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

[游记]庐山游记

2007-07-16    mzlaw.net

我一向没有写游记的习惯,但这次从庐山回来,有一种冲动使我坐下来写这篇东西。

我们一行9大8小,在期待了一周后,终于于8月18日踏上了庐山之行的火车。一路上,孩子们兴奋得不肯睡觉,打打闹闹,叽叽喳喳,吃吃喝喝的,好容易等到车上熄灯,才逐渐安静下来。我们还担心第二天一早,叫不起这些孩子,想不到太阳刚出来,小朋友们又开始叫了:“怎么天亮了还没到呀?”很顺利,火车准点到站。

早餐后,我们坐着汽车,沿着九曲十八拐的北山公路,进入了庐山。据说毛主席坐车走北山公路时,用丢火柴的方法计算一路上的弯道,一共丢了400根火柴。不过警卫员提醒主席,车上有四个烟头,一路上他老人家抽了四根烟,因此应该是有396个弯道。我们没有去验证,但确实转得头昏。庐山还有一条南山公路,但因为那是林彪当年逃跑的路,又被称为“逃跑路”,所以基本没有人走。另外还有一条好汉坡,是当年蒋介石请人把他抬上庐山走的路。

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是“花径”,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和花有关。此地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所描述的地方。大林寺已不复存在了,这个季节也看不到桃花了,桃树上挂满了青青的小桃子。我跟儿子调侃说,白居易写的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们看到的却是“人间八月桃吃尽,山寺青桃方挂枝”。花径其实是个小公园,就坐落在庐山第二大湖如琴湖的旁边,人不多的时候是一个相当休闲舒适的地方。公园中心有一个花径亭,在那里挖掘到一块刻了“花径”二字的石碑,但这两个字是出自谁人之手却无从考据,只是知道肯定不是白居易写的,因为毛主席说不是,因为“花”字同现在的简体字,肯定不是唐朝时候的文字。公园里还有一座后来修建的白居易草堂,里面陈列了些与白居易有关的图片,门口还有一座白居易的石头雕像,想来都为旅游业特意增设的。

之后我们走了一条山谷,叫锦绣谷。由于人太多,心思都放在了照顾孩子上,对其景观并没有多大的感觉,只记得是经过了天桥、险峰、仙人洞这几个地方,都比较普通。然后又去了大天池,其实就是一个小池子,中间放了几个钵,分别写上“平平安安”、“发财如意”、“步步高升”等一些祝福的话,让游人丢钱币来祈求一个美好的愿望。儿子第一次就把硬币丢进了“平平安安”的钵内,希望真的能给他带来好运。不知是因为中午,还是因为这个景点比较普通的原因,去的路上只有我们这一行人,加上路面比较平坦,倒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交流和玩耍的方便,我们也可以放心地放手。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摘了、拾了一些松果和杉果,一个个都当成宝贝收好,甚至还争抢了起来,让我们也不禁想起了纯真无邪的童年。

下午去参观的是别墅群。先是到了美庐,“美庐”乃是蒋介石给这座别墅起的名字。别墅的整个院落相当大,环境优雅,实在是个消暑度假的好地方。院子中间有块大石头,上面是蒋介石亲笔写的“美庐”两字。据说当年毛主席入住时,手下的人想将这块石头砸了,但被毛主席制止了,说要尊重历史。老蒋写的“美”字非常特别,分的比较开,从下往上读乃为“大王八”,不知他给宋美龄写的情书里是不是也这样写的。屋子的建筑和摆设都比较西化,宋美龄本来就是接受的西文教育。当时很“现代”的冰箱、马桶、浴缸,现在人看来都已无法接受,可见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变化。

另一景点叫“老别墅的故事”,名字非常浪漫,还号称“不听老别墅的故事,不识庐山真面目”,里面除了些常规的旧物摆设,还有形态各异的蜡像在给我们讲述“老别墅的故事”。英国人李德立半蒙半骗,从清政府手中取得了这一带土地的所有权,并在此处盖了第一幢别墅,然后把地卖给不同的人,盖了有不同风格的别墅,形成了这一带别墅群。其中有一座是以前的教堂,有一座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住所,其它的已经没有印象。赛珍珠跟随传教的父亲来到庐山,并在此生活长大,写下了和中国有关的小说,好象有叫《大地》的,有机会要拜读一下。她生了个弱智的女儿,并因此开始了慈善事业。同为母亲,忍不住为她心酸。

第二天一早,我们先到了含鄱口。站在这个气势磅礴的地方,远望鄱阳湖,遥看五老峰,还能远眺庐山第一高峰,只能让人感觉到人的渺小。而不懂事的儿子只对脚下的缆车感兴趣,这里的缆车中通向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地方。我们没有去,不过从照片上看,体会不到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因为现在知道的大瀑布多了,庐山的这种小瀑布实在算不上什么。

同行的小马同学(申景娜的儿子)是个小植物学家,来庐山带在路上看的书是一本《农业栽培技术》,所以有植物园这一参观点对他来说是最值得兴奋的。遗憾的是这里的植物园只开放了温室区,其它都不对外开放。倒是给孩子们捉了两只蜻蜓,让他们开心了一把。我们还发现在一片草地上,用来拉绳子的杉树木桩有一大半居然发芽了,这就是生命力!

