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山南行(日记三则之二) |
[游记]庐山山南行(日记三则之二) |
2007-07-16 hexun.com |
庐山山南行(日记三则之二) 刘宝森 2005年9月10日 星期六 多云 早8时,大客车出发,直奔庐山秀峰。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秀峰的来历。秀峰,以香炉峰、文殊峰、鹤鸣峰、狮子峰、姊妹峰的总称,寓群峰竞秀之意。康熙年间(1707年)春,康熙皇帝南巡时,开先寺主持超渊前往淮安接驾,并一路陪同至松江。康熙感觉到超渊对自己的赤诚,御书寺名以示抚慰。正题笔时,看见了主持超渊光秃秃的脑袋,便不由自主地写下了一个秃字,这一下,急坏了旁边的大臣们,便向皇帝暗示。皇帝是何等聪明的人,笔峰一转就提下了秀峰寺三字,意取开先寺景致之神韵。秀峰景区是因寺名而得山名。 到达秀峰山脚下,由于大雨冲塌了通景区的碎石公路,大客车只好停在公路旁,我们下车后走到秀峰景区。从山脚到山顶,一排白色的东西横在视线内,仔细一看,是一排排缆车。缆车后面是并列黄崖、马尾的双瀑飞流直下。导游告诉我们,这黄崖瀑布就因当年李白形容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享有盛名。可那一排排的缆车却挡住了瀑布的视线,很煞风景。 我们从秀峰景区的大门进去,经匾额上书有第一山的门楼,经观音石刻到漱玉亭,沿着石阶顺着青玉峡往山上去。走到中途,因路基被雨水冲塌,不得不折回来,来到风景优美的龙潭。潭水碧绿不见底,深不可测,以至于盛传潭通东海。狼奔冢突的涧峡水,在龙潭中聚集,平缓地从一道滑如玉的石隙中溢出。有人悟得此景如漱玉,于是在龙潭旁建有漱玉亭,以彰其义。龙潭入口处,有龙、虎两字盘踞。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庐山两字,气势恢宏。 被雨水冲坍塌的山路,似乎使人多少感到有些遗憾。这时,带队的A君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决定坐缆车重新上山。由此,我们从龙潭,踏上正在维修的石阶,经满是泥泞的听涛亭,到达乘缆车的地方,两人一组坐上缆车,直达文殊峰。沿途是翠峰连绵,重峦叠嶂。中途有一个小山峰,一个非常矮小的制作十分粗糙的李白雕塑像。但那儿是观黄崖瀑布的最佳点,游客在返回时可下缆车游览、拍照。 登上文殊峰,有一文殊塔,据说原塔毁于战乱,塔内有舍利子,塔尖是用纯金铸成。现有塔塔身不高,但香火挺望。站在文殊峰顶,可饱览群峰秀色。那形如鸣鹤飞翔的鹤鸣峰,那挺拔锋利的双剑峰,那面目狰狞的狮子峰,那飘飘欲仙的姊妹峰,那步履蹒跚的龟背峰,铸就了秀峰自然美的主旋律。加上那双瀑,孕育了秀峰的泉瀑溢趣阴柔之美。我想,如果是在晴朗的夏日里,一定可以看到香炉峰冉冉升起的紫烟,那将更是壮观。 山下,远处隐隐约约的鄱阳湖,星罗棋布的房舍、田野,小路,一条坦荡的公路穿行其间。秀峰可以说,不仅是峰秀,而且瀑秀、潭秀、峡秀、林秀。 下山后,在景区用过中餐,吃了一些家常菜。下午,驱车直奔天沐温泉。 北眺庐山胜景,南浴天沐温泉。天沐温泉度假村以深厚的温泉文化,新奇的温泉魅力和优质的服务吸引着我们。关于温泉的成因,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慧通的大师,一天来庐山云游,打道山南,见遍地狼藉,草木枯黄,山泉哑然。大师细看,正是一条黄龙从后山跃起,腾空搅云,大师怒火中烧,喝声孽畜!