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参观镇江博物馆纪实(续)

[游记]参观镇江博物馆纪实(续)

2008-07-01    sina.com.cn

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襟山带江,形势险要,向来是交通要津,军事重镇。同是江南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连岗三面、一水横陈的京口镇江,整个城市的风格迥异于左右的吴越近邻,不是以阴柔而是以雄豪为主。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拥有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可谓“不出城廓而有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 这里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岁月悠悠,大江东去,千古江山,引来古今名士贤才的赞叹,赢来“城市山林”之雅号。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寻幽探胜,寄情抒怀,耕耘风雅,播种斯文。这里既有《南乡子》也有《永遇乐》。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南宋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诗句,已成千古绝唱,流风遗韵,至今袅袅不绝。李白的“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杜牧的“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范仲淹的“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沈括的“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冷士嵋的“槛外晴川甘露寺,窗前秋水玉圌峰”,是一幅幅活色生香的有声画、无声诗。

翻阅镇江史志,方知镇江的文化大多来自北方。所以城市风格以雄豪为主,连话语也多是锵锵硬硬的短入声,所以自古以来镇江的民风强悍,兵事多,出豪士。东晋时,中原鸿儒显宦纷纷南下,移居京口者众多,或完成大业,或著书立说,著名的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寄奴),撰有《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著有《晋书》的臧荣绪,选编《玉台新咏》、诗文与庾信齐名的徐陵,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著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的刘勰等。北宋移居镇江的有:著有被誉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的科学家沈括,制造世界上最早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科学家苏颂,书画家米芾,抗金名将宗泽。明清两代镇江名人有:官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杨一清,主持编修《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张玉书。近代以来有:著有《铁云藏龟》和《老残游记》的刘鹗,著有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马建忠,历史学家柳诒徵,飞机制造专家巴玉藻,华生电扇发明者杨济川,世界语运动开创者之一的符恼武,金融家陈光甫,桥梁专家茅以升,等等,等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6cc73010006p7.html4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