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雾锁三清山游记游记无名的叶子

[游记]雾锁三清山游记游记无名的叶子

2007-07-26    

盘山公路:

离开玉山县城,我们前往三清山福地,车沿着盘山公路小心地行驶,道路很窄,一边高山绝壁,一边是潺潺小溪。峰回路转,风光无限。山中云雾缭绕,恍若仙境。一路上来,偶尔山谷中闪现出一个个村落,炊烟正袅袅升起,让人不禁怀疑山下看到的到底是云雾还是炊烟?村落附近山坡都被开掘为梯田,正是稻子成熟的季节,有的田里已经收割,一个个小小的垛活像是稻草人,车在慢慢地爬升,俯视曾经的村落和农田,看到一个山头一垄一垄的稻田,突然想起了Iverson的经典发型,呵呵。只是这么看着,心中隐隐觉得,这样的画面固然美丽而诗意,只是比起肥沃的平原,这里的土地显得相对地贫瘠,恐怕这里的人们生活曾经很是清苦。车子开入了景区附近,建筑开始多而气派起来,最终我们在海拔800米左右的玉京宾馆停车场下了车。

清岩茶庄:

按照行程,我们开始爬山,准备上到海拔1000多米的清岩茶庄住宿。这时候的雾已经很大了,空气、树木都潮湿得像要滴出水来,旁边小溪潺潺,台阶很陡,天然的大石板,很有些古韵,倒是有些像大梧桐山道。就是在这段路上,我认识了老许。
老许是清岩茶庄的主人,领队事先联系好他带我们上山。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这些,我是那种爬山的时候很喜欢一马当先的人,领队为了照顾落后的的队友走在最后。当老许经过我旁边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炒芝麻的香味,让我忽然忆起了中学时代妈妈总为我做的芝麻盐。我于是和他攀谈了起来,才发现原来他正在吃新炒的南瓜籽,那种味道真是让我觉得熟悉而又亲切。老许是我见到的那种典型的赣东汉子(其是我见到的本地人也很少,多是山上的轿夫),四十岁左右,矮小而结实,人很热情,我们问东问西,他都会呵呵笑着回答我们。老许说,三清山是比较新的景区,由美国人最先发现并促成的,当时的三清山只有本地人走出来的羊肠小道,景区开发的时候他还是向导哪,这一点他感到非常骄傲。然后跟我们说三清山的四条不同的上山路线景色各有特点,我们所选择的南路号称“南绝”,感觉有点像华山论剑哪。是因为三清山最好最绝的景点多集中在这一条路线上。山路沿途多为低矮的灌木,联想到一路行来,除了松树,也多是灌木,于是问老许,老许说是因为人为砍伐的结果,以前有很多高大的松树,但是有很多问题他也没能说明白。三清山开发旅游之前,这里的人们靠山吃饭,生活很是清苦,现在依托旅游,生活慢慢好了起来,这倒印证了我沿途看到的情况。也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一定的联想,这其实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除了耐寒的松柏,更多的就是灌木,低矮的一丛一丛,瘦瘦的躯干,却迸发出那样的蓬松的一团,实在让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的坚韧,这里的人们曾经是不是也是一样的那?
夜宿清岩茶庄,和另外两个独自出游的团友和住一个三人间,那两个团友都已经工作十年了,却还有这样的热情和精力来参加这个团,实在让我觉得很是佩服,真希望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她们的年龄,我还不曾忘记曾经的激情。第一次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住宿,感觉还有些兴奋,翻来覆去的翻烧饼中,不知何时,也沉沉睡去了。

雾锁三清山:

