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俞氏宗祠导游词 婺源旅游攻略 |
[游记]俞氏宗祠导游词 婺源旅游攻略 |
2008-06-10 supred.com |
俞氏宗祠导游词 俞氏宗祠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它建于清朝,占地大约一亩左右。宗祠内部雕刻十分精细,是我们欣赏木雕精华的地方。为什么它的木雕下了这么大的工夫呢?这是因为当时俞氏族人在建此宗祠时,附近的江湾村也建造了一座宗祠,规模比较大,占地十亩。于是族人却语出惊人:不与江湾比大小,只在细处下工夫。所以整个宗祠内部的雕刻前后花了20年才完工,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它的精细。 各位游客,宗祠的山门被称为“五凤门楼”。“五凤门楼”在宫廷建筑中较为常见,而在民间却很少。听村中的老人说,这是由于村中曾有一文人担任过太子的老师,此人叫俞杲,字心远,所以特批了俞氏宗祠可以将山门建成‘五凤门楼’。我们现在看到的两面木鼓,俗称“抱鼓石”,学名“避面”。他的作用不仅是装饰,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婺源十分盛行朱子之理,进出祠堂时,辈分低的人遇见辈分高的人要行礼,但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就是胡子一大把,但辈分内很低的老人遇见辈分比他高的年纪小的人,此时他就可以躲入“避面”之后回避一下,所以民间又将避面称为“遮羞鼓”。从侧门进入后,院子里面左右两边各种植了桂树。左边的为银桂,每年开白色的小桂花;右边的是金桂,开淡黄色的花,树龄已有百余年。 我们再抬头看看门楼上翘角的动物,它叫鳌鱼,是龙的九子之一,也叫“吻”,龙头鱼身,生性喜食火,所以在这里他起到避火的作用。现在,我们来猜一猜这鳌鱼那翘起来的须是用什么制成的?——我们想想如果也是用木头制成,它经过风吹雨打一定会慢慢腐烂。如果是铁的或铜的,那也会生锈。其实它是用石头磨制而成,磨的又细又滑,200年来丝毫也没有磨损。天井廊上的雕刻,以卷云花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内容,层次鲜明,形态逼真,立体感很强。我们再看看支撑长廊的吊柱,原本两边各雕刻一石狮子,狮子的头部顶住花托,支撑起长廊与屋檐的重量。很可惜,这狮子的头部在文革时被砍坏了,砍下的狮子头有50斤重,被当作柴火给烧掉了。 婺源—晓起导游词 晓起,是婺源文化生态旅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村。
|
转自:http://www.supred.com/zt/detail-tid-291.html105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