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春节游记春游句容宝华山隆昌寺-西祠胡同 |
[游记]春节游记春游句容宝华山隆昌寺-西祠胡同 |
2007-07-16 xici.net |
从南京市中心驱车到隆昌寺也就40分钟的时间。时至初春二月,已见春意,山路一直向右蜿蜒,路面是才整修过的,很干净,只有偶尔一些路面有些淡淡的浮土。虽是早晨,但已有不少和我们一样赶来的车和人。大部分来此的人可能都是冲着这里的房屋和大锅来的,因为据说这里有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和一口直径两米可以供千人做饭用的大锅。 整个寺院坐落在低处,象一只蛰伏的蝉。斑驳的围墙显出古老的黄色,却被刚建起的楼宇拦腰切断。而最能吸引视线的当数不远处傲然耸立的两棵白果树,粗大的树干印证她们至少有500岁的高龄了,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她们在历经风雨之后于寺庙的门前继续保持亭亭玉立的风采。 下了石阶走向寺门的时候,左手更低的位置有个很大的养生池被栏杆围拢,池内的水面看起来更低,似乎只有在那样的低处水才能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这和四周高出山峦的葱茏绿色形成了对比,据说这里的山峦过去总开满了黄色的鲜花,华与花同音,所以得名宝华山。 实际上宝华山是由三十六座山峰环绕组成,隆昌寺正坐落在其中最高的一座山峰上。三六之象恰好构成了六十四卦中上离下坎的未济卦。而低处的放生池的水(坎在下)与相对高处的香火缭绕的寺庙(离在上),恰好也构成了未济。更让我惊诧的是,隆昌寺与通常佛家寺庙的坐东向西不同,象这样坐南向北的寺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朝向和布局同样构成了未济。这样多的未济,难道仅仅是巧合?! 几乎走到跟前才看见寺门,这似乎不太象一个寺庙的大门,因为它居然如此的小,而且不在中央,被开在了几乎整个寺庙的最东侧。据说寺门是在很久以前被改动过,当时的主持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管理寺里的众僧,因为据说隆昌寺向来都是供僧人们修行和传经布道的地方,所以隆昌寺一直以戒律严格蜚声海内外,被称作佛学界的清华和北大。 隆昌寺始建于南朝,可以说历史悠久。明朝明神宗时期,由于当时的主持为薨逝的娘娘成功超度了蟒蛇之身,隆昌寺开始兴盛,据说最多的时候庙里的僧人有三千多人。后来,隆昌寺随着主持的离开而败落,所以原先的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也由于久无人居而倒塌,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五百间了。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斋房,从桌椅的数量就不难想见当初鼎盛时期的人声鼎沸。而厨房里的千人大锅一子排开一共四口,直径差不多都有两米,用来炒菜的锅要浅一些,如今由于长期不用已锈迹斑斑。当初喧喧嚷嚷一片繁荣的火热,变成了如今斑驳、衰落的水样的平静和沉寂。就象是未济卦,体内包含的既济卦写证着历史的流程,在波澜起伏中耐心寻找着相容的机会,直到遭遇新的轮回。 绕过斋房就是正殿,大殿里的西方三圣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如来佛祖塑像。这据说有一段很近的故事:香港的天坛大佛是亚洲第一大佛像,她是坐南朝北的。就在几年前,得知隆昌寺也是这样的朝向,便有人专门前来,同时送了一座缩小了的天坛大佛供在了以前西方三圣的位置。这大概也应了佛学里所说的“缘”字吧。也许应当称作“未济”之缘。 从正殿后廊上了石阶,便到了铜殿,据说以前这里供着铜观音。观音刚出家的时候法号为“圆通”,所以这里也叫圆通殿。这让人想起舟山的普陀山以及昆明的圆通寺,观音的形象和名字在崇尚家族传统观念的中国人的心目中等同于一切期望中的美好和圆满,深深的影响着无数的善男信女们。而现在的铜殿就只剩下不久前被更换的铜瓦覆盖的屋顶了。铜屋顶是上离,不见了的铜观音是下坎,又是一幅未济的画面啊!值得安慰的是位于铜殿两侧下方的两座无梁殿由于被发掘的较晚而幸免于难,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整个殿都是用明砖砌成,没有一块木头,所以虽然历经了五百多年的沧桑,依然保持了它当年的样子。我相信他们和门前的两株银杏树一样,具有同样神秘的灵气,因为他们毕竟活了这么久。 从铜殿下来,向前走就到了戒堂了。戒台很宽大,由大理石砌成。佛教里讲三戒:沙弥戒、比丘戒最后是菩萨戒。这是一种递进的受戒过程。受菩萨戒的时候就要在头顶烙戒疤了,那个时候才算作真正的入道。受戒有专门的仪式,戒台上坐着很多高僧,受戒者要穿过一个黑色的通道算是一种考验,经过指点然后才能来到戒台前。就象电影《少林寺》里描写的那样,师傅会问:“禁禽肉,不杀生,汝今能持否?”受戒者要回答“能持”。不同的这里不是电影,一切都很真实也很近。 离开寺庙前,来到大殿,点燃了一柱香。发现烛台下的地上放了浅浅的一箱水。又是未济!我终于开始懂得那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的深刻含义,除了由于字面的意思用“九”代表长久、永久,代表最大和吉祥(九是所有数字里最大的数字)之外,九百九十九间半还代表了永远地接近圆满,却始终没有圆满。因为圆满了就到了尽头,所谓的满则溢、盈则亏,任何事物一旦到达巅峰就一定会开始走向它的背向。所以永远地接近圆满才是真正持久的真正的圆满。这大概也就是未济的真正含义吧:永远不停地向巅峰攀沿,却永远不到达巅峰,永远的接近和永远的努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圆满,就如同未济的内互卦是永远地把既济包含在自己的体内。既济代表圆满,而未济就是永远不达到圆满的圆满。我想这大概也是生命轮回的意义和本质,所以《易经》把未济和既济排在了最后,象是把所有的精彩故事都讲述完了,最后画了个圆满的句号,这个句号就是未济,因为一切都只是过程,一切都还在继续。象那句歌词:“明天还是要继续”! 山门外......... 蜿蜒的山路让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 几乎走到跟前才看见寺门,这似乎不太象一个寺庙的大门,因为它居然如此的小,而且不在中央,被开在了几乎整个寺庙的最东侧。 也许是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繁杂,这里的天空都是特别的蓝~~~ 年三十的积雪到现在还没融化,是僧人不忍扫去,还是?......... 清幽的僧舍,也让我的心境澄清了不少~~~ 在准备返程的停车场上,居然遇到了大大和他的LD,在这种不谋而合的机缘巧合下,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出了山门,不经意间瞟了一下路表,竟又是如此的幸运,期待着我的2003年,还有我们的地行仙汽车俱乐部的所有好朋友都能够一路大顺! |
转自:http://www.xici.net/b146209/d8842664.htm68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