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镇江西津古渡

[游记]镇江西津古渡

2008-05-22    sina.com.cn

(文字来源:www.zhongguook.com.图片为自己拍摄)

镇江这座历史名城的“文脉”,就在云台山(又名蒜山)。相传三国时火烧赤壁的计谋就是诸葛亮在这里定下的,这里也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云台山与金山隔江相对,故又名银山。古时候,这里东面有象山为屏障,挡住汹涌的海潮,北面与古邪沟相对应,临江断矾绝壁,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公元684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以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唐朝开国元老徐勋之孙徐敬业和“初庸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等在扬州发动武装暴动,骆宾王传诵千古的著名檄文《代徐敬业讨武则天檄》,当时天下震动。兵败后,徐敬业、骆宾王等渡江,“奔润州,潜蒜山下”。宋代这里是韩世忠驻兵抗金的前线。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后人传诵的诗篇。鸦片战争以后,云台山区域被划为英租界,建有英国领事馆。

[西津渡街]西津渡街位于云台山北麓的古栈道上,它由西津古渡和小码头街组成,全长约1000多米。这里有六朝古渡口,至今青石板路上,还有干百年车马磨砺而留下的深深辙印,临街两旁是鳞比栉次、高低错落的历代建筑,形成了“千年古渡,百年老街”的历史街区风貌。西津古渡入口处,进街的两道券门上方石额刻有“同登觉路”、“共渡慈航”的佛家用语,临近古渡口的昭关石塔上刻有宗教文饰和法轮,石塔西南侧有建于宋代的观音洞,供过渡的人们烧香礼佛。这里浓厚的观音文化色彩,体现了过去旅客希望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安全保障。随着南北渡运人数的增加,西津渡日益繁忙。这里成了连接京杭大运河最方便快捷的渡口。南宋的西津渡不仅担负着普通客运,还担负着军运的任务。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面逐渐北移,渡口下移到了玉山脚下现在的超岸寺内,命名为大码头,原有的码头则叫小码头,成为一条热闹的商业街。这里商铺林立,有客栈、饭店、酒肆、茶楼,有经营香烛、古玩的店铺,有各地商人、外来人员聚集的会馆,其建筑多为两层小楼,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

到清末。随着铁路运输的兴起,西津渡口功能逐渐衰退,但西律古渡街被完整保存下来了。从这里可以找到六朝、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历史踪迹,是研究六朝以来镇江兴衰和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通的实物资料。近年来,西津古渡街已引起国内外文物专家和旅游专家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派专人来现场考察,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参观后赞叹道:“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旅游的真正金矿”。目前,镇江市政府已经制定了西津古渡街保护利用规划,正在投巨资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不远的将来,西律古渡街将是集文物博览、风景旅游、传统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浓厚地方民风俗特色的旅游胜地。

[超岸寺]古街西端的超岸寺,建于元代,明代复建,清代太平天国后间被毁,清末重建。寺名取“普渡众生,同登彼岸”之意。在山门墙上有清同治年间状元陆润 庠题“大总持门”石额,现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等建筑完好。现在这里是镇江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昭关石塔]石塔屹立于古街中央,是江南惟一现存的喇嘛塔式过街塔。因塔基上刻有“昭关”二字,故名。塔置于4根立柱的石台上,南北砌塞,东西可通行人及非机动车辆。塔高约5米,分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和塔顶几部分,全用青石分段雕成 ;塔座两层、以“亚”字形凿成、角均翘起。塔座上置一复莲座,塔身扁圆,成钵形。再上为亚字塔颈,又置一复莲座,上为十三天,仰莲瓣座。法轮背刻有八宝纹饰,再上则为塔顶。石塔东侧有券门一道,西侧坡道券门三道,门上均有石额,题刻“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等语。

[待渡亭]待渡亭位于古渡口一侧,是古人迎来送往的小憨避雨场所。亭内有一块汉白玉石刻,刻有当年古渡盛况。站在古渡口向西望去,只见两边雕花楼阁毗邻相接,为清朝时的建筑。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29d40100036g.html4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