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二) |
[游记]庐山游记(二) |
2008-06-27 sina.com.cn |
上山要换车。于是分组。虽然组是前些日子就分好的,但是大家还是很不解为何我们的车不能开上山,都当是旅行社的一种创收。我和老爸在A组,这让我的小跟班很伤心,因为她和她妈妈在B组。一路上我们已经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她舍不得离开我呢。我承诺一会儿到了山上一定跟她一起住,这才使她勉强同意面对暂时的离别。小孩的感情都是真挚而坦白的,爱憎一目了然,简单清爽而干脆。只是当人慢慢长大,为什么就留不住这种纯真了呢?如果这就是长大,那么我宁愿做一个拒绝长大的孩子。 我们一行40个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在进山入口等车接送。旅途的疲惫使每个人十分狼狈,有溃逃的国民党败兵的意思。等车的过程就此一笔带过,上山。 A组的意思也就是第一个,这在我们后面几天每个景点的等车经历中深有感受。车到A组先走人。A组配的导游是小张。我猜这得谢谢A组成员里的张总和沈总吧~呵呵,中国国情使然嘛。 车开起来我们尝到换车的必要性。我们那样的超级大巴根本没法在蜿蜒的山路上灵活转弯。虽然张导已经事先告诉了我们毛主席“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典故,可一开始我们还是被那396个弯道吓了一跳。司机一来是习惯了,二来大概也想卖弄卖弄车技,在这样的山路上居然也能开得飞快,佩服!老实讲,坐他的车感觉比坐过山车更刺激。而且碰到这样的司机大家居然一点儿也不担心身家性命,从侧面反映司机师傅技术娴熟。据说毛主席当年是过一个弯道扔一根火柴来数出近似四百旋的,我们没有火柴,只好过一个数一声;经过几个连续的急转弯后,要扶住行李还要把自己努力固定在坐位上,忙忙碌碌的,就自己也不知道数到哪儿了,只好遗憾无法亲自验证一下。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59ec7010005gs.html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