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断想

[游记]庐山断想

2008-06-27    sina.com.cn

庐山之所以成为天下名山,先因有了秀美的自然景观和避暑胜地,后才有了人文积累,我觉得摆正这个关系很重要,有人说庐山是不祥之山,彭德怀就是在那里被罢的官,我以为这和庐山本身没多大关系,如果那次会议在其它什么山召开,结果也会可能是如此,这是当时的政治使然,而庐山因有了庐山会议而加重了其政治的分量,成为政治名山,这不知是庐山之祸还是庐山之福?庐山曾是国民党政府的“夏都”,蒋介石在那里向日本宣战。蒋一生钟爱庐山,居住庐山前后长达13年,他晚年提出台湾回归统一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庐山成为他养老的“汤沐地”,宋美龄身在美国,曾一直牵挂着她的美庐。庐山和中国近现代政治关系之密切,是国内其他名山所不曾有的,这应归因于庐山的自然魅力。

庐山因“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而集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在名山中绝无仅有,于是“庐山与文化名人”就成为了人们饶有兴趣的话题,司马迁、王羲之、陶渊明、慧远、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朱熹等一个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省略的名字都和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这里要特别提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他在游记中对庐山有精彩描写,仅举二例。汉阳峰为庐山最高峰,1474米,现代旅游者一般远眺而已,而徐霞客沿小径攀登,“攀茅拉棘”而至峰顶,并举目四望,发出感叹:“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为最矣。”你看这是多大的气派!这次我们越山观赏三叠泉,有一段涧旁行的经历,查看游记,徐霞客在庐山也有涧旁行的记录:“随涧东西行,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丛竹修枝,郁葱上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转入转佳。既而涧旁路亦穷,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于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读着这优美的文字,置身于空谷山涧,我想的最多的,是在喧闹浮躁的当今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如何保护好自然生态,徐霞客所探寻的不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吗?由此联想到陶渊明在庐山写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堪称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典。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64a801008nt5.html14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