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酷驴:问史滇南:古城建水 |
[游记]酷驴:问史滇南:古城建水 |
2007-09-06 kulv.com |
位于云南省南部的古城建水,以境内广布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而著称,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筑“惠历”城至今,建水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唐时期,有一条从云南通往越南(古称安南)的“通海城路”,这条古道中经曲江和南亭(也就是今天的建水南庄),使得建水成为由滇池地区通往外部的关隘。自此,历朝历代都将建水作为军事重镇,并大力发展其经济文化。明代以来,建水成为当时临安府的府城,有“金临安,银大理”之谓,“繁华富庶甲于滇中”。 如今的建水城堪称“古建筑博物馆”。在闹市区,巍然矗立着建于明洪武年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东城门朝阳楼,也称迎晖门,其形制很像北京天安门,但却比天安门早建成28年。朝阳楼高24米,三重檐歇山顶,最高层两面檐下各悬挂有“雄镇东南”和“飞霞流云”的巨字匾额,气势恢宏。《建水州志》记载“东楼凌汉”的景观说:“东城楼,高百尺,千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层楼,如黄鹤,如岳阳,南中大观。”盛夏时节,城中居民多于傍晚登楼纳凉,或品茶,或闲聊,或对弈,凉风习习中,雨燕翩飞,别有一番情趣。 漫步县城建中路西段,便可以找到始建于元代的建水文庙。元以前,云南祭祀的是王羲之而非孔子,建水文庙的创立首开滇南文化教育与儒家思想传播的先河,此后又经历代50多次修缮扩建,成为占地面积达7.6万平方米的大型文庙。跨入文庙大门,迎面可见高大的孔子铜像,其后是占地40余亩的泮池,也称“学海”,遍植莲花,微波荡漾,水中小岛仿若不系之舟,似行似住。泮池后是围有石栏的半月形唇台,东西各有“礼门”、“义路”石坊,居中为著名的“洙泗渊源”坊,美轮美奂。再往里,经各院各门,便是主殿大成殿,也就是先师殿,这里每天下午都依古制举行祭孔乐舞。 建水城曾留存有很多古民居,是研究建水历史文化的绝好实物。目前城内保存完好的大型民居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自1905年前后,建水人朱广福、朱成章父子开始营建朱氏家宅,历时6年建成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集家族祠堂、私家园林和住宅为一体的朱家花园。宅园内相互贯通的房舍环天井而列,自成单元又合为一体,院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字画楹联随处可见,备极风雅。宗祠前花园内更有小鹅湖和水上戏台,当年的丝竹管弦、戏曲喧哗似还萦绕耳畔,令人浮想联翩。 除此而外,位于朝阳楼外太史巷内的福东寺和小桂湖,乃著名学者、四川新都状元杨升庵谪戍来滇时寓居之所;建中路中段离文庙不远,有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学政考棚;建水城西还有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的双龙桥。 在建水访古问史的同时,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致也不容错过,如到燕子洞探幽猎奇,看悬匾绝技,品燕窝稀饭就是绝佳选择。当然,也可在城内闲逛,看看旧时的古井,到朝阳楼门洞内听老人们唱彝族海菜腔,累了饿了信步走进任何一家小店,坐下来要上一碗建水过桥米线,嫩甜的草芽就着滑香的米线,再喝上一口鲜美无比的高汤,怎一个“爽”字了得!
|
转自:http://www.kulv.com/oubb/195/321236.html3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