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二)

[游记]庐山游记(二)

2007-08-07    sina.com.cn

转过身,穿过马路,就是锦绣谷的入口处了。一入谷,满眼的苍翠便扑入眼帘。谷中左边沿着山崖修了观景的石阶。顺阶前行,高低起伏,行约半分钟,便是“天桥”。从这儿至“仙人洞”,全长约1.5公里。谷中四时花开,犹如锦绣,因此而得名。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之处。 锦绣谷风光 相传当年朱元璋被陈友谅追至此,策马从此断崖越过逃生。现今断崖的岩石上还清晰地留有两个马蹄印。

自天桥再往前行,不多久,右侧出现一大片山头,导游说这是当年电视剧《西游记》的外景拍摄地。仔细看看,果然颇为熟悉。

伴随着《西游记》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歌声响起,画面上出现的就是这个山头。那灰白色的崖壁如刀削斧削般,其实这就是第四迹冰川遗留下的痕迹了。像这样的遗迹,在庐山是随处可见的。

一路上,怪石、奇松不断,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你看这个断崖像不像猪头啊?

这两棵松树一左一右,一高一低,遥遥相望,有如牛郎织女一般,并称为“牛郎织女松”。不过,牛郎织女尚有好心的喜鹊每年为他们搭桥,可是它们却比牛郎织女更可怜,永不能相聚。别小看右边的这棵小松树,看起来弱不禁风,可是却已屹立几百年了。因它长在一块自谷底高耸而起的巨石上,孤苦无依,故名“可怜松”。

别过“牛郎织女松”,转过几个弯,右边辟了一个观景台,在此眺望,就是毛主席笔下的“无限风光在险峰”中的险峰了。但见崖壁陡峭,奇险无比。峰顶处隐隐可见游客的身影,如蚁般大小。置身于大自然,总是很容易让人认清自身的渺小。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险峰顶上其实是一大片平地,靠崖边用铁索拦住以防发生危险。铁索上挂满了情人锁,寄托着恋人们的美好期盼。等到自己真的置身于险峰顶上时,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无限风光”了。 站在险峰上极目四望,山峦叠嶂,云雾自谷底缓缓升起。

在险峰处略作停留,便继续前行,看“仙人洞”去!仙人洞位于锦绣谷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是为仙人洞也。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一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中吕洞宾即在此得道成仙。仙人洞左侧崖边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一劲松插石而立,名“石松”。石上刻有“纵览云飞”、“豁然贯通”字样。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蟾蜍石左侧,有一石砌的月亮门。出门回看,门楣上刻有“仙人洞”三个大字,至此走出了锦绣谷。 仙人洞纯阳殿

纵览云飞

走出月亮圆门,右手有一小段台阶。登上台阶,是一小块平地,中间建了一个亭子,名曰御碑亭。亭子内立有一碑,此碑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为感谢当年在山上救过他的周颠而特意命人背上山来。本来觉得亭子很普通,御碑也不是什么特别稀罕之物,若不是导游在此处会绘声绘色地说上半天朱元璋的故事,这个景点就实在不值一提了。以前我曾三次登上庐山,每次游到这里,都一带而过。这次,我无意中在一本介绍庐山的书中看到,当年朱元璋命人将碑石运上山时,庐山还是一座尚未开发、人迹罕至的荒山。为了运送御碑,人们特意开凿了一条九十九盘山路。到了清朝年间,英国青年李德立正是从这条古老的盘山路登上庐山的,以至于后来改变了庐山的历史。

御碑亭

离开御碑亭,沿小道向西下行,不远就到了下一个景点大天池。所谓大,其实不过一到两米宽,十来米长。中间有一小桥横跨其上,将天池一分为二。之所以称之为大,相传是文殊菩萨以单手凿出的。单手能凿一个一两米宽、十来米长的池子,当然有资格叫大天池了。世上的事都是相对来说的,就看跟什么比了。

这个池子除了有文殊菩萨的传说之外,相传朱元璋也曾在此躲避过陈友谅的追杀。当年朱元璋逃至此处,走投无路,跳进池中,躲在桥洞之下。桥洞上本来结满了蛛网,在朱元璋弄破蛛网钻进桥洞后,蜘蛛居然迅速又结了一张大网,把桥洞封了个严实。陈友谅赶到后,看到完整的蛛网,自然想不到桥洞里有人了。这个传说不知是真是假,但不管怎样,最后朱元璋毕竟是当上了皇帝。万物皆有灵性,知道朱元璋乃真命天子,还是早点认清形势为上策。

大天池中池水光灵如玉,终年不涸。

由天池寺遗址前循石级小道而下,行数百级,即可到龙首崖。在龙首崖侧,建有一观龙亭,在此是观看龙首崖的最佳位置。从观龙亭望去,但见龙首崖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深不见底,一块横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上履劲松,下临绝壑,似苍龙昂首,故名。站立崖边,看云雾自谷底升起、风光隐现时,神秘莫测,而当云海如絮平铺,巨大峡谷消失时,人就如站在云上一般。相传古时天池寺的主持曾带领一众僧人在云起之时从崖上纵身跃下,投入茫茫云海之中,飘然而去,故又称此为舍身崖。

龙首崖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53b0dc70100057218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