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之行 |
[游记]庐山之行 |
2007-08-30 sina.com.cn |
大中小 从庐山回来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天太热,于是就懒得上网。 对于这次的出门,还是应该总结一下的。四天的行程,看似很饱满,其实在巢湖就待了一天半。而且夜里还被我发现了一个肥大的蟑螂,害得我只睡了3个小时。第二天晚上夜宿九江,终于看到了城市(自从住过农村,我发誓,这辈子我都要住在市中心,虽然可能环境远不及农村)。剩下的两天,就玩庐山。时间赶得急,几乎都是走马观花,玩得一点也不尽兴。第二天上午玩了三叠泉瀑布,车上不去,必须自己爬上去。回来后听舅妈说,当时我去庐山,他们还在家为我捏了一把汗,怕我现在这身体爬不上去,更何况是37度高温下。不过我坚持下来了。上到瀑布那儿,不仅震慑于瀑布的漂亮(我个乡里人没看过真正的瀑布,所以当时激动得狠,虽然后来听讲那个瀑布根本不算什么),回头看来时路,也挺为自己骄傲。下午的时候,我们还特地去了一趟共青城(忘了交待,这次出行是团市委组织的大队辅导员和团干学习)。 对于共青城,有些话不吐不快。在去之前,我怎么都想像不出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整个城里的人都应该是共产党员吧;是不是会像书里说的那种世外桃源,一副天下为公的景象?毕竟这是一块沼泽改造的地方。 车子出了九江市区,便在一条破烂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号称这段在修路,最近去都比较不方便)。还好车速比蜗牛快些,路上没有堵,可能是我们选择的时间好吧,下午一点多,艳阳高照。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共青城。我心里冒出了第一个疑问:胡耀邦也不过是想带领那98个共青团员搞个当年很流行的上山下乡建设,有必要把地点选这么远吗?还是为了显示大家都是能吃苦的人,表一表为国建设的决心?这是那个时代人思想的特征,不比别的,比谁能吃苦,谁为国付出决心大。在我看来,里面更多了一种作秀的成分。中国人就好个面子,这已成为全世界众所周知的秘密了。 进入共青城,里面的景象和我的想像有天壤之别。看着窗外飞快后退的景物,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个念头:这城如此地像是非典时被人们抛弃的死城。或许说这话有大大的不敬,但这确实是我的感觉。从进城开始,我就没看见一个人。路两边有没完成的基建,也有商店和住宅楼,但我却没看见一个人影。这让人有点毛骨悚然。刚进城,右边是一所大学,叫什么名字,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然后路两边看到最多的便是XX共青培训基地。继续往里走慢慢路变窄了,道路两边的树也慢慢多了起来。整座城市让人有讲不出的怪异。道路的两边尽是些老楼,但临街却是一些很时尚的店面。两种交织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突兀感。不过店铺里都看不到人,我怀疑这里面东西还能卖得出去。 我们的大巴飞驰了一段不算短的路程,来到了胡耀邦的陵园。随行记者先一步下车,架好了摄像机。又是一种政治作秀。大家揶揄道:谁让这次出来是共产党掏钱呢,就当给党一个交待吧,忍受一下好了。车内有空调不觉得,一下车,热浪扑面袭来,瞬间有种窒息的感觉。天气预报说有37度,估计地面已经有60多度了。从停车的地方还没走到大门,身上的衣服已经湿了一半。从早上爬山开始,喝了有3瓶多的水,却根本没有上厕所的欲望,全部随汗排出体外了。 在里面随着解说员绕了一圈,照了几张相(可能是才照了艺术照的缘故,本来很怕照相的我,这次出门却积极照相,可能是被艺术照折磨得已经无所谓了,也可能是我自己知道这地方我也不会再来第二次)。我们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大巴上。这时汗水已经把衣服从上到下湿了个透。终于可以回家了,我们都松了口气。汽车照原路返回。再一次看到路边的风景,说真的,对这个享誉全国的共青城,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失望,或许它里面有更深的含义是我没发现的。但这确实是个正宗的“政治学习基地”。 晚上11点多钟,我终于回到了家,老妈还在等我。跟老妈没唠嗑一会,我的眼睛就睁不动了。尽管白天汗流成那样,我还是决定第二天早上再起来洗头洗澡。 现在来看,庐山之行给我的记忆留下的除了累,还有四个字:政治作秀。有得必有失吧,钱是省了,可是旅行的记忆却并不很愉快,还在酒店把朋友送我的水晶手链丢了。以前,我只想和朋友出去旅行,觉得那是最愉快的(因为上次和家人去旅行,觉得他们太唠叨)。可能因为年龄的增长,我现在只想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旅行。老妈这么多年都没出过门(好歹我不管和家人还是和朋友还去过一些地方),我打算明年和老妈去黄山玩(虽然老爸说,等他退休后带老妈游遍大江南北,但我心里却不敢苟同,他还不知道要哪年才能退休,退休后两个人都是一把老骨头了,还能玩的动?)。我要从现在开始攒钱,用自己的钱带老妈出去玩。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d398f01000a2n22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