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三清山相约在冬季 |
[游记]游记:三清山相约在冬季 |
2007-07-26 hangzhou.com.cn |
般的声音说:黄昏的时候,我们进山。 渐渐进了山区,人们精心为自己修造的公路、城市都慢慢留在了山外。山脚下盘山而上的河流最先让我们惊叫,因为那条河里的水太清了。路过南山小镇,看见漫山遍野的香泡树,它们高大茂密,硕果累累,绿色的枝叶中金黄色的大果悬来荡去,山风把果实晃动的声音送进车窗。我们几个人趴在车窗前后左右看,农家门前屋后到处都是这种漂亮的大树。在杭州城里,这种大果树却很少,秋天我曾在钱王祠里见过两棵,当时有很多游客为它拍照。 经过香泡之乡,汽车开始盘山了。一道又一道巨大的S型山路,从上往下看,就像谁在山中铺上了长长的白纸,而汽车真的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支笔,它带着我们写下一段又一段新的人生之路。清澈的河流,路边不经意的红叶,随处可见的果树,农家屋前跳橡皮筋的小女孩,这些生动的景物代替了办公桌、电脑和鼠标,车上的白领女孩们脸上开始泛上一丝丝红色。所有人都说了同一句话——“我要休假”。 我们的车停在三清山外双溪服务区,“离天和星星很近的地方”,一块大广告牌这样告诉来到此地的旅人。而这时,星光初现。晚餐出乎意料之外,喷香的野猪肉让城里的女孩子胃口大开。饭后散步,走出依山而建的宾馆,走过一道弯弯的月牙桥,山风很凉了,但天空很新鲜,因为仰头可以数“一颗、两颗、三颗”星星,一会儿功夫,满天都有星星眨眼。站在月牙桥上,深不见底的山谷中泉水淙淙,发出轻轻的轰鸣,使人仿佛听出大山的静逸与心跳声。渐渐地,你的心跳声就和大山的心跳声融在一起了。初入三清山之夜,我们安静得如同婴儿。 千米索道 山下索道站。开缆车的人见了这一群女游客,似乎有点惊讶。这个冬天的早晨尽管太阳高照,还是游人无几。已进入冬季,旅游区也进入了淡季。天下风景区都是被人这样对待的吧,人不只是在生活中挑三拣四,外出和山水见面也要挑好日子。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三清山索道站游客要排几小时队才能上山。几万人同一天在一座山上,这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壮观,然后给大山留下更多的寂寞。有人说游客如一阵风,其实连风也不如,你看天风何曾有一刻离开过高山?游客只是候鸟。坐在高空中的一只“鸟笼”里,阿桔把头藏在我怀里,说她不敢睁眼。她小声地说“我有恐高症,站在高处就想往下飞,又怕又有冲动。”我把她搂得紧紧的,生怕她真的飞出缆车。只是阿桔可惜了沿途的好风景,我坐过不少高山缆车,最险的要算是韶山索道,车子是笔直地吊上去。但那些索道都只需一会儿工夫便到头了,三清山这索道可让我开了眼界,它竟然是翻过一山又一山,看着已笔直地到了山顶,以为到了,哇,高空中索道仍在晃悠,穿过一条长长的峡谷,再驶向前面一座更高的山峰。从缆车里看一只只“鸟笼”挂在两条来往的索道上,就像长长的空中游龙。这是三清山第一道人工风景线吧,索道全长2426米,上下站高差593米,距地面最高处65米,跨越5座山峦,行程40分钟。真不愧是中国最长的索道。 三清山轿夫 刚刚走出索道站,在山下曾见过的一群轿夫似乎从天而降,又不停地对我们说“坐轿子上山吧,你们都是女同志,走不动的。”但是,他们究竟是怎么上来的?原来我们在天上晃悠的时候,他们已经跑过了几十里山路。35分钟,几乎与缆车同步到达。轿夫们都是三清山脚下的青壮年农民,本来在外打工,随着三清山旅游一年比一年兴旺,他们就回到家乡,为游客提供服务了。每天早上他们都是这样跑上山来,并且抬着沉重的轿子翻山越岭。经年累月,真的练就了一副好身板。据说周边地区曾经联合搞过一次越野竞赛,参加的都是常年锻炼的体育健儿,最后竟然都败在三清山轿夫手下。这也算是“塞翁抬轿,焉知非福”吧。虽然这么说,一贯以人文主义者自居的女孩们,还是觉得坐轿子这件事有点残忍,但看他们跟前跟后盼望的样子,显然是不坐轿子更残忍。而且几小时的山路也只有百十块钱,于是决定“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在这里记下坐轿子的感觉,是想提醒那些和我们有一样心情的人,确实不妨一坐。不仅让老幼弱者省了力气,而且那种坐在轿上晃悠,飘飘然穿行在美景之中的放松,简直叫人又惊奇又感动了,原来被人抬着是这样子啊。还是心有不忍,在司春女神巨石前,停轿观看。阿桔心细,看见抬她的轿夫肩头衣服已被磨破,她关心地问他会不会疼?