我们一致认为此次出行的重头戏是三叠泉,但在头一天晚上还是争论了很久,因为导游总是在强调三千多级台阶的困难,去过的几位也很担心孩子们的体力和安全,但最终大家还是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实际上,尽管最困难的一段还是要靠自己,新开通的轨道缆车已经帮我们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下缆车后,我们拾级而下,其陡陗和危险的程度都比不上我之前所想像的。很快我们就听到了瀑布的哗哗声,再转几个弯下去,秀丽的三叠泉瀑布就呈现在眼前了。没来庐山之前对它的唯一印象就是一套庐山邮票中的三叠泉,现在就真实地在我眼前。瀑布是分成三段流下来的,落差大,但水流量并不大,因此这不是一个让人震憾的壮观的瀑布,而是一个秀美的瀑布,婉如一位清新脱俗的长发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我欣赏她,感激她,因为在她面前,我的心情有一种异样的宁静。瀑布下面有一个水潭,印象中所有的瀑布下都会有水潭,似乎是在激烈的冲击后,要安静下来好好休息一番。三叠泉的水潭和它的流量比起来,是比较大的。有十来艘小船在那,供游人游玩,儿子吵着要坐船,不巧的是在周围没看到有什么同伴,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带他上了船。本来技术就不行,又恰逢很多船只到时间在往回划,好不容易才划出去一点,又被别人撞了回来,折腾了几次,总是在周围打转转,时间也到了,只好拉着不情愿的儿子上岸了。溪水溢出水潭后继续往下流,溪中横七竖八地立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大家都下去了,洗洗手,洗洗脚,玩玩水,甚是开心。儿子在我担心的罗嗦声中,独立地翻越过了这些石头,从小溪的这边到了小溪的那边。现在想来,自己实在是过于紧张,他在长大,应该放手让他去闯。该返回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那三千多级台阶,我鼓励儿子去战胜困难,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当旁边没有其它小朋友,又总有人“邀请”他坐轿子时,有些撒娇了,“哎呀,好累呀。”后来碰到了米米,两个小男子汉一下子就蹭蹭地走到前面去。回到缆车站后,他们都很高兴,因为他们战胜了困难。

从三叠泉回来后,我们去参观了庐山会议旧址。由于大家都比较疲倦,都没有进去,只在外面看了一眼。

第三天一早起来,小腿肚子紧绷绷的,有点伸不直腿来走路的感觉,以为今天不能再爬山了。这天去的是三宝树、黄龙寺、黄龙潭和乌龙潭。先走的是一段泥路,路是凹凹凸凸地布满了石头和树根,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由于天气非常好,也没有走泥路的感觉,走开了后,腿上的疼痛感也消失了。黄龙寺是一个香火并不怎么旺盛的小寺庙,我们也没进去,只是看了门口的三棵宝树。一棵是有1600多岁的银杏树,另外两棵是600多岁的柳杉树。银杏树显得苍老刚劲,柳杉树则显得挺拔威风,保护得比较好。离开三棵树爷爷后,我们沿路下行,来到了黄龙潭,是一个小瀑布和一个水潭。黄龙潭是好运潭,在那洗手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小朋友们一听导游这么说,都冲下去洗手玩耍,又是在石头间跳来跳去,其实一个个都是身手敏捷,但我又过多地紧张了。再往下走就到了乌龙潭,因为导游说在当地,乌龙潭被认为是噩运潭,不知是哪个孩子带的头,往潭里扔石头,说是要砸碎噩运,结果大部分的小孩都在不亦乐乎地扔了起来。

我们在庐山的最后一站是毛主席故居。这是一座依北京四合院结构建造的别墅,主席曾经在此生活和工作,里面自然少不了他老人家当年使用过的东西和一些图片展,另外还有庐山地质结构变化的一些模型和标本。我本来好好看看,儿子却一点耐心都没有,总拉着我往外走。

离开了庐山,还有一处必去的地方,就是九江长江大桥。它是长江上最长的一座桥,也是铁路和公路两用桥。想起去年在南京,专门带儿子去看了南京长江大桥,而这竟是他对南京最深的印象。九江长江大桥比较新,车流量也远比不上南京长江大桥,桥底观看的环境也很干净舒适,不象南京的,比较脏,不得不吸入大量的汽车尾气。孩子们看完桥、照完像,就在地上玩蚂蚁,也有看野草的。我们则很悠闲地坐在一边聊天。当有火车开过了,儿子就会停下手下的活,看着火车离开,这一直是他的兴趣点。

这一次的旅行还是非常开心的,感谢阿红前前后后为大家张罗了不少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往和玩耍的平台。旅途中,看到孩子们各有各的个性,看着每位妈妈对孩子的不同态度,对我也有一些启迪。回想一下,与儿子的心灵交互其实很不够,往往还是在较高的姿态,注意力总放在事务性的事情上,这一点一定要逐渐改进。

转自:http://www.mzlaw.net/lsyj.htm2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