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散记 |
[游记]庐山散记 |
2007-07-21 sina.com.cn |
庐山散记 山 延绵数百里,郁郁葱葱并不幽深,并不险峻,并不秀 美,并不磅渤。因一个诗人酒后聊发少年狂般的诗篇赋予了 它的美妙;因近代史上一个常客在此发表了一次讲话从而改 变了中国的一段历史;因一个伟人与另一个伟大的人之间的 不睦而变得肃穆;因一部电影讲了一个青春的爱情故事而变 得缠绵。大慨但凡名山大川无不与文人墨客,风云人物,名 人雅士,风流轶事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山因人而鸣,人 因山而感。另有一说是山高人为峰,彰显人的力量和伟岸, 而在含鄱口看五老峰或云雾缭绕,或薄沙轻舞。山被大自然 鬼斧神工,传神入胜,登高望远一缆众山,于此也就不难理 解伟人那个老人家为什么总偏爱于此羽扇纶巾,谈笑风声, 运筹帷幄,胸中有家国。 湖 准确的说在海拔千米之上的庐山有两个湖。一曰如琴湖。 因从空中俯瞰像一把西洋琴而得名。如琴湖并没有因故而变 得温婉绵绵,它似乎显得太过平淡。不大的水面,不清澈的 湖水,岸边杂草丛生很是凋零。只有远处山上的别墅群告诉 人们依山伴水是一种明智而不错的选择。一曰芦林湖。在秋 日的阳光下浅浅的湖面波光鳞鳞,岸边层林尽染,火红的枫 叶把山林燃烧。人醉了,不知身在何方,心在何处。据说勤 劳质朴的庐山人民为了他们的领袖再来的时候不住在他昔日 对手曾住过的房子。在最艰苦的岁月,克服了种种困难仅用 一年的时间建造了一座分外幽静、很具中国风格的别墅。同 时考虑到他们的领袖有在大风大浪,中流激水的性格和喜好 又建造了一个与如琴湖一般大小的人工湖。伟人深爱于此, 伟人深爱于民。 泉 诗仙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何来你老 先生说的这样的景致啊!现在的说法倒是很in时代。在黄龙 潭洗了手,幸福好运跟你走;在黑龙潭洗了手,老婆会跟别人 走。不管是黄龙潭还是黑龙潭的瀑布(准确的讲不应叫瀑布 叫流水差不多)现在人给它多么美而酷的说法都不及一个说 法“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拒绝了索道的诱惑40分钟 的石板山路时而舒缓时而顿陡,石桥在山间横陈静卧,溪水 奏着不变的乐章,旷谷崆惚,曲径幽长,秋后的山花并不烂 漫,在阳光下零星的枫叶那一抹红却点亮秋的枯涩。路在脚 下,脚步匆匆。不停的脚步告诉自己为何而来----无限风光 在险峰啊!想看三叠泉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三叠泉的台阶上 下一共有近3000级,不但雄伟壮观幽深,台阶更是陡直,不 知难倒多少英雄汉望而却步。放下行囊,埋下头来,横下一 条心,不到谷底决不回头。一步,一步,台阶在往下延伸曲 曲折折。原来走下坡路也是这样的难,难道真是上山容易, 下山难,只有正在下山的人啦才能有这样真实的体会。尽管 腿在发颤,脚在发软,当你看到三叠泉的时候,这一切又是 这样的欣喜,这样的满足。人在谷底是这样的渺小,天是那 样的高,云是那样的淡,泉水浑然从天上泻下,虽一波三折 却是那样的决绝,意无反顾。留连,留连,那个秋后的上 午,阳光躲在山背后,静静的坐在泉水边看着眼前的景致想 想从前,想想现在,想想将来。捧起一把清澈透凉于心,尽 管这样就请带走我所有汗水和困苦吧。 感谢庐山!感谢三叠泉! (此文发表于2002年11月的《武汉铁道报》并获得该报举办的旅游游记征文二等奖,同时获得当年车站文章评奖一等奖)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b9f3ee40100068018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