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醉游山水龙虎山游记(之四) |
[游记]醉游山水龙虎山游记(之四) |
2008-06-27 sina.com.cn |
【醉游山水】龙虎山游记(之四) 作者:酒徒封侯 竹筏抹过一脉脉水波停泊在仙女岩码头,登上码头,双峰夹道,见一石门上刻有仙女岩三字,走进石门,拾阶而上,掩荫于古树之下的鹅卵石小道,在一排排茅草小屋的映衬下,散发出一份曲径悠然的幽美。这可是久居喧嚣城市的游客不曾多见的。 仙女岩是龙虎山十大美景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景点,有神形兼备的“天下第一绝景”之称,因此“不去仙女岩,枉来龙虎山”。 “爸爸,这山缝有什么好看的啊!”一个小孩,一个小女孩烦腻的嗓音,引起了游客一阵哗笑。我脑子里刚才的驰骋想象的空幻,也让小女孩无暇质率的话语给挤夺了去,陡然感到留给自己心灵的是蒙受的几分羞愧,一种滚烫的感觉悄然地便爬上我的脸颊。大自然给予一方山水含蓄与崇高,岂是你——凡夫俗子可以臆想荒幻的,倒是纯净无邪的小孩眼中看山还是山的“无我玅境”,给了山缝裂隙的返朴还淳。也许这不成体统的“山缝”正是女娲的化身,或是女娲捏出的一位博大宽宏的母亲,在泸溪河边洗除满身泥尘后,枕在这柔水绕峰的溪水旁分娩。在那洪荒莫传的远古时代,在人类的猥琐道德之前,绝无俗人之耻的坦然裸露,谁还会忌讳这人类繁衍的伟大母亲,分娩后裸着女儿身疲睡于此,任岁月沧桑一层层剥蚀,把裸露的身体,裸露的灵魂,被恩赐的、彻底的、绝然的美铺展在世人面前。“思此身奚自,源斯处而来”进门处这幅耐人寻味的对联所蕴涵哲理,幡然让我想起《道德经》中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把“谷神”、“玄牝”用作的女性或其生殖器官代名词,把山的“玄牝”喻为天地之根,生出天地万物,绵绵不断,用之不竭,认为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贵柔守雌”的“母性主题”和“女性至上”的女性观在道教中的体现。面对坦然清纯的仙女岩“赤裸”的至奇景致,古今多有诗赋,其中犹以“堂堂正正立人前,人说难看我泰然。自问心中无愧事,赤身裸体敢朝天。”更切道教崇尚自然的本真,人们也就把谐趣为“仙女献花”的“天下第一绝景”,虔诚的雅贶为“大地之母”、“生命之门”。更有人间“月老”,为解“大地之母”独守“闺”寂寞,竟将姻缘红线牵到了广东仁化的丹霞山,让形单只影的“大地之母”远嫁广东仁化丹霞山的“大地之父”——阳元石,无奈这一秦晋之好的旷世奇缘,终因缘悭分浅而难成婚配。当地,怀孕的媳妇们,都会来到这“生命之门”前,鸣竹跪叩祈求平安,迤久不孕的更是顶礼膜拜,以求一脉香烟,此时,全然不会顾及“男人见了笑哈哈,女人见了羞嗒嗒”的掩面羞涩。原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仙女献花”,意蕴在人们心中的却是另一片洞天福地。 仔细玩味、揣摩这斯山,这斯水的钟灵毓秀,似乎都让神秘的道教的揽纳在“道法自然”里,我虽然不能融入道家清静无为的自得其乐,但领略着碧漪漪的素影清幽,山水相依的永恒,顿觉“道堂临渊”的情愫高洁,使我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c659c01008b23.html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