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庐山——记“蜗牛部落”7月29、30日庐山之行

[游记]游庐山——记“蜗牛部落”7月29、30日庐山之行

2007-09-04    np163.net

-- 作者: 东方瀚海
-- 发布时间: 2006/08/04 04:48pm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方瀚海在 2006/08/07 01:10am 第 4 次编辑]

许久没有写过游记了!今日工作偷闲,用篇游记纪念此次的“庐山之行”!匆忙且惬意!……

再上庐山,别样的心情!儿时多次登庐,都是紧跟爸爸身后;工作后多次上庐山,总因为工作在身,无心游玩;此次再上庐山,哈哈……我是领队! :em05:
7月是庐山旅游的旺季,我在出发日前8天开了碰头会,定人、定房、买车票、办保险。12人,6男6女,其中1老1少!12张卧铺票,有点难度!住宿的预定也是一波三折,由于是庐山旅游的旺季,房价狂贵,一般的标间都要在300元左右。最终找了朋友,定下来风景不错的“南昌民政局庐山疗养院”,价格也算公道!
7月25日,台风“格美”登陆福建!进而深入,从庐山边擦肩而过,心中不由一阵紧张!联系庐山方面,得知27日庐山暴雨1天!不由得当心起此次的行程来!幸而“格美”未在庐山停留,28日进至湖北、江苏。28日,再次联系庐山方面,得知:28日庐山阴转多云,29日多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7月29日19:36,南平南站,K322,我们出发,一行12人。大家几乎一夜未眠!一早醒来,车到南昌站,发现晚点近50分钟。大家焦急的等待,幸得车窗外风景不错!绚丽的朝霞映红了天际,绿油油的稻田连成片……7:20到达庐山站下车,晚点整整40分钟。
天气似乎好的过了头,太阳当空,站着不动都能汗流浃背!由于从好汉坡登庐山,要在烈日下徒步近3个小时。考虑到一老一少,放弃了原定的登山计划,改走石门涧!包车10多分钟就到了石门涧入口,在导游的帮助下,全部人都成功买到了学生票。“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流。得以峡谷两侧山峰的庇护,谷中较为清凉。一路欣赏着第四纪冰川造就的独特地貌景观,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开始登山。在一处瀑布旁,山路陡然陡直,转眼间我们便上升了近200个海拔,远处的长江尽收眼底!在一处可眺长江的平台稍适休息后,我们继续攀登。从平台有条岔路可登铁船峰,导游介绍的石壁栈道让我和“刀登”蠢蠢欲动。无奈,导游说来回要近2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只好放弃!总不能让大家在那干等我们两个小时吧?!不过,这也给我留下了9登庐山的理由!在继续向上攀登近200个海拔后,我们抵达星龙索道的下方缆车站。考虑到圆叔年龄大了,决定FB一把,坐缆车走完剩下的200个海拔。龙首崖、大天池,只能下午再去了!
真是FB!30元,坐不到10分钟,就到站了!真叫作“屁股还没坐热”!星龙索道的上方缆车站就在电站大坝旁。本想下缆车后从这走回龙路,一路游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黄龙寺到芦林湖再乘车去镇里。可下缆车已经11点多了,有多数人建议先到酒店放下行李,吃够饭后,再开始游玩。因为有人提的手提包来!碰头会上听哪去了! :em08: 只好,计划一改再改!花了40元,包车到了酒店!