一大早爬起来(5点),本想去看日出,却发现天公不作美,雾锁三清山,日出是看不到了,于是等到六点,天蒙蒙亮的时候,开始上山。
在清岩茶庄吃早饭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露营的小伙子,说话很有意思,他们说是本地上饶师范的大学生,十一骑自行车来到三清山,晚上就在我们停车的地方搭帐篷,一早爬到清岩茶庄的,聊开了去,发现其中一个还是我的老乡,呵呵,好生欣喜。他们的经历也让我很是羡慕,这更是我所向往的旅途阿。开始爬山了,早晨的山上,空气携着雾气,湿润而清新。我给两个朋友当灯泡,行程比较慢,中途休息的时候还能看到早就坐在那里的老乡为我喊加油,只是慢慢地,我们就这样错过了,再也不曾遇见。
漫漫山路修远兮,伴着清风,晨雾,小溪,我们上到了索道站,也就是三清山景区的真正入口处。我们设计了走西海岸--->三清宫--->东海岸--->南清园的路线。西海岸栈道是环山修建,依托山体,脚下就是万丈深渊,在此观景,没有遮拦,仿佛触手可及。山中多为松柏、杜鹃。雾中的松,虽然模模糊糊,看不太真切,却隐然多了一种仙气和一尘不染的清洁。原有的景点都隐入了雾中,不能得窥真容,走到猴子献宝处,停下来吃午饭,这时候雾突然渐渐地消散了,太阳露出了一点笑脸,我们看着猴子献宝一点一点地清晰起来,仿佛触手可及,回首远山如画,山谷中依然有雾气,可是山头已经非常清晰明朗,好一幅中国山水,美不胜收!只是,慢慢地,雾又开始弥漫,我们看着它从我们的身边流过,猴子慢慢地模糊了,远去了。一切又恢复了原状,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我们又开始上路了,开始走到三清宫景区,三清宫按照道家阴阳八卦原理所建,后来知道这并不是三清宫本身所代表的,而在于建宫的时候,在它的周围修建的飞仙台、风雷塔、龙虎殿等和它遥相呼应,整个群落成为八卦。单独的每个景点看来都非常地质朴简陋。等我们登上紫烟台的时候,俯视三清宫,青砖灰瓦,整个建筑是那么地朴素,甚至有些破落,和这样一个道教圣地的名气似乎不是那么相符。进到宫中,摆设一如它的外表,内有三清塑像,游人出钱可以买香来朝拜。看到了若干个道姑,黑色的道衣,高挽发髻,看似和寻常的姑娘也没什么两样,其中一个还是东北人,长得很是端庄清秀,在千山受戒,问一些相关的画像塑像的问题,都很热情地回答。其实我一直很想问的是,她这样如花的年纪,怎么会想到受戒作了道姑,但实在不好意思问出口。
下午,甚至下起了小雨,雾也更大了,雨中我们走过东海岸,南清园,其实每一个景点我们都走过了,只是每一个景点我们都只看到茫茫雾海。西海岸、东海岸原是指云海,我们赶上了雾海。
下山的车中,我们讨论起一天的收获,很多人觉得遗憾。因为曾经有人说过,三清山西海岸景区比黄山都美。于我来说,遗憾吗?我想,是有那么一点点地,只是雾中登三清山,虽然错失了细节,却获得了大体。品味三清山,那绝美的中国山水画,真不愧是神仙府邸。那古拙质朴的道观,虽然简陋,却保持了历史的风貌,想当年,在那样的自然条件下,没有今天科技,在那样高的海拔处建立这样一个道观,是多么地难得!相比嵩山少林的金碧辉煌和太过的景点开发,三清宫更像一个方外隐士,藏在白云深处,不为世人所知。这样的山景,涤荡着我的心胸,虽然只有一天,繁华的深圳已经仿佛与我隔了几个世纪。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看过了黄山,我赞叹,但却不会这么说。黄山绝美,三清山清淡,天下诸味,我都愿一一品尝。三清山,我会再来的...........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wumingdeyezi.bokee.com/tb.b?diaryId=13263091

2006.10.1317:06作者:无名的叶子

原始链接:http://wumingdeyezi.bokee.com/viewdiary.13263091.html
转自:3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