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游记Ⅱ庐山之险,之秀 |
[游记]庐山游记Ⅱ庐山之险,之秀 |
2007-07-16 dgdcc.com |
庐山游记-Ⅱ庐山之险,之秀 晨,八时整。
按我跟爱人预定的时间和路线,开始了探幽揽胜的行程。
一般游庐山大抵走两条线路:
第一条是由牯岭街乘旅游车到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石门涧、芦林湖、博物馆、会址、美庐别墅返回。
这需要一天的行程,如果时间充裕,安排两天游完,就不会很辛苦了。
第二条是由牯岭街乘车到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三叠泉返回
这条路也需要一天的行程,甚至比第一条线路更加的难走,因为大都是需要步行的山路。
我们是从花径开始上路的。
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
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故后人称此地为“白司马花径”,并建造了“景白亭”。
花径亭中一横石上刻有“花径”二字,传说系白居易手书。
如琴湖湖水碧绿,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桥通往湖心岛。一时看着游人如鲤,园中繁花似锦,亭台碑碣,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不仅诗性大发,口占一首。
赠爱人
如琴湖盛一潭秋,
广陵玉人把臂游,
匡庐雾锁千秋月,
青山绿水见风流。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大林寺早以灰飞湮灭了,而后人1988年在园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1996年著名雕塑家王克庆制作的白居易石像还依然凝立在湖畔。在绿树,红花的印衬下,如果不是游人太多,不失为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逛罢花径,沿路顺理成章的就走向锦绣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的地方。因此处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之。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诗赞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上,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
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无怪乎锦绣谷能成为庐山的热门景点。
复前行。
由大天池西南侧,循石阶下行数百米,便可见一崖拔地千尺,下临绝壑,孤悬空中宛如苍龙昂首,飞舞天外,这就是著名景点“龙首崖”。
游客若从悬崖左边一石亭观看,龙首崖悬壁峭立,一石横亘其上,恰似苍龙昂首。崖下扎根石隙的几棵虬松,宛如龙须,微风吹佛,恰似龙须飘飞。
龙首崖是观云雾的好地方。每当大雾袭来,深涧峡谷中,云雾升腾,龙首崖如傲游在茫茫云海之中。游客站在岩上,有如腾云驾雾,云游太空;也似乘龙探海,嬉戏波涛。不多时,浓雾散去,睛空艳阳,满目青书翠,远处峡谷,电站、河流、田野、农庄清晰可辩。
在龙首崖上凭栏俯瞰石涧峡谷,可见狮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凉岩、万丈梯等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态万千。
说到龙首崖就不得不说起仙人洞了。
仙人洞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有参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洞宾仙人即在此修道成仙。
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洞外骤添几分仙气。
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
毛泽东爷爷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即点明了龙首崖的险,又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是来庐山的客人必游并留影之处。
仙人洞的左侧有石砌的月亮门,门楣镌刻“仙人洞”三个大字。在月亮门内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劲松插石挺立,称为“石松”。石上刻“纵横云飞”、“豁然贯通”摩崖大字,石下乱云飞渡,如入仙境。
仙人洞右侧之观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游仙石凌空突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可观锦绣谷全景。
据说:老蒋曾到此游览,至此观赏良久,却仅仅说了三声“妙”“妙”“妙”,旁边有拍马屁者附和跟着说了三声,“好”“好”“好”。于是老蒋问道:妙在何处?好在何方?马屁者被问的张口结舌。是而观妙亭又名“马屁亭”。真令人捧腹也!
有奖问答:老蒋之三声“妙”何指呢?
奖品:取消你的马屁者资格 :) |
转自:http://bbs.dgdcc.com/thread-16057-1-1.html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