我们预定的是位于日照峰的“南昌民政局庐山疗养院”,据说这里是全镇唯一可远眺长江的酒店。在主楼和别墅楼间有块平台,从这由观云亭和望江亭间望出,九江城和长江清晰可见;回头可俯瞰牯岭镇!真不愧为观景和拍照的好地方!稍适休整后,大家来到镇上吃午饭!干饭狂不好吃,菜的味道偏重,但总体还不错!领教了著名的“庐山三石”中的石耳和石鱼。石耳像黑木耳,脆脆的;石鱼其实就是我们这也常见的丁香鱼。
饭后,我们开始了“一线”的游玩!因为想看日落,我们没有按照常规的逆时针走法。而是顺时针,先由街心公园到了美庐。由于是庐山的旅游旺季,山上游客众多,美庐需要排队参观。对于我和吼吼这样再上庐山的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多多等几个初上庐山的前去排队参观。我们也没闲着,借着等他们的时间,我们剩下的几个人逛了别墅村。村中几十栋的别墅,竟没有一栋是一样的!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物,欧美式建筑风格及现代风格的别墅尽有!穿行于别墅村中,宛若走进了一个别墅的历史博物馆。1957—1970年期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罗瑞卿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此下榻、开会。
离开别墅村后,我们参观了“庐山会议”旧址。1949年以后,毛泽东在这里主持过三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尤以1959年7月2日—8月1日的“庐山会议”著名!随后,我们由穿行于松林间的回龙路,抵达芦林湖。芦林湖位于海拔1040米的东谷芦林盆地,故又称东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景致优美。此处原是芦草丛生、野兽出没的芦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两峰之间。1954年在两峰间筑坝蓄水,次年建成。为坝桥一体,拦水成湖,湖水如镜,似发光的碧玉镶嵌在林荫秀谷之中,在缥缈的云烟衬托下,犹如天上神湖。大坝高32米,长120米,宽12米,全湖面积约9万平方米,蓄水120万立方米。于是高峡出平湖,青山绿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为湖面增光添彩。为庐山添一胜景。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期,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冰窖,是当年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于湖中游泳。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
从芦林大桥沿石阶曲径下行十多分钟,便到“黄龙寺”。一路密林蔽日,树干高耸挺拔,夏日人行其间颇感凉爽身轻。寺前的“三宝树”相传为晋代,释昙诜在此修持时,栽下的;2株婆娑宝树、1株银杏。因紧临黄龙潭而建,故得名“黄龙寺”。由“黄龙寺”沿石阶曲径继续下行百余米,黄龙潭、乌龙潭,两潭相邻,各有千秋。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山谷中有两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乌龙时常争斗,引动山洪暴发,周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后彻空禅师云游至此,运用法力将二龙分别镇在黄龙潭、乌龙潭中。至今乌龙潭上方的巨石上还镌着“降龙”二字。由此继续沿石阶曲径下行,便到了电站大坝。
此时已是下午4点多,由于当心错过了日落,决定包车前往大天池。数分钟后,抵达大天池入口。大天池位于牯岭镇西南的天池山。山上有双池,相传二千多年以前,释迦牟尼的胁侍文殊菩萨骑着狮子从五台山来到这里,见此处幽雅滴翠,唯缺秀水,便施展佛法,双手插石凿出双池;且此池又大于小天池,故名大天池。当山泽通气时,池内冒珍珠般的气泡,誉为奇观。池西所建文殊台,当为表彰文殊菩萨掏池之功。原为石台,置文殊亭,立文殊菩萨像,现为半月形平台建筑。大天池曾是天池寺的放生池。寺院系晋慧持所建,名峰顶寺,为庐山最古老的庙宇,宋时始改为天池寺。明代经多次封赐,成为“匡庐首刹”。日军入侵后,寺全毁。现围墙门额上镌刻很深、笔力苍劲的“天池寺”三字为仅存之物。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但此行我们只领略到了“龙首崖的险”!
“龙首崖”又名“舍身崖”。由大天池西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从悬崖左边一石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宛如龙须,微风吹佛,恰似龙须飘飞。由于我们是下午到的,此时处于逆光,错过了最佳的拍摄时间,给我们的拍照带开了不小的难度!
