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 |
2007-07-18 sina.com.cn |
庐山游记 2006年 庐山——一座生机勃勃、充满着城市的气氛的山谷,而我们这就来到这里,游览这里的山山水水。 首先,导游带领我们游览的是花径公园。花径公园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时候曾经来游览过庐山。当时正是暮春,白居易看到山下的桃花都已经凋落了,但此处的花还是开着,于是就吟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们也把此地称为白司马花径,还兴建了白亭和石碑坊,并在牌坊门的两侧分别刻上了“花开山寺”、“永留诗人”,来记录着句佳话。 园中的如琴湖形如提琴,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岛上有九曲桥与湖岸相连。岛四周有翠绿的苍松,犹如一根碧绿的“项链”平铺在湖上,岛东端有忆琴亭。园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 这就是花径,一个风景如画的公园! 2006年 昨天我们游览了宁静的花径公园,今天我们要去一个非常壮丽的景区,那就是庐山的第一奇观——三叠泉。 三叠泉也被称为庐山之魂,是庐山的骄傲。三叠泉有着“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说法。瀑布的水由五老峰崖口流出,苍崖峭壁豁开如门,分三级跌下,故名“三叠泉”,亦称“三级泉”。 三叠泉瀑布的落差有155米。每叠瀑布都有自己的特色,上级像雪花,不紧不慢;中级像一块白布,挂在三叠泉的中央;下级像一条玉龙,走过整个潭面,真是壮观。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像一面水晶帘子,砸在苍崖上,浪荡翻滚,烟雾腾腾,白浪飞溢,溅起百万颗珍珠,远看像风雨交加,近看大雾茫茫。二叠弯曲,高约50米。飘的像雪,断的像雾,缀的像旒,挂的像帘。三叠最长最宽阔,飞瀑跌落处激起了滚滚波涛,浪花四溅。 天一览三叠泉,我才知道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06年 在庐山有个美丽的传说,正是这个传说,创造了黄龙潭和乌龙潭。 黄龙潭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和那个传说而出名。黄龙、乌龙两潭相邻景色各有千秋。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着暗绿色的深潭。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之感。 乌龙潭的美与黄龙潭的美不一样。坐下静听,像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婉转悠扬的丝弦,这一洪清澈的山泉,其甜美、其柔润、其清净、其淡雅,令人“观之、饮之、戏之、爱之。” 2006年 仔细观赏了黄龙潭和乌龙潭之后,我们便接着来到了道家的洞天福地——仙人洞。 仙人洞是庐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着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中间开出了一个洞,那就是仙人洞。仙人洞的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往下滴,称“一滴泉”。洞里的墙壁上刻有“洞天玉液”等许多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有一个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曾在此修炼成仙。每当云雾缭绕之时,骤添几分仙气。至清朝,佛手岩成为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庐山来客必游并留影之处。 仙人洞的左右两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上刻着“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块巨石,形状像蟾蜍,便被称为蟾蜍石,旁有一棵松树插在巨石边,名叫“石松”。上面刻着“纵览云飞”、“豁然贯通”几个大字。 我妈妈在仙人洞内磕了个头,希望能保我们平安。今天去了两个景点,真不容易,好累,我要休息啦,明天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c6feabc010008e620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