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三) |
[游记]庐山游记(三) |
2007-07-19 live.com |
庐山游记(三) 4月22日 大雨 昨夜数次醒来,都听到窗外大雨如注。今早开窗一看,果然山上起了大雾。大雨不时的下一阵停一阵,雨势越大雾气也越重,雾浓时连街对面的房屋也看不清楚了。我和lunar决定先出去吃早餐,顺便购买一些雨具。在我的一再坚持下lunar已经同意了今天继续冒雨徒步庐山二线景点的安排,他是个喜欢休闲旅游的人,可是去年被我拉去爬黄山就体力透支差点虚脱,今番又拗不过我不得不准备在大雨中走山路,真是难为了他,哈哈。 趁着大雨暂停的空当我们出了宾馆,雨歇大雾也暂时散去,不过走到镇子的街心花园时还是看到了对面山上挂着的丝丝雾气,在山风的吹拂下飘来摆去。 待我们进入一家小店开始吃早饭后,大雨又一次登场,雨势夹着风势,噼里啪啦好不热闹,空中不时传来阵阵雷鸣,一切的现象都证明了气象预报的准确——大雷雨。不过从早上的情形看,似乎这雨也不会一直这么大,总是大一阵然后小一阵的,所以我们决定还是按计划行事。吃完早餐我们在镇上转了几家商店,最终买齐了雨衣、雨裤和雨鞋,其中雨衣和雨裤都是一次性的,而那雨鞋则是橡胶制成用来套在鞋子外面的。我们买的是结实的那种雨套鞋,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一明智之举,直到下山以后我二人的鞋子都没有进水。回到住处穿戴好这些雨具,背起行囊,再撑起随身携带的雨伞,我们退掉房间开始了雨中游庐山。 今天的第一站是含鄱口。我们按照计划包了一辆小面包车直抵含鄱口入口,下车后又上行十多分钟才到达了目的地。这会儿功夫雨不是很大,只是一路雾气蒙蒙,盘踞不散。含鄱口海拔1286米,是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形成的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吸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据说立于此地可以望见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第二高峰“大月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天气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远眺鄱阳湖。今天这种天气是没什么指望了,四周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为了尽可能的观赏含鄱口的全景,我决定冒险爬上旁边的一座小峰上去看看。lunar自是不会随我去做此有风险的举动,他就在下面等我。刚刚又过去了一阵大雨,雾气渐浓,登山的石阶又陡又滑,我秉承安全第一的原则,一步一步向峰上挪,不踩稳这一步绝不迈下一步,就这样慢慢爬到了这小山峰的半腰,在一处稍微平坦的地方回过身来,恰好浓雾暂时散去,让我看到了含鄱口的全景,连忙举起相机拍摄。幸好我手快,因为转眼功夫一阵大风又吹来一片浓雾,生生将我脚下的含鄱口给吞没了!从下面这两幅在同一地点仅仅相隔40秒钟拍摄的照片就可以看出庐山雾的厉害。 此后浓雾再也没有离开含鄱口,我又往峰上攀登了一会儿,看到铁丝网封住了继续上行的路,估计因为是雷雨天气所以不让上峰顶以免遭遇雷击吧。站在这里向峰下望去,依然是白茫茫一片,不时吹过的大风可以让含鄱口短暂的显露出部分身影,可马上就会再次淹没于雾中。此时的我也体会到了腾云驾雾的感觉,因为大风带来的云雾也把我给吞没了,雾气浓时我周围上下左右都是白茫茫一片,只有脚底下的岩石和旁边的松树让我明白自己是扎扎实实站在这山峰之上的。风大之时为了不被刮下山去,我不得不收起雨伞紧紧抓住身边的松树。这时其实真的有点险,因为这登山的石阶之外不足两米就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天上还在撒着豆大的雨滴,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无缘再睹含鄱口全貌了,我决定原路返回去。这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还难一些,花了我更多的时间。 离开含鄱口后我们向第二个目标“五老峰”进发。一路上大雾弥漫,能见度往往不足十米。风夹杂着雨向我们扑来,让我们举伞维艰,有时雨小了干脆就收起伞,靠着早上置办的雨具和这天气抗争。诺大一座庐山,这一路上竟然除了我俩再也没有遇到其他步行去五老峰的游人。走在盘山路上,从后面超过我们开往五老峰方向的汽车也少的可怜,看来今日的气象条件几乎让所有的旅游团队都放弃了上五老峰的打算。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五老峰景区大门口,虽然没有因为天气的缘故而封山,但据工作人员讲从早上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去爬五老峰,而且也不建议我们去爬,因为就算爬上去也肯定什么都看不见。我们合计了一下,算算时间也比较紧张,就放弃了爬五老峰的计划,而是坐下来休息和补充食物,为继续徒步做准备。半小时后我们再次上路,这时大雨转为了中雨,风也不十分大了,lunar用他的手机放着音乐,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的往三叠泉方向走去。一路经过了不少茶园,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庐山的茶叫做云雾茶了! 三叠泉瀑布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飞泻而下,落差共155米。该瀑布素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飘如雪、断如雾、缀如流、挂如帘”。从这些溢美之词就不难想象三叠泉瀑布的壮美,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而今天,大雨之后的三叠泉,更是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它雄伟壮观、气势如虹的一面。 从著名的1400级台阶往下走,因为是下坡,所以没多久我们就到了半山腰,在这里已经可以听到巨大的水声了,只是天地间白雾茫茫,所以才只闻其声而不见其水。向路边亭中的山民打听,才知道这里已经是二叠了。抓紧时间继续下台阶,没多久,走在前面的lunar突然停下来指着前方让我看,只见前方云开雾散之处出现了两道白练,这瞬间的一瞥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美丽!让我的心立刻激动不已! 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行进的步伐,只为了早点一睹这瀑布的全貌。终于在下午一两点的时候到达了第三叠的底部,这里也是观三叠泉的所在。大雨后的瀑布似发怒的玉龙,冲破九霄,凌空飞下,撞击到岩石上发出震耳的轰鸣,气势逼人!抬头向上望去,一叠和二叠时隐时现,那片遮掩视线的白茫茫说不清到底是雾气还是水汽。我们不顾仍然飘雨的天空,一次次冲进雨中同这巨龙合影再合影,我也不停的按动快门试图记录下三叠泉这壮观的一幕,可惜由于天气原因光线太暗,始终没有拍到很满意的照片,不过能亲眼得见这美景也算此行中的一个巨大收获了。 逗留半小时后,不得不告别三叠泉了,前面还有数小时的路途。我们必须尽快从庐山风景区的东门出山,赶在五点钟前回到九江市区,否则我就无法赶上今天回武汉的最后一班汽车。剩下的路是伴着从三叠泉流下的水走的,我们顺水而下,步行一小时后幸运的在一座宾馆遇到了一辆下山的中巴车,车上一群高中毕业30年聚会的叔叔阿姨们爽快的同意了我们搭车的请求,关键是这段路上很少有其他车子可以搭,要是不搭这段车我就极有可能误了回去的班车了。 我们终于在4点多的时候回到了九江市区,先找地方洗了个热水澡驱驱寒气,然后去KFC迅速填饱肚子后,我按时上了回程的汽车,lunar稍晚些也要乘火车离开九江。我们的庐山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此行基本顺利,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在这大雨的天气并没出现温度骤降,因而无缘欣赏到云海的壮观景色,不过我们倒是真真切切腾云驾雾了一回,亲身体会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啊! |
转自:http://northft.spaces.live.com/blog/cns!E01779E22F31CD5D!497.entry?_c=BlogPart16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