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1.2万居民大搬迁 |
[游记]庐山1.2万居民大搬迁 |
2008-05-22 sina.com.cn |
对此,根据2004年通过的《庐山风景名胜区(2004-2020)总体规划大纲》,庐山风景区范围内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并逐步将山上与旅游无关的人员全部迁移至山下居住,力求做到山上上班、山下食宿,以减少庐山上的非游客人群,使其与风景名胜区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环境破坏,使庐山的自然生态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到2020年,庐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将完全恢复其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基于这一点,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牯岭镇居民以及旅游者都认为,迁一部分人下山,对于庐山风景区自然环境的保护绝对是有好处的。 据了解,新城项目启动后,庐山风景区管理部门还将在拆迁、封闭没有价值的危旧房屋的同时,对牯岭街进行美化和改造,改变牯岭街综合功能中心的地位,将管理中心、交通中心迁至山下。 而来自九江市旅游部门的消息是,目前,庐山正在对南、北山园门进行改造,将景区入口处分别从山上迁到庐山脚下的通远和威家,并新建大型立体公共停车场,开通游客上山旅游观光的环保车,以缓解景区内的环境压力和交通压力。同时将游客服务中心、交通指挥中心等机构下迁。而这些举措将起到为庐山风景名胜区和牯岭街中心区多重功能“减负”的作用。记者观察庐山“搬迁牌”怎么出? 一位自助旅行者在她的旅行日记中写道,“上了山上才知道,原来庐山上有N多居民,酒店,商店,饭店……各种建筑物林立,既有游客行走着,也有当地的居民悠然生活着。这完全像一个太平的小镇嘛,也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纵不能采菊庐山下,看着这山上安详的气氛,我马上喜欢上庐山这个地方。” 的确,作为全国唯一在山上设有的行政区镇,牯岭镇正是以它独特的魅力,使得庐山有别于国内的其他名山,也使得庐山成为中国唯一荣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3块世界级金牌的景区。 走在牯岭镇上,一早可以看到不少居民提着刚从菜场买的豆腐、青菜等袋子,走在牯岭镇的街心花园里,大家停下来,说说家长里短,然后再各自回家做饭,还有一些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儿,来公园遛弯儿。下午,阳光正好,一些情侣,走在街上,说说笑笑。银行,商店,书店,邮局,税务所,幼儿园,图书馆,坐落在中心街的不同角落,却让人感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少游客对于牯岭镇上的人和庐山风景区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印象深刻。因此,无论是从何种原因考虑,可以肯定地说,庐山牯岭镇上居民的人文价值,是庐山旅游资源重要的一张底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64c6b01000502.html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