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之行 二、元阳梯田 |
[游记]云南之行 二、元阳梯田 |
2007-07-16 |
第三日,醒来时有些神志不清,许是夜里太冷,我一向怕冷的,睡得不太安稳吧。 清早出发,一路上谈笑风生,我们赶往红河地区元阳县去梯田,直至中午,一边修车一边吃饭。 高原地区的气候一日中就能领略四季的变化:清晨还是瑟瑟发抖,中午就得穿上短衬,傍晚转凉秋,夜晚又变成寒冬。云南十八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在山路盘旋,我在“微风”与“水皮”中间摇来摆去,两位男士极尽绅士风度,随我昏昏沉沉地依靠着,坚实的臂膀纹丝不动,体贴得让人好是感激。 下午四时左右,我们来到目的地——胜村。这里是一个小小的山村,藏在无数山坳中间,集居着为数不多的彝族与哈尼族人民。 经过大片大片的梯田,壮观得让我们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相机。 天色湛蓝,梯田已经灌满了水,经午后的烈日反射着强光,梯田波光粼粼,稍微换一下角度,梯田又倒映出天空的颜色,定格在镜头中,显得好静谧。 可惜了我们的镜头档次太低,无法将开阔浩瀚的梯田尽收于内,只能拉近了特写来突出我们的震撼。 又从胜村赶往一个叫“老虎嘴”的观景台,可以看到非同一般的日落景象。“水皮”戏称,届时将观赏到声势浩大的“相机博览会”。 大约走过20公里,果然,各地名车云集,名“机”云集,驴友与色友都占据了心水位置,架好了设备,摆好了姿态,等待着日头落下的美景降临。 “水皮”一听说“蛮牛”有三脚架,也喳喳呼呼地嚷着要抬出来,把我们这些廉价的相机架上去,与别人那些号称十几万的“名机”比上一比,笑得我们差点想集体掐死他算了。 才一下车,好些个哈尼族小姑娘就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姐姐,叔叔,我们带你们去老虎嘴......稚嫩的声音,迫切地眼神,让我好心软,抓了一大把糖分给她们,权当是拒绝的歉意。 烈日变红,霞光满天,映照着山岗和梯田。闪光灯响声不断,每人都努力捕获心中最美的角度。 我沉醉于蓝蓝的远山,在迷雾中隐隐约约,仿似心也跟着飘了去。 夜色凝重,繁星流动,偶尔听闻几声狂吠,紧张得我东张西望,手中的小电筒乱照一气。 小小的村子,早已人迹罕见,怕是早早歇息去了,不像我总是深夜都不肯入眠,如游魂一样,此时又游荡在乡间。 破败的礼堂,文革时期的运动标语还在墙壁上,礼堂后面的小山坡是依山而建的小学校,倒有几分现代的痕迹。 听不懂的民族俚语,伴随着依稀的灯光,从门缝细细碎碎地浸出来,还有听不出什么形状的丝竹乐声,飘在半空,与清冷的空气混不到一块儿,却增添了我的萧瑟。 敲门声响,我犹如庄周梦蝶之中,可是等到下楼,一辆又一辆的车经过我们,赶往前方小村,去看日出。 其实村道已经很亮,还会有什么日出可言?我们都觉得迟到了,没等车停妥,“水皮”就迈出长腿跳了下去。 其实人生有遗憾才是完美的,是吗? 如果必须有遗憾的话! 灰蒙蒙的梯田,灰蒙蒙的村落,山岗也是灰蒙蒙的,像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 我沿着山坡走下去,想去踩一踩那梯田里的泥水,还想走到村头那所小小的蘑菇房里,看看一个究竟。 我穿行于纵横交错的阡陌,日出带着暖意跳出了山坳,普照着我和大地。 呵气成雾,转眼散去。 闭上眼,迎接着这暖融融的日光,张开臂,身旁空荡荡的。看日出人的站满山岗,与我同一视平线的一个也没有。 一个人的风景也应该是幸福的吧? 相关阅读: |
原始链接:http://www.iloveyou.sh/html/91/191-612.html |
转自:3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