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冬日里的鸳鸯湖---婺源-游记游趣-社区-21CN.COM |
[游记]冬日里的鸳鸯湖---婺源-游记游趣-社区-21CN.COM |
2008-07-01 21cn.com |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慕鸳鸯不羡仙! 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移纯洁爱情的化身。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多少文人墨客对悠闲自得,相亲相爱,成双入对,风韵迷人的鸳鸯寄托了无限情思,创作出美丽纯真的动人爱情故事和神话传说,留下脍炙人口的绝代佳句。唐朝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杜牧有“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等等。崔珏还因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采莲无限蓝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而名声大振,被称为崔鸳鸯。 鸳鸯湖在婺源县境西北40公里的赋春镇,总面积917公顷,湖面2339亩,蓄水1348万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海内外媒体誉其为“生态奇观”。鸳鸯湖原名大塘坞水库,修建于1958年,由于水库四周山深林密,植物繁多,成了鸟类和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1968年,某动物学家在婺源菜市场偶然发现了村妇叫卖的“野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时,大塘坞水库才引起了世人的注目,“野鸭”从此告别了遭枪击、遇毒杀、遭围捕的惊恐日子。鸳鸯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有力保护下,自1986年以后,每年汇聚于此越冬的已达2000多对,鸳鸯湖成了我国著名的鸳鸯乐园。 冬季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鸳鸯湖四周黛色的山林,湖面环境幽雅恬静,湖水澄碧如玉,空气清新甘美。真是一个“静谧的绿色世界”、一块“超尘净地”。湖内的野鸳鸯成群结对,有的在湖面中尽情嬉戏,红嘴翠羽如鲜花般盛开于碧波之上;有的伸头曲颈,在水上随波逐流或两翼击水,拍出亮晶晶的水花;有的在湖岸边互相依偎,卿卿我我,窃窃私语。游船靠近,鸳鸯掠过水面,惊鸿展翅,姿态万千,五彩夺目。泛舟湖湾,成群成片栖息的鸳鸯,尽收眼底。看哪鸳鸯啊!雄鸟极其华丽,头顶端金属翠绿,枕部羽冠艳丽,脸边描着白色眉纹。红嘴白腹,浅褐的背部两侧竖立三线飞羽成扇状,被称为“相思羽”或“银杏羽”,那是鸳鸯最显著的特征。灰褐色的雌鸟,画着深深的白色眼圈和眼后线,两翼没有“相思羽”,显得清秀而素净。
|
转自:http://free.21cn.com/forum/bbsMessageList.act?bbsThreadId=3325143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