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建水古井印象

[游记]建水古井印象

2008-06-10    hiyunnan.com

云南旅游线路——建水古井印象

您的位置>>云南旅游会议网>>云南攻略>>建水古井印象

建水古井印象 建水的夏夜来得缓慢,晚上8点以后才稍稍见凉。我们沿着古城的小道漫步而行。品味着朦胧夜色中老屋的飞檐。不时有当地居民抱着温瓶擦肩而过,很诧异。细一打听,才知是打水,专门用于泡茶饮用的井水。
小镇的人,连泡茶饮用之水都有如此讲究,可是让人始料不及的。为了满足好奇心,我们一路寻去。
至一石块铺就的小路,昏暗的路灯下有一小小的窄门,窗帘微掩,门扉上一个“茶”字显得那么的不起眼。推门而入,不大的一间小屋,放三张矮桌,有几个人围坐一隅激战麻将正酣。听见有人进屋,从屋里走出一位老大妈,满脸的笑意:“来喝茶?”“恩”一问一答就这么的亲切自然,随即端上来两只罐头瓶泡的茶水,茶叶是云南常见的大叶子茶。大妈又拿来两张小板凳搬至内屋里的小院内。
小院不大,只容得下几人坐的地方,几盆盛开的栀子花摆放在正中,靠墙一个锅炉正炉火熊熊,旁边放着存水的三个大缸。这时正好有邻居来买水,8磅的水壶收费4角钱。送走邻居,老大妈搬一小凳坐在我们身边,在阵阵的花香中,一边品着杯中的淡茶,一边探寻到了水的答案。
建水古城有很多井眼,大多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水从来没有干涸过。井的名称也各异,像城西门外的小节井,水质清冽,有白沙味;城东南纸房巷的玉洁井,据说创自大顺年间,即明末清初李定国农民起义军攻占临安城后所掘,“味甘色洁,用以造纸,光泽可爱”之说;城东5公里东村的珍珠井,井水涌出,起泡如珍珠;城南哑巴寺前的月牙井,俗称“水比路高”,井口小呈半月形,最有名的为“东门井”、“西门井”两口井水。以前老百姓的用水都依靠井水,随着人口的增多,目前井的出水量有限,只能用于泡茶饮用,日常生活用水早已是自来水了。
水质最好的要数西门井,那附近有很多豆腐坊,只因用的是西门井水,做出的豆腐味道特别鲜美,一块块豆腐放在火上一烧,色泽金黄,入口清香,每天清早,买水的马车和三轮车就排在水站等候,大妈家要从那里订购300公斤的水,拿回来自己烧好后再卖与附近的百姓。过去用井水泡茶是很普通的事,可现在变成了奢侈的享受。
第二天一早,寻着大妈指点的方向去看古井。没想到建水的井除了一般的单口井,还有三口井连在一起的,四口井凑到一块儿的,自成古城一景。
在城中心,有一口据称建水最早开掘的老井,周围用青石砌了一圈,南边在一块清末老百姓捐钱掏井的石碑下,插着三支残香,地面石缝间有不少暗黑色的青苔,四周倒也干净,却显出一种漠漠的孤寂。最刺眼的,是那井栏上一道道深约寸许的槽,那是百年来打水的井绳磨刻出的痕迹。井栏是很坚硬的青石围成,想那柔软略显粗糙的井绳,经过多少人的用力拉拽,上下提水的磨擦,刻出了这独特的痕迹。它是这口古井的脸,岁月在上面刻下了无尽的沧桑,但似乎更像“井语”,只有它才能叙说过去。趴在井栏上向下张望,很深,光线不好,井水仿佛是漆黑的,一阵阵的寒气往上,我们不敢多去张望,怕扰乱了它的寂静。

转自:http://www.hiyunnan.com/sites/st/ziyouxingshow.aspx?id=10024333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