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六) |
[游记]庐山游记(六) |
2008-04-08 soufun.com |
复制本贴地址 点击1188次 回复65个 树形浏览 上海业主论坛-浦东-天涯花语(情感在线)-游历天下 1/7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主题: 庐山游记(六)—— 游锦绣谷一带 夏威夷竹子 访问我的博客|相册|帖子汇总 1楼 2005-9-5 14:54:44 个人资料 短消息 回复 引用回复 庐山游记(六)—— 游锦绣谷一带 游锦绣谷一带 昨晚我们运气好,由于一楼比较潮湿,二楼房间有限,宗导只能让大家抽签,我们抽到二楼。虽然住宿条件较差,可我们爬山太累,晚上也睡得香甜。 如琴湖四面环山,湖心立岛,曲桥相连,山水相应。岛四周苍松含翠,青山绿水,格外幽静,胜似西湖。 湖旁便是花径公园,花径正大门的两块花岗石上分别刻着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我们沿着花径小道前行,左面是碧绿的湖水和盛开的盆花,右面是低矮的桃树和一些参天大树。据说当年白居易和僧人结伴登临庐山,游览大林寺,路过此地时,看到此处桃花正盛开,而别处桃花早凋谢,所以随手写下《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小径往右下去便看到花径亭,亭内围着一块朝天石刻,上面刻着“花径”二字,据说是白居易亲笔所书,可后来也有人考证不实,但是这一首诗造就了这个景点。 对面的亭子里有古人在此刻下碑文,记载发现这花径石刻的全过程。在花径亭的北方,便是白居易草堂。庐山在扩建花径公园时,将诗人白居易在北香炉峰下兴建的“草堂” 重建此处,草堂周转环境也颇与原草堂相近,堂前立有一尊2米多高的白居易石雕像和一莲池,堂左有一小溪,堂后有苍松翠竹,使游人能一睹当年草堂的旧貌。草堂内陈列着白居易的著作及他在庐山活动的有关资料。 如琴湖的北面便是锦绣谷的入口,小径旁刻着“锦绣谷”,锦绣谷是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我们沿着径道拾阶而下,一路上峰谷相间,高低起落,石径崎岖。没走多远便来到天桥,天桥坐落锦绣谷的深涧上方,只见一石横空在两绝壁峭崖之间,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半桥。 宗导让我们在岩石上寻找,看能否找到马蹄印。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时,兵败而逃至此,站在悬崖上,下临深谷,面临深涧,前无去路,突然天降金龙化为虹桥,横跨悬崖搭救了朱元璋,朱的兵马刚刚过桥脱险,刹时晴天霹雳巨响,龙飞桥断,就此留下天桥奇景。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这一美好传说流传至今。神化已无从考究,我们还是不由得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站在天桥上 我们沿石阶小径继续前行,脚底便是锦绣谷,它是从一段从天桥连绵延至仙人洞的秀丽山谷,因春天山花烂漫如锦绣而得名。 再往前行便是险峰,它的下面都是陡峭,对面也是绝壁。它虽不很高,却因其似半岛状的直插入锦绣谷之中,而且三面足深渊绝壁,人们称它"险峰"。险峰附近多是奇石怪松,有隔崖对望的夫妻松,还有孤独的可怜松等。毛主席游览此处时留下了:“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佳句。站在险峰上,举目俯瞰,山下的景物一览无遗,弯曲的道路也清晰可见。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欣赏完了锦绣谷这幅美丽的水墨画,宗导接着带我们去另外一个景点继续游山玩水。
|
转自:http://shbbs.soufun.com/1210082441~5~3372/18799147_18799147.htm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