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

[游记]庐山游

2008-06-27    sina.com.cn

庐山游

2008-04-03 13:56:35

大中小

标签:旅游

庐山游记

2008年3月21日------24日,医院组织了一次庐山游。畅游归来,收益良多。遂成此记。

我们是21号晚上出发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激动和兴奋。不知谁说了句天气预报这几天江西有雨,又引得大家心里惴惴不安起来。暗暗祈祷老天不要让我们雨中游庐山。

车子一路高速。过驿城,越信阳,而后经过孝感,武汉,黄石,三过长江到达江西九江。一夜的颠簸流离,到那已是黎明时分。庐山就在九将境内,离城不远。我们的车接了当地导游后,就离开九江城向庐山进发,到了山脚下,我们的车停了下来,原来,为了安全起见。风景区规定,不到八点,不让车进山,因为上山的公路依山而建,共有四百多倒弯,外地的大车上不去,还要换当地的公交,所以我们只好在停车场等侯换车。

导游小李,是个资深导游,为了排谴我们等车的无聊。她把庐山的概况给我们做了一个减单介绍。做为世界地质公圆和文化遗产的庐山,内含竟是那么的深厚。它集文化名山,历史名山,政治名山,建筑名山等诸多荣耀于一身,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游览到此,醉心于山水中,流下了千古传诵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唐一朝。大诗人白居易官场失意。贬至江州任司马之职。他纵情于江州,匡庐的美景,留下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北宋时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光写了庐山的美景,还充满了哲理性。就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流下过墨迹与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庐山恋》不仅红遍全国,也让庐山的美景印在了亿万国人的心中,所以称它为文化名山历史名山是当之无愧的。说它是政治名山,是因为它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位名人有解不开的缘,毛泽东和蒋介石,上世纪初,蒋介石曾花巨资在庐山建了一所军官培训处,用以培训青年心腑,还建有一栋名曰“美庐”的别墅供宋美玲居住,后来国,共谈判时,蒋毛二人同上庐山,能够想象的到,少不了的一番唇枪舌剑,至今庐山还留有谈判台遗址供后人参观。建国后,最有名的政治事件莫过于“庐山会议”,在庐山招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长达月余,创历史之最,也是在这次会议后,一大批的政治人物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因此,庐山又是个政治名山。至与建筑名山,则是由于清末以来,大量的外国人在庐山买地建房,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洋人留下了一百多栋风格各异的别墅,堪称万国建筑博览。国内的风景名胜区里,若和庐山比建筑,也只有我们河南的鸡公山能和它相提并论,因此,它的建筑名山也并非浪的虚名。

八点多。当地的小公交车来啦,大家争先恐后的上了车,开始上山,没多久,我们就领教了庐山的历害,满天的雾笼罩了一切,十、几米外已看不到人,盘山公路围着山腰望上盘旋,左一转,右一旋,把人甩来甩去,我真的服了司机的驾驶技术,这样的路况竟开的飞快,开着车还能接听电话,他打、着电话开着车,毫不在乎,可我们坐车的已吓的大气也不敢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提心吊胆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景区的入口,一下车,我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好冷啊,湿冷的空气加上山风一吹,冻的人受不了。进了景区又坐了几分钟的车,来到我们的住处----茶艺宾馆,条件还不错,干净,还有热水,电视,安排好住处,草草的吃过早饭,我们上午的游览正式开始,上午安排的两个景点是花径和仙人洞,坐车来到花径,一下车我们头都大啦,雾大的几步远就看不到任何东西,路边的如琴湖据导游讲是庐山的第二大湖,风景秀丽,可我们看到的只是雾蒙蒙的一片,连水都看不见,往前走着,见到一石门,上书“花径”二字,两边的门框上有一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进门沿小径前行,两旁是含苞的桃树,我们来的早。没有白居易好运,没见到盛开的桃花,其实花径的来历也是缘自这位香山居士,史载,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有一年暮春时节游览至此,见桃花夭夭,有感而做诗《大林寺桃花》,故有花径留芳千年,据说花径亭内的花径二字还是白居易手书,花径的尽头有新修的白居易草堂,内有白居易的生平简介,以及名家所书的白居易的歌咏庐山的名片佳句,还有庐山著名景点的图片。最奇的是有一位当代诗人,才思敏捷,在此为游人现场做诗,他能把游客的名字以藏头诗的形式嵌入诗中,引的游人啧啧称赞,当然,收费也是不菲。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0523401008tfe.html2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