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移居三清山的闽南人

[游记]移居三清山的闽南人

2008-05-22    sina.com.cn

据1985年《上饶县地名志》载,全县35个公社、场几乎都是福建移民,其中与铅山县邻近的南部为多。迁入者多为泉、漳、汀州、泉州、永春、南安、莆田等县。有的由于搞不清原籍、州、县,只标明“下四府”(注:当时福建南部的四个府)。如与铅山县毗邻的上饶县大地公社,85个自然村,就有29个是闽南移民所建;高泉垦殖场25个自然村,就有15个全系永春移民所建。以上移民时间大多在清康熙年间,迟的下抵清光绪末年,早的上至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

此外,玉山县的下塘乡、铅山县的永平镇、上饶县皂头镇等地也有泉州籍后裔,总人数在3万人以上。

相通的闽南口音

使用闽南语,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他们不惜倾其所有,南下寻根。几百年来,他们从未放弃认祖归宗的梦想;几百年后,闽

南仍是他们的梦中天堂。一位姓林的老者告诉记者,他们就想看看,他们的祖先在哪里?对这些飘在外地的闽南后裔而言,泉州对他们而言,

是心目中的圣地。

虽然经过这么长久的演变,闽南语的腔调变了很多,但每个小孩到开始学话时,父母都会教他们闽南话。在家里,或者是族人聚会的时候,大家主要都是用闽南语交流。这些后裔告诉记者,他们有些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就会用闽南话讲。

有一次,福建一赣剧团巡回演出,来到玉山县南山乡。林先生一行乐手和演员帮忙搭建好舞台后就去乡里的食堂里吃饭。在乡里的食堂里,林先生正和同事拿着饭盒去打饭,忽然觉得打饭的大师傅说话非常亲切,那种腔调就像闽南人说普通话时一样。林先生有些疑惑,就和大师傅多搭讪了几句。当时大师傅特别忙,看见这个外地来的小伙子很罗嗦,就随便回答了几句不再搭理了,林先生只好悻悻地回到座位上。

可是这饭越吃越不对,周围说话的声音都好熟悉。林先生仔细辨认,发现周围的人说的都是字正腔圆的闽南话。林先生觉得很激动又很疑惑,就转过头听身边几位老者聊天,很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全部能听懂。

林先生用闽南话问了边上一位老者:“你们是从闽南来的吗?”老者回答:“不是啊,我们是这里人啊!”林先生就更疑惑了,用闽南语和老者攀谈起来。老者说他们一直都住在这里,这里所有人都是说闽南话。老者得知林先生是真正从闽南来的,非常激动,连忙把边上的人都叫到一起,还连连说“下四府”(泉州)来人了,自己几十年没有见到“下四府”的人。

相似的生活习惯

在玉山县紫湖镇有一个名叫檀树坑的村子,居住着上千名洪姓泉州籍后裔。走进檀树坑村,仿佛走进200多年前的一个闽南小山村。村民们热情地请记者一行在村里吃了顿饭,村里辈分较高的几位老人作陪。桌子上摆了8个菜,有豆干、笋干、大块的肥肉和中指般大小的泥鳅。每道菜都红彤彤的,显然都加了不少辣椒。闽南人是不吃辣的,但是这里气候潮湿、寒冷,吃一些辣椒能起到驱湿祛寒的作用。这里的泉州籍后人因而养成了和当地人一样的饮食习惯。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c5b11010003vj.html4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