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非典时期的庐山之行

[游记]非典时期的庐山之行

2007-07-16    baidu.com

现如今最轰轰烈烈的莫过于闹得正凶的非典型肺炎了。而我就是在这场疾病接近疯狂状态的时候离开疫区北京前往庐山所在的九江市的。倒不是完全为了观赏风景,而是为了和女友半年前的约定——今年五一去她家。说起来我可以算一个关键时刻的逃兵,虽然现在又“逃”回来了,不过对女友也算守信了一把,算是对她的一点点弥补吧,她为我吃了太多的苦,而我总觉得给与她的总是不够多。既然来到了九江,总不能白来一趟,趁重返北京之前的这么短暂几天,我几乎游逛遍了九江的主要地区,而庐山,则是在我已经放弃的情况下偶尔得以拜会的。

5月2日,在我离开九江重返北京准备接受个人自行隔离和单位处分的前一天,我和女友及其父母(我称呼为叔叔、阿姨)相约蹭上一辆叔叔单位的车子,到了作为庐山一大景区的石门涧游览。去景区的路子并不好走,一辆车行驶在路上都觉得有些不够宽阔,总担心司机师傅的技术如何,要知道路的下面就是足以令人毙命之高的山崖。不过总算安全地抵达了。

我觉得,在正式回忆当时的路线之前,有必要先把我们经过的主要景点名称摆出来看看:神仙台、开慧泉、爱池、福寿池、石门涧、青龙潭、石门索道、龙首崖、大天池、御碑亭、仙人洞、牯牛岭(此后六者为正宗庐山景致,不在石门涧景观之内);其中还散落着一些由天然山石显现而成经过人为想象而得以命名的一些天然景观,如:老寿星、龙虎情天然壁画、北京猿人、白狐饮水、壁间白蛇等等;另外,整个石门涧中还四处散落着一些人为的书写绘画作品,显得颇有些人文气质,有力地凸显出了天人合一的意旨。

我的脑袋瓜也就够装这么多东西了,由于并没有作专门的笔录,所以只能够把当时印象深刻的、值得我用手在电脑键盘上敲出来的景观在这儿略加描述了。主要的目的也就是让自己现在的珍贵记忆不至于为日后的漫长岁月消磨干净,总希望做过的事情能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有较为清晰的记忆,也好日后回忆的时候不至于除了一片模糊以外没有什么可资品味的。

要进入石门涧先要钻进一个挂着水泥厂牌子的地方去,进去以后一路畅通,不久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花32元钱买张门票(如果能搞到某某宾馆提供的优惠券可以折扣到12元钱)就可以进门了。如果对方要你再掏一块钱买保险(如果是现在就称为非典保险)就让他见鬼去吧,本人的聪明脑袋瓜认为,他似乎没有什么能力给你提供非典的保险,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提供出证明你是在石门涧患病的。现在总算是进来了。

第一个景点就是那个什么神仙台吧,我也不知道什么名字,反正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不新也不旧的小亭子,总共可以坐那么八九个人吧。由于这个亭子长的实在让我难以联想到仙境去,所以真的没有注意到它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神仙台,不过按照地图来说应该就是它了。掌嘴,我真啰嗦至极。虽然这个亭子不怎么样,但从亭子里观望前面的山涧,我敢保证你会第一次被打动,因为这总算可以称上是一个小景点了,尽管对于以后的景致来说它着实算不了什么。在阳光的照射下,山涧中的清水和白石分外耀眼,似乎争先邀宠一般,生怕你看不见它们。所以,如果把它比作一幅风景画,别的不说,逼真度是有了。在进这个亭子之前,如果抬起眼睛,你会看到更加令人惊叹的景色:有两座翠绿的山峰如两朵蘑菇云一般拔地升腾而起,山峰上有着浓密的树木,浓密的成为了一个平整的绿色云面,一眼望去你绝对不会认为这是由一株株的树木组成的。这两座山峰彼此相依,宛如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妇一般亲密,不过此情此景让人想到的应该更是有福同享才是。

过了神仙台,一路小径走过去,会路过一个相对阴暗的地段,那儿样子虽然不起眼,但却有一股泉水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开慧泉:据说此泉的泉水“涝天不增、旱天不减” 饮了此泉水能够使愚人变得聪慧,使智者更上一层楼。虽然本人对此有些怀疑,但还是觉得也许还是有些缘由的,若泉水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自然对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是有所裨益的。只是未必有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罢了。