我们过天池塔、圆佛殿,由阳明路到达“御碑亭”。“御碑亭”为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兴建。亭立于仙人洞南侧锦绣峰峰顶的白鹿升仙台。是年秋,一座纯石结构,由石瓦、石脊、石墙、石柱、石门构成的石亭,便颇具质感和力度地屹立起来。亭内中央,竖立着高4米,宽1.6米,厚0.2米的石碑。碑的正面镌朱元璋亲撰的《周颠仙人传》,背面刻着他撰写的《祭天眼尊者、周颠仙人、徐道人、赤脚僧文》及两首诗。碑由明代著名书法家詹希原书丹,字体遒劲有力,颇有虞世南、褚遂良之笔意、亭由碑而名。往仙人洞去的路口也在此。仙人洞,在庐山佛手岩下,牯岭之西,高约两丈,深广各三四丈,传为唐朝仙人吕洞宾所居,故得名“仙人洞”。据说这里是观日落的好地方。可抵达后,在仙人洞前的小贩告诉我们,离日落还有近半小时的时间。思索再三,决定赶往不远处,视野更好的“观景平台”看日落。过石松、观妙亭、游仙石,大队人马在日落开始前赶到了观景平台。庐山日落的壮观,让大家赞叹不已。随后,大家由附近的小路抵达花径。从如琴湖畔搭车前往街心公园。在“一点香”品尝了中午没吃上的“石鸡”。可惜我们到的迟了,卤猪腿和黄花菜炒粉丝没有了!饱餐后,大家分散逛街去了!本想好好采购一番的,无奈和“吼吼”一起联系第二天线路的包车,一直弄到了近10点,采购和电影都错过了!回到酒店,整理了第一天的帐目,洗漱后已是12点了!由于第二天一早要3点半起床去五老峰看日出,便快快睡下了!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山峰受岩层垂直节理的影响,形成了既相分割又彼此相连的五个雄奇的峰岭。五座主峰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在星子县海会寺上看五老峰最为真切。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五老峰东有“三叠泉”,西南为“庐山松”、“一线天”。是庐山胜景之一,为游者必登之地。
凌晨3点半,闹钟将大家从美梦中唤醒。由于考虑到上下五老峰和三叠泉的路比较险,圆叔放弃了和大家一同前往。磨蹭了半小时,4点整,我们搭车上路。从静静的镇街穿过,一路上没有了白天时的喧闹。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五老峰的山门。司机告诉我们,五老峰看日出要在四峰或五峰,一般的游客登顶要2个小时左右。我们笑笑以对。送别司机,我们开始登山。我发现山道已不像我儿时登五老峰那般,现在已是石梯蜿蜒而上,两边林木茂密。很快,我们过了一峰,赶上了一队先我们登五老峰拍日出的重庆影友。于是,结伴同行。很快,我们又绕过了二峰。三峰和四峰毗邻。由于资料上介绍的日出时间快到了,于是决定在四峰的观景台上等日出。不一会,天际线已被映红,大家静待日出的时刻。正在大家感叹今天天气不错时,一阵浓雾不知从何处飘然而至,笼罩了整个山峰。大家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理,继续等待,但浓雾丝毫没有要散去的意思。于是,“古道”和“刀登”几个想去五峰碰碰运气,我和“吼吼”决定就地等待。也许是被我们的虔诚等待所打动,浓雾在日出前一刻迅速散去。我们本想叫会“古道”他们,他们居然以为我们和他们开玩笑,继续向五峰赶路。等他们赶到五峰时,阳光已普照大地。我和“吼吼”在日出后追赶大部队去了!留下重庆的影友继续“谋杀”他们的菲林。看来不是起的早、到了五老峰,就能看到日出的!HOHO :em01:
我们在五峰赶上大部队,留影后大家向三叠泉入口进发。要从五峰沿着石梯直下近350个海拔。才能到达。于是一路大家说笑赶路,几十分钟后,大家便下到了青莲谷。在这大家休整了近1个小时,吃了早饭。等来了,因为起不来而放弃看日出的“大眼睛”两口子。随后,我们由青莲谷徒步向三叠泉进发。一路照相、说笑,半个小时后才走到三叠泉顶。从这要沿陡峭的山壁下1400多级台阶、降500多个海拔才等到三叠泉底的观瀑亭。各花了1元买了个返山时要出示的小标,否则再回来时要买135元的大门票。一路陡降,一路照相。
自古以来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素有“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然而这条“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的神奇瀑布,却被长期隐藏在荒山深壑中而不为人知。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游白鹿洞的朱熹都没有发现它。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公元1191年)才被一个砍柴人意外地发现。涧水由五老峰北崖口流出,苍崖峭壁豁开如门,分三级跌下,故名“三叠泉”,亦称“三级泉”、“水帘泉”。三叠泉瀑布落差155米。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象一面水晶帘子,砸在苍崖上,浪花翻滚,烟雾腾腾,白浪飞溢,溅起亿万颗珍珠,远看似雨交加,近看似大雾茫茫。二叠差曲,高约50米,“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缀者如旒,挂者如帘”。三叠最长最阔,洪流倾泻,满满荡荡,巨响訇磕,如玉龙走潭,直泻潭中。
站在第三叠抬头仰望,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由于27日的暴雨,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之。由于我们到的早,游客还不是非常多。游玩半个多小时后,开始沿原路返回。要从1400多级台阶返回,我们竟一气完成。回到入口,已是11点钟。出发时,当地人介绍的往返4小时,我们只用了2小时不到!看来平时的登山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等来接我们的车,已经11点多了。本想去含鄱口。无奈酒店来电话说,12点一定要退房,因为下一批的住客已经在等了!考虑到我们在五老峰看日出时,已经领略了山脚下鄱阳湖了!于是只好无奈得放弃了去含鄱口的计划,回酒店去了。休整后,等来接我们下山的车,决定下山吃饭。于是,2辆6座小车像是云霄飞车一般沿着盘山公路向山脚下的九江市进发。一路上,我们再次欣赏着庐山的高大、江汉平原的壮阔、鄱阳湖的浩瀚、长江的绵延……40多分钟后我们到了九江。在九江火车站边的饭店吃了午饭。两天来,干饭还是那样的难吃,菜的口味还是那样的重!将就着填了肚子后,我们点到为止的前往烟水亭、浔阳楼、锁江塔等景点,到此一游!便前往东林寺。
