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三清山冬季摄影攻略 春节的假期去哪里放松已经计划了很久了,早听说三清山风景不在黄山之下,在新浪看了N天的天气预报后终于做了决定——去三清山看雪景。于是有了一段隽永回味的三清山之旅。 这次出发是以摄影和旅行散心为目的。临行前看了不少三清山攻略,基本都是以旅行方面内容较多,摄影专业方面较少。这里补一篇侧重摄影方面的三清山冬季攻略,给想去三清山的色友们做参考。 一、出行装备 摄影器材方面 1、三角架,背得动还是尽量带一个去,好处多多。 2、水平仪,很多人忽视的东西。水平线倾斜是风光摄影大忌,山上道路崎岖,三角架难免会放不平,带个水平仪对调整云台大有好处。这东东不太容易买到,近来看到飞异那里有货,10元一个。 3、镜头组合,带上广角和长焦,远近交攻。别偷懒,带你背得动最好的镜头,特别是抗炫光能力强的。旅游摄影变焦比定焦有优先权。 4、相机,普通AF相机足矣。雪后山上气温在-6度左右,普通电池在这种气温下用的稍快一点,但也可以应付,建议多带组电池以防万一。有人推荐气温低时把电池放入衣内取暖。有一点说明一下,冰冷的电池捂暖后拿出来一定要擦干,冷热不均会造成的电池表面结露,特别是正负两极处,放入相机内容易造成短路。 5、气吹,冬季气温低,相机从包里拿出来与外界空气接触可能会造成镜头起雾,取景器里看出来模糊一片,影响拍摄。拿个气吹吹几下,雾气就散了。 6、滤镜方面,偏振镜,中灰镜、必备。拍日出日落的时候建议卸下UV镜,减轻炫光,要拧上5、6个UV制造特殊效果的,那是例外。此外,胶卷(越多越好)、电池(多带一组)、储存卡(越大越好)、充电器都是必需品,这里就不详谈了。附三清山地图一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二、普通生活用品 衣服和鞋:保暖为主,山上虽冷,爬山易出汗,多带一套内衣,方便更换。山上多冰雪,选鞋子要看清鞋底,一定要高强度防滑的。鞋帮要高,要紧,这点很重要,踩在很深的雪里雪不会倒灌入鞋内。手套、帽子:必备品。手套要选戴上可以方便操纵相机的。食品:牛肉干、巧克力,快速补充体力。保温瓶:大冷的天,在玉京峰顶峰-6度的气温下能喝上一口热水,你会明白带上保温瓶是多么英明的决定。手电筒:冬天天黑得早,拍落日后往旅馆赶的路上天可能全黑了,带上手电走路方便,早上看日出也有用。 背包:双肩摄影包,背负系统好的那种。如果器材多的话,至少40L。 三、饮食: 山上的物价是方便面8元/桶,矿泉水5元/瓶,纸巾3元/包。炒菜方面,素菜18元左右,荤菜30元左右。五人人均消费30元也就不错了。贵是贵了点,菜里油水还是比较足的,这点比黄山要好。提一下三清山地区的特产,黄金茶和葛粉,玉山有买。黄金茶黄芩的植物的茎叶,还价格空间非常的大,不是非常熟悉的话不建议购买。 四、住宿 日上山庄,三清山四个主要景点:西海、王京峰、南清园、万寿园(三清宫在整修中),日上山庄的位置在四个景点中间,住日上行程是最方便的。日上山庄电话:0793-2189379 房间二人间和三人间为主,去前最好电话订好房,房价有浮动,具体要看砍价本事了。我去那会天气较冷,水管冻住了,晚上没法洗澡,只有可供洗脚的热水。 四、行 上海坐火车到玉山站,硬座60左右,硬卧120。网上也有说有坐火车上饶的,不推荐,上饶离三清山较远,旅游公交时间不固定,间隔时间长。玉山离三清山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去三清山人可以在火车站包车,80元左右/车,坐4-5人,人多建议包车。如果是旅游公交的话,先去汽车站,12元/人。公交有点不好就是路上扬招即停。山上有缆车上下,2.4公里,上山55元,下山45元。爬山的话8000多台阶,1个半小时可以上山。这里注意,下山坐缆车比较安全。在冰雪堆积的路况下,上山还好,下山危险系数极大。冬季山上如果有积雪,记得到山上的索道站领两根免费的草绳绑在鞋底,对走路防滑很有帮助。回程:玉山火车站只能买到无座票,上了车再补卧铺。山上的行程:提供我的行程供参考。 D1:徒步上山到宾馆放好行李已是中午,吃过中饭,直奔玉京峰,西海下来,西海拍日落。 D2:早起去玉台拍日出,游南清园,中午饭后游万寿园,缆车下车,去火车站。 日出和日落的最佳拍摄地点: 日出:玉台或是玉京峰。玉台是个很小的平台,最里面只有一个适合放三角架狙位。找位置的时候注意太阳升起的方向,天边最红的地方就是。玉台边的山路上有很多狙位也是不错的。 玉京峰因为是最高峰,观日出和日落都十分适宜。冬季太阳升比较晚,日出时间在6:30分左右。 日落:最佳地点首推西海,其次是玉京峰。西海有一个叫“猴王献宝”的地方景色极佳,是拍日落的最佳地。只是那地方离宾馆较远,冬天天黑的早,路上结冰,脚下就是万丈悬崖,担心走夜路不安全,考虑了半天还是放弃了。 总评:三清山国家4A级风景级,景色秀丽多姿,设施也比较完备,是开发得非常成熟的旅游景点,无论是摄影还是旅游,都非常值得一去。 附:山上景点详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宝宝,乖乖在家呆着,我们到悠游灌水去了。我不嘛,我也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