来,隐有刺痛之感。眼前云山雾海,耳畔松涛和鸣,此时你已经与自然合为一体。突听前面不远处流水哗哗,声不大但传出好远好远,声音极其清亮,循声而去,在一乱石沟内,发现了一股泉眼,手指粗的小流,滴水的下方,有不到一平方米的水池,深半米左右,周围用石块砌成,泉流进入这里,形成一汪清水。林中负责人解说,当地百姓称其为不老泉,这泉很神奇,数九寒冬不冻,大旱时不断,总是往外滴水,滴答,滴答,无论春夏秋冬,永远有水。喝一口清心爽肺,提神健脑,消除疲劳。喝了一口,的确甘甜清爽。
此泉怎会有如此功效呢?我们询问道。
这座山上有不少药草,2004年,附近的东泉露庄村民,仍在不老泉的上方找到了足有60年的人参、灵芝等贵重中药材。日久天长,山泉浸泡在各种药材中,自然就有了药效啦!现今我们对全区内的中草药进行了保护,特别是不老泉上方的中草药,谁也不许采摘,采挖,让不老泉水永远成为一线圣水。王主任解释道。

坐佛山丁字寨
继续前进到了月亮地,它因地形似大半牙弯月而得名,地平而阔,约1500平方米,三面深谷,一面靠山。站在新建的竹亭上,向北一望,就见一座山酷似一尊大坐佛,光光的头颅,项下那一圈侧柏如佛珠,山体隆起,就像大肚弥勒佛。其右侧有一化缘和尚肩扛米袋匆匆归来,其形其状,让人想起僧众们的日常生活。
在波罗峪坐佛山上,向北望去,有一座山峰令人非常称奇,在视野中这座山峰最高(海拔657米),但它却非常平整。侧面一望,像一坐大象站在那里,这就是丁字寨,顶部为一个大平面,南北长约60余米,东西宽20多米,四周却极其陡峭,据传当年曾有丁姓人家在此占山为王。故得名。晴天从丁字寨北可望黄河,南可望泰山,东望千佛山,西可把群山都收入眼底。

回到自然
一路上只顾着游览胜景,早已把登山的劳累抛掷脑后。转眼间便绕回到半山腰的杏园。杏园内有御杏、红荷包、车头、巴旦等好多品种,现在正值杏儿丰收的季节,点点黄色点缀于绿叶之间,煞是好看!
走在苍松翠柏间,习习山风吹过,林间鸟儿啾啾,同行的景区负责人告诉我们,自经营景区以来,他们始终坚持走和谐的路子,引进不同种类的树种和飞禽,计划把波罗峪建成一个鸟语花香的百姓休闲新去处。

走进知青部落
小时候经常听我们的父母聊起知青下乡时期的故事,说他们的生活条件如何的艰苦,而我们好像是在听一个遥远的故事而当我站在位于波罗峪半山腰的知青村,看着简陋的住所和泥巴筑的伙房,抚摩知青们当年使用过的农业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时,我感觉自己已经走进了30多年前的知青时代。
知青村是一个几百平方米的院落。之所以叫它村,是村民们的惯称。踩着石头砌成的台阶进入院内,环视四周,当年知青们植下的杏树、槐树已长成大树,花果飘香,沁人肺腑树下有石桌石凳,也许当年知青们就是坐在这里谈笑风生吧!院子里有几处木头搭制的架子,想必是种过瓜果蔬菜的。院落的主角是几座泥巴筑成的房子,墙皮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标语等历史见证仍在。房门前挂的红辣椒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风干,给院子增添了一分颜色,一分生机,好像知青们并没有离去。
走进展室,一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墙上挂着磨损了的锈迹斑斑的生产工具和知青年代的徽章、宣传册以及照片。导游给我们拿出知青的手册,上面的笔迹还依稀可见,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其精神真是可敬!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导游告诉我们,当年10余名济南市知青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波罗峪,就住在现在的展室内,每天栽树、种地、护林。看着那泛黄的照片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心里欣慰了许多,生活也许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苦闷,因为他们懂得从生活中发掘快乐。
参观结束时,当年也是知青的佳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书基、总经理姜少萍告诉记者展室自开放以来,备受老知青们的青睐,参观者络绎不绝。我们会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让我们的年轻一代也能够了解到老一辈人的生活。

杏林趣事
今天带你们到个好地方,保证不虚此行!波罗峪的姜少萍总经理颇有些神秘地说。
一边欣赏着路边美景,一边闲聊,很快就转到半山腰。突然闻到一阵浓郁的杏香,我们跟着这杏香来了个追根溯源。真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那一株株苍老的杏树枝枝杈杈,扭扭歪歪,像一个个大盆景。更可喜的是,我们赶上了杏儿丰收的好时机,大的,小的,色泽或金黄、或青玉、或金红如繁星般点缀于绿叶之中,我揉了揉眼睛,莫非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杏园?
还不赶快行动?姜总笑道。我咽了下口水,仿佛从梦境中归来,赶紧钻进杏林,摘了个咬上一口,味清甜、微酸,口感甚佳。这些杏儿大的重二两多,小的也有一两多。
这些杏树想必有些年头了吧?记者边吃边问道
1957年以前,波罗峪一片荒芜,东泉露村民韩玉鄂率人来此开荒、种地,栽下大面积的杏树。韩玉鄂筑土屋(现存)独居看护杏林,直到1979年去世。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如今该杏园已成为济南南部山区最具观赏价值的杏园。王总不紧不慢地解释,我们还要相继推出杏花节、采摘节、杏树认领等活动项目,让游人既能品尝到果品的美味,还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
我们边吃边聊,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夕阳的余晖笼罩着整个山区,给每个杏儿都裹上了一层金边,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杏园,结束了今天的波罗峪之行。

转自:http://bbs.elong.com/viewthread.php?tid=6181113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