过了开慧泉没多久就可以看见一个小小的瀑布以及在其下面积聚而成的一池碧绿的潭水。这个小瀑布不是在山崖上形成的,而是在几块堆积在一起的大石头上流淌而成。白色的水花激溅在硕大的石头上,然后一起滚落下来,俨然如小瀑布一般。这些凑在一起的石头下面是一池凑在一起的水,由于水积聚的比较多,就形成了一个碧绿的山池,也许是由于这个池子中间有一个心状的石头,也许是由于池边有一株小树坚定不移地朝着池子中心长了过去,让人不仅联想到爱情的一颗红心吧,在形成这个小瀑布的其中两块大石头上有被涂上朱色的“爱池”两字,每个字占据一个大大的石头。而旁边的山崖也不甘寂寞,不知道请谁给它也写上了象征天长地久的“永结同心”四字。本来一个纯自然的景观,就这样吸引了无数的青年男女在山青水绿间互表衷心,乐此不疲,摆着一个个的姿势给两个人的未来留下以资回忆的纪念。

山是所有人的山,水也是所有人的水。自然给与年轻人的快乐,也同样应该给与中老年人。过了爱池没一会儿就又是一个池子,同样的成因类似的背景,不同的只是石头上的字换成了“福寿池”三个字。也许没有年轻人的爱池那么富有激情,但它却拥有着一种爱池所不具有的深沉之感。一对历经风雨的夫妇站在这么一个沉稳有加、不饰喧嚣的泉水前面,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印证了彼此相偕与共的绵绵深情。

再往前走,就到了绿山映衬之下的石门涧景观了。这是一个由三四块超大巨石组合而成的景点,在它的后面就是作为背景色的绿色山体了。其中正面两块石头被溪水分隔在了溪流两岸,靠近小径的这块上面自右向左写有绿色的三个大字“我是谁”,不知为何有此一笔,不过念来颇让人有些参禅的味道。这既可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佛教问题,这样一个问题突然摆在游山玩水的人们之间,似乎在试图表明人对于自身在这个大千世界中的角色之迷惑、之求证。而溪流对面的那块巨石上面则写有两组文字,左侧为景点名称“石门涧”,我聪明的脑袋瓜猜测这个景区的名称即取自此处,或者此处即采用的整个景区的名称;右侧则为一个大大的中空的“空”字,此“空”字的字体比较特别,本人才疏学浅还真不清楚,只知道这个“空”字的“穴”部被下拉得几乎到了“工”字的底端,看起来让人感觉像是一个修长眉毛低垂腮边的耄耋老人,而中空字体更给人这么一种立体的感觉,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愚以为,此处的“空”字应该是和溪流彼岸的“我是谁”近相呼应的,如果从消极的角度来讲,这可以算是对“我是谁”的一种回答;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讲,这是提供给人们思考“我是谁”这一哲学兼佛教问题的一个大背景。在这个地方,除了自然的景观外,前行几步即有一个木头做的小屋子,屋前有当地人在烧制竹筒饭,大约8—10元钱一筒,此处的竹筒饭皆为现场烤制而成,味道鲜美,风味正宗,颇值得动一下嘴。

看过了石门涧的巨石,就轮到青龙潭的瀑布来一展风姿了。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瀑布,高度约有一二十米,其上还有一个瀑布,也是类似的高度。这两个瀑布在石山之间呈90度角转向,自瀑布下的池子向上望去只能看得见下面的一个。瀑布左侧的山体上凸出来一个大大的石头,蹲踞在瀑布中部的上空,有不少的人兴高采烈的跑上去留下一张与大自然的合影。瀑布下面积水而成的潭称为青龙潭,潭边一条小路通往右侧的山体,瀑布左侧也有一条小路通往左侧的山体,石门涧的景观自此分成了两条支线。若右行可到达仙人脱靴、百丈梯、星龙索道、乌龙潭、黄龙潭等景点,左行则到达笔者一开始即罗列出来的后续景点。若时间有限,建议选择左行线,因此线的景点不落俗套(不只有某某潭)且都较有名气。

过了青龙潭,再攀登一些陡峭的山中台阶,你就可以选择乘坐石门索道直达庐山之巅了。不过愚以为如若这样实在索然无味,还是自己爬来的有意义。不乘坐索道的话,需过一架横亘于两座山头之间的锁链桥,桥面上都是铺就的水泥板材,安全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行走其上的时候有些左右轻微的摆动罢了。在过桥之前,有一个小摊在桥头摆了一张座椅,提供快照或者取景服务。因为顺着这张座椅望过去正好是南边一座有着陡峭悬崖的山头,它与桥对面的山体形成了中间可以望远的一条开阔地带。景色看上去也算颇有些姿色,难怪江泽民也会在这儿坐着拍上那么一张照片呢。只不过不同的是他来拍照恐怕是不用花钱的,而你我之类的游客则莫作此奢想。

