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之行(一) |
[游记]庐山之行(一) |
2007-07-18 live.com |
庐山之行(一) 从庐山已经回来好几天了,当然,也是因为有朋自远方来的故一直没有提笔,于是便搁了下来。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一直这样搁下去,或许再也提不起笔,就像我在五老峰一样,歇的太久,以至腿已经完全处于疲惫之中了。遗忘是一件容易而令人悲哀的事,我不希望自己像有些别的人一样,把曾经经历过的一些甚至是美好的东西遗忘掉,记载下来是为了提醒和重温。 跟黄山、华山不一样,庐山不是我所向往过的地方。相反,由于多年之前的那个会议,庐山似乎代表了一个伤心地。去庐山,无一例外的会想起那个疯狂的年代。那是经历过的接触过的甚至是了解过的人心中永远不可触及的伤痕。因此,在我去庐山之前,有人曾劝阻我说:当官去庐山,肯定要丢官,庐山走一走,情人要分手。可是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只因他的一句话。他说:庐山跟你所去过的所有的山都不一样。 到了牯岭镇,我才明白之前他为什么那么说。庐山不单是山本身,它是一座living mountain。有几万人在这里生活,工作,休养生息。牯岭镇上商店、饭馆、民居、还有街边的水果摊,一应俱全。商店里卖的是山中特产,饭馆吃的是山里的菜、山里的鱼、民居里住着山里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有在这里我才能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 庐山之行自如琴湖畔开始。从如琴湖畔正好看到锦绣谷中的仙人盘,据导游说那是当年朱元璋跟陈友谅激战失利,逃至这庐山天堑,情急之下纵马跳跃过的地方,至今还留有马蹄印。听到这里,突然,毫无征兆的,一股白雾从谷内腾升,似乎在为这个传说做上迷幻的注解。从庐山回来之后,回想起这突如其来的云雾,心中仍觉神奇和诡异,或许庐山因云雾而闻名,云雾也因庐山而倍添灵性。山里的东西似乎经过庐山云雾的滋润显得格外的鲜活与灵性,茶叶叫云雾茶,水叫云雾水,连新鲜蔬菜,山里人也说这是云雾滋润过的,山里人一提起来:哎,我们庐山的云雾哟……,自豪又怜惜。 与云雾的灵动相映衬的是静静的如琴湖,如同一把沉默的梵阿铃,能弹奏它的或许只有突如其来的雨,能听懂这旋律的或许只有水中的鱼。而艳阳下伫立在一旁的我们,除了拂去额头上的汗滴,还能做些什么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个来到花径的人都会反复吟哦这句诗,都会想起这首诗的主人。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8月了,除了路边不知名的蓝色小野花和金黄色的野菊花之外,只是一望无际的绿,深深浅浅的绿,层层叠叠的绿。有人在诗中写道:江州司马如犹在,山寺桃花四季艳。可惜故人已乘黄鹤去,只剩草堂空悠悠。花径草堂前,司马以一个低头捻须沉吟的姿态定格,优雅而淡定。历史上白居易是一个好官,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当时浑浊的官场显得格外的遗世独立而格格不入吧。我很难想象曾梦想要兼济天下的诗人,是以何种心情面对失意的人生。以前在书中读过一句话:得意淡淡,失意泰然。一直认为这是一个至高的境界,鲜有人能淡定若此,可我却固执的认为当年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定然是泰然自若的来到此处,开始那未可知的漫漫长途,否则他怎么会写下那么多闲适而又动人的诗句呢? 庐山毕竟是一座以文化著称的山,除过花径外,庐山每一处都有古人诗歌为证,唯有险峰有些特殊。险峰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四句诗而闻名,然而也因这四句诗在今日变得俗滥。庐山险峰一线所有照像最佳点,均可见一把藤椅、一张电脑合成的主席照片,有一个拿着喇叭的人,会在你的耳边不厌其烦的拖着长调告诉你,这是主席留影的地方,只要你交上10块大洋,便可在此留影。我想若主席泉下有知,定会因此烦恼不已,恨不能收回自己亲手写下的诗。若言庐山跟其他山相比的缺憾,这无辜被俗滥玷染了的景致便是其一。 罢罢罢,还是让我们离开这喧嚣重新上路吧。大好的风光还在后头哪。 (未完待续) |
转自:http://schnee34.spaces.live.com/blog/cns!BEF5DFFB74C2C78E!554.entry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