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毕业旅行之庐山游记(二)

[游记]毕业旅行之庐山游记(二)

2007-07-16    163.com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中雨

观瀑.登峰

昨天一天的忙碌,居然没有让我感到一丝的疲惫,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今天早上起得较早,因为可以参观的地方较多,但时间要加紧。然而天空不作美,天上有些阴沉,似乎雨水是少不了的了,但所有的这些都减少不了我们游览的兴致。我们联系好了车,匆匆地吃了早点,就启程了。
白色的金杯车前来接我们,司机还是昨晚那位司机,技术精湛,在蜿蜒盘旋的公路上也能灵活地行驶,不过这次车上多了一名导游,是一名本地的中年妇女,说是免费为我们服务的,而我却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导游说我们今天先去游览大口瀑布,然后去植物园,最后再去登五老峰。车将我们带到了含鄱口,据说要是在明朗的天气里可以看到鄱阳湖,故曰含鄱口,但是在今天这样的阴沉沉雾朦朦的山中,我们无论怎样登高也看不到传说中的鄱阳湖。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雄壮秀美的山峰,那绿树掩映连绵起伏的群山让人情不自禁感叹大自然力量的神奇。
在我们登上眺望台远眺鄱阳湖之前,我们要先去游览瀑布。去瀑布首先要坐索道,价格50元,大口瀑布的门票25元,总共75元,这相当于是我们昨天一天的开支。我就知道导游没有那么好心给我们免费做导游的,她的目的就是收取提成。不过既然大家都同意,而我们又是团体出游,我们也都默认了,毕竟从来没有坐过索道,只是50元的费用感觉还是太高了。我们坐在索道的箱里,望着脚下的草木,望着远处的群山,虽是第一次坐,却没有一丝的兴奋,因为我们都坐在有玻璃的箱子里,像困兽一样。而就在这里,天空飘起了小雨,虽然不大,但落在了玻璃上,也渐渐地模糊了我们的视线。大约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对面的山上,从那里向下我们就可以去看瀑布了。
即使是旅游的淡季,即使是阴雨朦胧的日子,庐山这个旅游的圣地依然游人如织。我们小心奕奕地沿着崎岖在小路向下行走着,真怕稍胖一点的游客将我们挤下去一样。还没有见到瀑布的真面目时,我们便已经听到瀑布流水哗哗的声音,淹没了游客兴奋的叫声。站在瀑布对面的路上,我们终于见到庐山瀑布的真面目了。由于水量偏少,虽然没有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那种恢宏的气势,但用壮观来形容也是毫不为过的。我们到了瀑布脚下,忙着拍照,以证明自己来过庐山,可是我们却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个景点的风光以及人文意义。或许这就是当今旅游的弊端吧,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了一个地方都是匆匆地看一下,然后照张相,脸皮厚点的留下**到此一游,文化高一点的留下石刻,便就是游览过一个地方了。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和大多人一样,我们也是看了几眼瀑布,然后照了几张相,然后就上山了。
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五老峰,也就是五座山峰连绵起伏像一位慈祥的老人躺在那里,静静地仰望着天空。当地人都说像毛主席,哈,为啥不说像邓小平呢?只是因为当年毛老人家来过这里吗?在朦朦的细雨中,汽车带着我们到了五老峰脚下。在这里的一家餐馆中,我们吃过午餐后,就又开始了我们的旅程。五老峰其实不高,而且还有修得很好的台阶,我们在上山的过程中全然没有昨天的那种兴奋感,因为在这里难以找到昨天那种征服的感觉。一峰的路程较长,在中途我们稍稍休息了一会就继续前行。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一峰的峰顶,这里的山峰都是庐山的主峰,海拔较高,站在山顶登高望远,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大家不禁地使出全身的力气高喊,想听听自己的回声,这种感觉实在是美妙!一峰与二峰之间相隔很近,但却有自己独特的风光。鳄鱼石、五老洞等都是大自然赐予庐山的宝贝,它们都是庐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庐山最美的地方除了瀑布以外就要数它的迎客松了,庐山迎客松生长在三峰的半山腰上,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其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却岿然不动,其生命力之顽强让世人敬佩。五老峰中最高的峰是四峰,它就在离三峰不远的地方。只是当时雨稍微有些大了,风也很大,站在庐山的最高峰上,那种征服的感觉又油然而生。我们在这里望远,任风吹向面颊,任雨湿润发梢,我只想静静地品味雨中庐山的秀美风光。当还剩下五峰时,我们都决定不再继续前行了,因为征服了最高峰,再向上攀登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何况现在风也很大,雨也不小。带着一丝遗憾,我们下山去了。希望将来能够弥补这个遗憾。

转自:http://blog.163.com/shangrila_y/blog/static/28980496200751474842308/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