过了这架锁链桥,就不再属于石门涧景区了,开始进入正宗的庐山了。这儿需要提一句的是,石门涧景区的票价是30余元,而庐山的正规票价(即从庐山正路入景区的价格)为135元。若从石门涧入庐山,一下子即可节约近百元。这条经济的线路目前为止还是有效的,但不保证今后一直有效。言归正传,过了锁链桥之后再攀登一会儿陡峭的台阶,就到了以险著称的“龙首崖”。这是由于在此悬崖之上,有一块山体凸出在半空,侧面望去极似蟠龙之头部,故有此名。此地陡峭异常,若贪恋美景疏忽了脚下,极易跌入百丈悬崖。此前曾有事故发生于此,所以现如今在悬崖的边缘都已经安装上了铁栏杆,已经安全了许多。崖边有一小亭,如若想在龙首崖留影纪念,需小心翼翼地挪步到小亭前面的悬崖边缘的山石之上,而摄影之人则需到另一个较小的山石之上,这块山石也有铁栏杆四面架住,但栏杆的高度似乎有些偏低,还是应该小心为妙的。只有两个人都历险一番,方才能留得今后的纪念。另需注意的是,我们一行四人到这儿拍照的时候,曾有密集的野蜂蜂拥而出赶走了游人。

过了龙首崖不久,即可见到修好的宽阔大道了。在山上能有此种公路,恐怕在中国除了庐山之外也别无其它了。庐山之奇不仅在于它的风光,还在于它的山峦之上竟然能有宽阔的公路,以及正规的城市。也正因为此,庐山的休闲设施才足以完善到可以令人在其上度假数个月而无任何不便的程度。顺着这条公路前行,即可到达闻名的大天池了。这个天池在一个寺院形状的建筑物前面,分为左右两个小的池子。所谓的池子并不像你我想象的那般精致,说白了不过就是两个小水坑罢了,连其中的水都是浑浊不堪的。我也纳闷为什么如此不怎么样的东西竟然会有这么美妙的名称。在两个小水坑中间各摆有一个铝盆,里面有很多人投进的硬币,以求财富滚滚吧。我也凑热闹投了一下,不过没有投进,还偏得不是一点半点。

从大天池的院落中走出去,过一段山路即可到达御碑亭和仙人洞了。这两个景点相毗为邻,总共也不过就是几十步的距离。御碑亭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亭子,亭子上面写有御制二字横批,亭子左右两侧也写有文字,不过是歌颂之辞吧,我对这些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也就没有记下来到底是些什么文字。亭子里面是一块碑文,记录的应该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躲过一劫的境遇,碑文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年代太过于久远的缘故吧。亭子左侧的山坡上有一株偏松树颇值得一提,这是一株树,但不知何故却生出两种风格的枝叶来。树的上部枝叶是正常的偏松,但中部却有一束束枝叶长得既细又密,接近松树枝叶的风格。这也可以称为一奇了吧。

下了御碑亭,前行数十步就到了当年毛泽东即兴吟诵“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仙人洞了。这是一个有着圆形出入口的石壁墙,在圆形出入口上面牌坊式的突出部分题有红色的“仙人洞”三个大字,两侧写有一副繁体字对联。通过这个出入口一眼望去,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令我立时就想到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出入口就像一个放大镜,本来狭小的视野经这个放大镜一放大,顿时有一溜溜的青山呈现在了你的面前。进得镜中,不仅有一排排的青山映照在夕阳的灿烂光线下,还有一株枝叶招展的迎客松映入眼帘。这株迎客松长在一块小山坡上,面前就是一块直面悬崖的山石凸出在半空,山石上自右而左写有“纵览飞云”四字,与迎客松、远处渺茫的湖泊、层峦叠嶂的山峰互为映衬,称之为自然的大观园可谓贴切。

出得仙人洞,搭乘的士数分钟即可到达庐山上的城市——庐山市的中心街道牯牛大街了。这是一个山顶上的城市,一个城市该有的东西基本上它都有,所以我也就没有必要一一列举来表述我的惊奇之情了。牯牛大街旁边的街道公园内有一牯牛的石头雕塑,有力的犄角挺立空中,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的力量。雕塑的底座是方形的,上面书有“牯牛岭”三个繁体的大字,再下面是一个圆状的小花园承接地面。这个雕塑即是庐山之巅上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若不在这儿拍上一张照片,别人可能会认为你没有到达庐山之巅,所以还是拍一张吧,不论其纪念意义,单就景致来说也是很不错的。

在这儿休憩片刻,可以打的或者乘坐公交车离开庐山,便宜得很,一个人只需要7—10元钱就够了。下山的路程也别有趣味,蜿蜒曲折不知道有多少个弯(据说有400个弯),反正整条下山路一直就是在拐来拐去的,没有一点直线的路程。而且经过的山头也不知道有多少个,下这么一次,相信你对庐山之大会有一个更直观的感觉。其间,还可以看得到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远处靓影。

下得山来,这一天的行程也就算结束了,不过,需要注一句的是,此乃游玩庐山的数条路线之一耳。

转自:http://hi.baidu.com/leeangang/blog/item/e25a12173b819b014a90a7ce.html3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