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西游记:庐山景观 |
[游记]江西游记:庐山景观 |
2008-06-27 scene.net.cn |
自打去年十一从武当山上下来,我就开始盘算今年五一去哪里旅游。庐山和黄山是我比较想去的地方,在临近五一时,我最终选择了去庐山。主要是因为我觉得庐山比黄山更有文化,所记得的唐宋诗词中都是写庐山而少有写黄山的。庐山比黄山还更有历史性,从绝代佳人宋美龄到铮铮铁汉彭德怀都使我把旅行目标定在了庐山。此外,我还隐约觉得去庐山的人会比去黄山的人少。 于是现约了几个朋友踏上了去庐山的旅途。同行中的有漂亮姑娘“虹”和热诚先生“华”,本来打算四个人,可最后“菲”有事去不了了。三人同行到是更能体现团队精神,因为若是四个人,往往会变成两两游玩。虹很能干,票是她订的。 火车启动的一刻,心有种要自由飞翔的感觉。在车上我们开始兴奋的商量具体行程,游玩路线是虹首先提出的,华当时还搞不清楚庐山有什么景点,自然只能连声赞同,我也跟着微笑同意,温柔的收藏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我喜欢的只是旅行本身,具体路线无妨。就后来的天气变化而言,那是一条正确的线路。 一:秀峰、三叠泉 (怒龙破天惊瀑布,仙人雨墨画庐山。) 清晨到达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是交通枢纽、军事要地。九江的斜风细雨使我心神荡漾,感觉嗅到了久别的江南气息。 我们从长途汽车站搭乘去星子的汽车。一路上颠簸坎坷,比较辛苦,期间有一段路还被雨水冲坏了,无法行车,我们只能涉过黄泥潭,去搭乘对面的汽车。满脚黄泥,一脸狼狈。可对于习惯了北京的立交桥和上海的高架路的我,更多的是感到兴奋,至少空气是清新的,群山是宁静的。虹说我们象是在去钱钟书的三闾大学的路上,我想若是象古人一样骑马去秀峰可能会更方便些。 终于到了秀峰。秀峰位于庐山南麓,在鄱阳湖之滨。风景清幽,山色秀美,古人游庐山大多是指到此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在秀峰写的。穿过“月印龙潭”的山门,即走进了秀峰的谷、峡、峰、石、瀑、潭、林的重重怀抱。秀峰秀字当之无愧,其中最秀的潭要数“龙潭”,它是秀峰二瀑——黄岩瀑布及马尾瀑布汇流的终点,一个巨大的“龙”字刻于潭之侧壁。令人奇怪是,所有刻字都是红色的,唯独这个“龙”字是白色的,当地人告诉我,以前这个字也是红色的,后来才变成白色的,而且越来越白,却不知何故。也许真有一条银龙卧于潭底。 沿着石阶栈道逶迤前行。雨越下越大,空旷无人的山谷里除了雨声,仅剩下脚步声和呼吸声,我们一点也没有冰冷寂寞的感觉,反而因这美景为我们所独享而窃喜。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渐有哗哗水声且越来越响,我知道瀑布近了,心里在兴奋的猜测着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会是什么样子。快到一个转角处时,瀑布声已如奔雷了,振得心情激动。一走过转角,黄岩瀑布惊现眼前。水柱四射,飞流迎面,衣衫顿时湿透;势击地面,皎龙入海,雷声阵阵,语不能闻。我站在与瀑布近在咫尺的观瀑岩上,能感觉岩石在振颤,阵阵水帘扑面而来,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冲下山去。壮观之景难于言表,感觉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过是在写实而已,杜甫风格。 离开黄岩,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山顶的索道起点站,为了一缆秀峰全景,我们乘坐缆车下山。遗憾的是,由于我们痴迷于瀑布的水,而忘记了去寻找另一处值得观览的地方——庐山规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和整座庐山唯一的“庐山”石刻。 三叠泉 乘车回星子县,再转坐星子县~海会县的小巴。小巴不多,要等近一个小时,好在路程不远,很快到了庐山的另一景区——三叠泉。门票凭学生证可以打折。九江的民风友善,不似在北京那么歧视研究生,处处刁难不给同于一般学生的待遇。我顺利的买到了学生票。 从三叠泉的大门,顺着在谷底的溪水逆流而上,两侧是山峦叠嶂,中间是清溪蜿蜒。走在谷底,好像被翠绿山谷前拥后抱。每走一段路后,就会恰倒好处的出现一座小桥,且小桥形式各异,从不雷同。站在小桥上,左侧是望不到顶的飞瀑流云,右边是一眼看不到底的深潭流水,身上满是乱石击溅的水花。雨渐渐小了,风渐渐轻了。虹摘下风帽,露出秀发;华收了雨伞,步履轻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变成了墨绿色,溪水更似白练,远处有薄薄的云雾冉冉升腾,时浓时淡,山色时隐时现,好像有位仙人翩然而来,又飘然远去。留下一幅水墨画。
|
转自:http://www.scene.net.cn/youji/HTML/22926.html2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