他们笑着说不疼,抬轿子的感觉都在肩膀上,如果衣服厚了轿杠会滑的。后来我们与轿夫们都成了朋友,我们坚持少坐多走,下山更是一直走下来。他们大都能说会道,自愿充当导游介绍风景点。与游客们交往多了,这些世代祖居三清山的农民显得大气朴实。看来真是山水养人,人养山水。 他们才是与山共存的人。近山、知山、亲山、爱山,一路上说山景典故,如数家珍。一年360多天,他们天天在山上,不问风雨不问晴。冬天的三清山静若处子,但近年来已有进山识宝人。每年都有都市游客在山上过春节,所以轿夫们大年初一就会上来抬客人们上山看景,当然他们会穿上特制的防滑鞋。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三清山的景犹如天上琼楼玉宇。那样的时刻,那样的风光中,有人在山上,三清福地也不虚有福地之名了。 日上宾馆 山中宾馆 三清山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玉京峰有1800多米。如果一座山只是以高为胜,对于极其苛刻的人类来说,它绝对成不了名山。名山至少要有雄、奇、险、秀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山体的不能是一团和气的泥石,而必需是人中英杰一般“出山头地”:山峰如刀削过的骨架,山体变化千奇百怪,山腹若海纳百川,山渊临九天绝壁……一座名山不知要历经多少个千年万世,才能修成三清山这般正果。才能慢慢引得妖人们前来,说妖人,是说人像精灵一般,再厉害的山没有人也只是一座空山,这就是“大凡山有胜境,待人而后发”吧。 人是要吃要喝要睡觉的,于是胜境也无法免俗,人毕竟不是真妖,一定要食人间烟火。从空中看去,建在三清山南清园前山一带的房屋,就像山谷中飞落的一群白蝴蝶。这蝴蝶可是经过千辛万苦才落下脚来,一块砖,一粒大米,一棵白菜,都要挑夫们一担担地挑上来。三清山上的特产黄金茶,是一种长在1600米高山上的山腊梅树叶做的,喝一口满嘴树汁的野香味,并且功效多多,据说乾隆皇帝喝了还要喝。这种事名山都有,也不说它了。只说这日上宾馆,名字取得好,但真要看日出,诸君还要起早赶到东边山顶去看,东方红太阳升嘛。这样的高山区信息并不封闭,宾馆里竟然可以收到凤凰卫视。日出之后,站在宾馆宽大的露台上,就像站在太阳家里一样,那样明亮,那样温暖,好像可以把阳光捧在手里,再吃下去。阳光将整个人由内向外晒得透明而清澈,你可以看见自己的阴影在哪里,高山天宇成了一张巨大的X光片,那就是我们疗伤的地方。 夜晚星星继续跟随着我们,一直到屋子里,一直到梦里。奇异地静,因为早已忘记静这家伙到底什么模样了。你在城里,找得到静吗?它早不在那儿了。 一觉醒来,惊入仙境,神光四射的朝霞穿过玻璃窗直扑床上,万朵红云在眼前铺延成絮,像厚厚的亮丽棉被,直想被裹进去。只有在1600米之上,才知道什么叫做尘埃。 杜鹃之国 杜鹃树 如果只有一天行程,又是登山好手,可以乘早上第一班缆车上山,经外双溪、万寿园、梯云岭、流石、宾馆区,这些地方只要边行边看就可以了。就好像一本书的序言部分,往后才是渐入佳境。上午先去三清山景点最集中的南清园,从日上宾馆后面右侧游步道登山,约两至三小时后,再从左侧山峰上下来,正好赶上午餐;下午稍事休息,再去三清山著名的西海岸,这一次从日上宾馆左侧进山,往西部绕山而上,拾级约半个多小时,让你大吃一惊的西线风景区就在眼前。西线全程4公里,太阳不会一直陪着你,走完一半时就得往回赶,来得及坐上最后一班缆车下山。若是私家车,这时就可以与黄昏同行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真有私家车,又何必匆匆忙忙,还不如住在山上宾馆,做一回云雾仙人。这情形就像一桌盛宴,我们还是慢慢来吃。 司春女神 先带你去南清园。我们到达山上宾馆时,长年伏案的阿桔已经面色苍白,她看到宾馆景致这么好,一面叹气一面说,我不行了不去看景点了,我知道所谓景点,就是这个像什么什么,那个像什么什么,天下名山都一样,我不要去了。后来好歹坐了轿子,阿桔便开心得像个小女孩了。南清园果然到处都是像什么什么的景点,狐狸吃鸡啦,老道打伞啦,最奇特的我以为是“神龙戏松”。一块巨石突兀耸立,高几十米,在它的顶峰上,有一块长扁形的石头如长蛇静伏,头稍抬起,在头部前面恰有一棵松树,谓之“戏松”。而长蛇的尾巴沿巨石下来,在近地面处甩开一条缝隙,“蛇尾”的感觉越加真切。
|
转自:http://www.hangzhou.com.cn/20040101/ca604343.htm2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