东林寺,座落于庐山西麓,是净士宗发源地。东林寺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创建,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它椽摩栋接,丹辉碧映,“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是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唐代,东林寺极盛一时,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讲学,慧远和东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据说,日本的“东林教”即渊源于此。在历史上,东林寺对于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曾作出了贡献。
车沿105国道行驶半个多小时后,便到了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东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着一座石砌拱桥,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的“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虎溪桥”。据传,慧远和尚来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出俗”,一心修行,连送客也未曾过虎溪桥,若是过了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远送陶渊明与陆修静,三人携手边走边谈,越谈越开心,不觉过了石桥,谁知没走几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仰天大笑,惜别分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文苑佳话“虎溪三笑”。
过虎溪桥,北行约百余米为东林寺的第一道山门。此山门已和我儿时到此游玩时的山门大不一样了。红墙的山门早已不见踪迹,失去了历史和痕迹。沙石的甬道也已被水泥路面替代,两旁的田地也已成了荷塘。门墙书有“秀辑庐峰”四个篆体大字,山门上竖挂着“晋建东林寺”石刻。跨进第一道山门有一条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东侧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形如圆盖的罗汉松,其旁立着刻有“护法殿”,正中盘坐着大肚弥勒佛,其后立着韦陀佛。由此再往里走,可见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壮观者首推“神运宝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细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殿内有一口神话传说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据传,神运宝殿就是用“出木池”中涌出的良木建造而成的。“神运殿”西侧是接待室,东面是“三知堂”。与“三笑堂”毗连的为“十八高贤影堂”,是慧远与共修净土的十八位佛教徒结白莲社诵经的地方,故亦称“念佛堂”。堂内西壁嵌有刘程之、雷次示、高僧慧远、梵僧佛驮跋陀罗等“十八高贤”石刻像。雕塑精细,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十八高贤影堂”和“神运殿”后有两口水泉。一口叫“聪明泉”,是慧远与其好友殷仲堪经常一起研究“易经”,盘教谈天的地方,另一口是在文殊阁下墙根处的“古龙泉”,相传为慧远和尚举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后因其弟子慧安为计时立芙蓉十二叶于泉水中,据波转定十二个时辰,故亦称“莲花漏”。东林寺西的山丘上,有东方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墓塔——“荔枝塔”。
半个小时的游览,转眼间就结束了!心中暗悔,安排的时间太短了!惜别了东林寺,也就意味着结束了此次的庐山之行。司机送我们到了位于九江县的庐山火车站。在站前广场,我们留下了此行的合影。发现时间还早,寄存了东西,大家结组四散,逛九江县城去了!
19:00,大家相继回到车站碰头,取了行李。19:20,2389次,准点到站。我们进站上车,惜别了庐山。和“吼吼”做出了此行的帐目明细,已近12点,大家早已睡去。匆匆洗漱后,上床睡觉。一觉醒来,车已停靠在来舟车站。7点整,车进南平站。大家下车,各自上班去了!
情景回放:庐山站临上车前,大家相约“再来庐山!”[br][br][color=990000][b]-=-=-=-=- 以下内容由 [i]东方瀚海[/i] 在 [i]2006年08月04日 04:52pm[/i] 时添加 -=-=-=-=-[/b][/color]
照片整理中,随后贴上……

转自:http://www.np163.net/minbei/cgi-bin/printpage.cgi?forum=49&topic=18203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