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名村-浙源虹关景区景点介绍: 徽墨名村-虹关古村建于南宋,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古樟,树龄有1000余年,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气势非凡。有云“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 婺源县城北去50公里的浙源乡虹关村是明清时代享誉全国的“徽墨”产地,至今许多著名墨师的宅第保存完好。就在这个千年古村的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树龄已有1000余年,胸径3.4米,高约26.1米,冠幅3亩许,被誉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 关于古樟的年龄,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当在千年左右,而古樟旁的古驿亭有一副字迹斑驳的楹联:“试问几何年曰宋曰唐古樟自晓,溯回多少事论荣论辱浙水长流”,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古樟树底,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古驿道蜿蜒远去。 浙 岭 五龙山脉象一条绿色的巨龙自远方逶迤而来,在婺源县浙源乡岭脚村后突然驻足凝立,形成了古春秋时吴楚两国的划疆地,以及今天婺源与安徽省休宁县的界山——浙岭。宋代权邦彦游过此地,写有“巍峨俯吴中,盘结亘楚尾”的诗句。 浙岭冈峦相接数十里,形势险要,古为兵家要冲,亦为徽饶二州的必经通道。至今,一条“上七下八”共十五华里的古驿道仍完好无损地在岭际蜿蜒而行。清一色长方形石板砌成的古驿道延伸至山巅处,有一间供行人歇脚的古驿亭,亭外立着一块镌刻阴文隶书“吴楚分源”的青石界碑,高1.7米,为清朝康熙年间著名书法家詹奎所书。 此外,岭上还有座埋葬着一位一千多年前专为浙岭行人免费供应茶水的婺源老妪方婆的古墓——“堆婆冢”。 登上浙岭山头,放眼远望,顿觉宇宙浩渺,山河壮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