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一) |
[游记]庐山游记(一) |
2007-07-16 sina.com.cn |
5月3日 坐了一夜的火车,早晨六点多到了庐山脚下。吃过早饭,就开始了我们的旅游行程。黄金周的旅游,确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行程安排得很紧张。 上午首先参观庐山外景。早就对庐山仙人洞有一个很神秘的感觉,无论是看电影“庐山恋”,还是主席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宋代诗人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都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如琴湖、锦绣谷,应该是庐山最美丽的立体山水画,进入其中恍若置身于天上人间之说,但是说实话,电影导演的精心拍摄、伟人、诗圣对庐山的描述,都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和导游们的话筒搅的荡然无存,走在挤满人群的山路上无心欣赏风景,到一个景点就忙着在人群中找自己的摄影位置,然后留下自己与一群不认识人的一张合影。 上午的行程在喧闹中结束,直到午饭后,庐山到底美在何处,在我的头脑中没有一副完整的图画,但是我到感觉,在去庐山的盘山路上,坐在汽车上,远看山上的植被,错落有致,高低不同,山峰也是形状各异,有的看起来陡峭,有的看起来俊美,加上高山上空气新鲜,给不算尽兴的旅游增加了几分光彩。导游和所有的游客在旅游的时候,都是到一个有名气的景点,然后讲解一番,在那些地方拍照,其实我到感觉,旅游其实是一种心情的放松,是一种心境的陶冶,在和游人们一道欣赏名胜的同时,也要善于在人群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份快乐,在美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景致,就像人生一样,虽然十有八九不如意,但是总会有一分属于自己的快乐,这要靠自己来把握,要靠自己去寻找,找到了,你就会拥有别人没有的幸福,拥有属于你的景致和你自己的照片,找不到,你的旅游永远是扫兴而归,旅游留下的照片,永远是和一群陌生人的合影。 下午来到了以湖光山色著称、因地势形成一开口正对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而得名的含鄱口、李白手书‘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中国领袖峰--五老峰、庐山第一大瀑布--三叠泉,三叠泉落差155米,游人们要经过1442个台阶,相当于71层楼房,先下后上。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是一个小小的考验,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现在的山路都是台阶,比较起来,还是感觉上山难,好在我天天坚持锻炼,这点山路对于我来说,确实还算比较轻松,而且一到这时,我自己就有意识的和不锻炼的人作比较,无论是和我同龄的人,还是一些比我小好几岁的人他们都远远的落在我的后面,每天的锻炼在这时会得到很好的回报。 下午的天气很热,骄阳下,三叠泉的瀑布显得晶莹剔透,哗哗的流水声伴着湖光山色,让我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是诗人写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但是我想,不知道李白看没看过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如果他看过,肯定不会怀疑庐山的瀑布象“银河落九天”了,比起黄果树瀑布,庐山的三叠泉不够壮观,也没有那种气势磅礴,更没有那种山谷里瀑布特有的震撼声,但是它有它的俊美,它的美在于要想欣赏美景,要下1400多级台阶,在下台阶的同时,你会越来越感受到水的声音越来越近,但是想看到它,你还要再努力,虽然腿已经在打颤,但是在你没看见它的时候,你就绝不会停止,而黄果树瀑布,基本上没给人留下疲惫,你就会轻易地看到。也许所有的美景给人不会有相同的感受。 在上山的路上,有很多抬轿的挑夫,他们会不停的问,坐轿吧!大姐,每当这时,我感觉,可能自己是老了,要不然人家怎么会总问我坐不坐轿呢?但是心里总是想,我还行,怎么会坐轿呢?再有就是对他们有一种怜悯之心,自己不忍心让他们为自己那样辛苦。看到有的人年级并不大,尤其是一些五大三粗的男人,坐在轿上,叼着烟卷,一幅悠然的样子,再看那些抬轿的人,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还要不停的停下来,换人。真是感觉人啊!不公平,这就是钱的用处,你花了钱,你就可以让他为你流汗,让他为你效劳。而且他还会觉得很公平,毫无怨言!这和过去说的资本家剥削工人,地主剥削农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路上女儿非常高兴,因为她没有看过瀑布,上大学学的是新闻专业,有摄影课,听她说,8号上课后,学校要组织一个外景摄影展览,这回她可有素材了,到了庐山,她不停的以自己的眼光拍着各种景色,在她眼里,一切都是美的,且都是新鲜的,无论是挤挤插插的人群,还是庐山的仙人洞,瀑布,对她来说,都是新闻,她说这叫新闻敏感性,就是一个走累了的人在一棵树旁闭着眼休息,也进入了她的镜头,每个人在旅游的时候,感受不同,看到的景致也不同。就像于丹教授说的一样,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是在牛羊的眼里,它们只是可以充饥的绿草。所以当一天的旅游结束后,虽然我们母女的感受也许不太一样,但是心情肯定是愉快的,虽然稍有疲惫,但是以愉快的心情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99365d01000apt19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