一挥驯龙宝剑,轰然一声巨响,后山断作两半,黄龙镇于山底,慧通跨上龙背,往东飘然而去。瞬间,万物复苏,山泉吐玉。此后,人们将后山称为黄龙山。驯龙宝剑碰撞山脚冒出一注清泉,明洁如镜,味同甘露,四季常温,经年不竭。以水浴身祛病消灾,人们奉之为神水。 到了这儿,就像到了天上瑶池,从地表有水汽往上窜,俊男美女在氤氲袅袅的雾气中。我们经过的第一个温泉池是美龄池,正在换水。便冒冒失失地走进了水上游乐园,池内阵阵翻滚的浪花,迎面向我们扑来。紧接着,在我们在浪漫休闲温泉区里泡了过称泡泡池、按摩池、浴脚亭、高温池、地热带、花草池、我要飞等处。我要飞汤池,利用密集水流循环冲击着肩部、背部,使紧张的得到肌肉舒缓,一张一弛,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使我要飞的感觉油然而生。有一女士在这儿,一不小心,密集的水注,将她的泳装一侧肩带冲脱,她惊慌地四顾,幸好四周尚无男士,不然的话,春光外泄。六福汤区有当归汤泉、灵芝汤泉、薄荷汤泉、艾叶汤泉、女贞子汤泉、枸杞子汤泉等;怡欣园区有雪花汤池、养参汤池、舒筋池、酸痛池、活力池、美容池、镇静汤池、芙蓉池等。有一室外温泉游泳池,取名为龙潭,意为秀峰之龙潭。还有一个室内恒温游泳池,如标准体育馆游泳池大小。最后,我们到了著名的美龄池,据说,1935年宋美龄曾在这里泡过温泉,此汤池用最上等的黑底白花纹的大理彻成,以呈现出它的高贵华美。 泡过温泉,冲过澡,穿戴或杏黄、或枣红的衣裤,到主楼二楼休息时,服务生送上一盘盘的水果,尽你享用。接着我们推开了一间标有薰香室的梭门,室内光线较暗,只有几处地灯和燃着香料的灯点着。里面摆放着可前后摇动的躺椅和垫脚凳。人躺在上面,前后轻轻地摇动着,阵阵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柔情的名曲似有似无地飘飘渺渺地轻轻地流淌着,真是一段罗曼蒂克的温馨的闭目养神。让神思飞到纯粹的浪漫中。随后,到更衣室穿戴整齐,用电吹风吹干头发。就这样,我们渡过了一个非常惬意的下午。 下午4时45分左右,驱车来到了观音桥景区。进景区后,顺着一条不太宽的小路,一直走到观音桥。过桥后,向右转,顺溪而下,我们来到玉渊宾馆,放下行装,便跟着导游游览。 观音古桥,气势宏伟,如长虹飞跨断壁悬崖之上。该桥是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石匠高手陈智福、陈智汪、陈智洪三兄弟,经过精心设计,历千辛万苦而建成的。观音桥长24.4米,宽4.1米,高10.7米,单孔。桥用105块各重一吨、规格相同的大花岗岩相互扣锁而成。桥身巨大空灵,构思精巧,寓秀逸于雄伟之中,榫式结构,显得既雄伟奇拔,又坚韧古朴。桥下有一圆形深潭,潭水碧绿,深不可测,名金井。桥前有一如中流砥柱的硕大巨石,上镌回溺、水哉等字样。 气势磅礴的三峡涧,溢满了欢乐,到处是盈盈笑语。三峡涧两侧是参天古木汇聚的山林,藤萝垂幔,涧内怪石嵯峨,激流涌过。每一块怪石、每一处流水,与那远处的山林,都可构成美好的画面。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堆,从这个怪石,越过水涧,跃到那个怪石上,戏水的戏水,攀岩的攀岩,或做出各种姿势,将自己溶于大自然中,在相机中留下美丽的倩影。 晚上安排房间时,我与老J等人本来被安排在酒店三楼的标准间里。女士们的房间被安排在二楼转角处,她们感觉到不安全,便与我们调换了。谁知这二楼,虽属普通间,却曾经是蒋介石的行馆,即中正行宫。 玉渊宾馆紧靠中正行宫而建。行馆的二楼与宾馆主楼相通,还包括离观音桥较近的蒋介石警卫室二楼,都成为了宾馆的一部分。中正行宫建于1934年。原为清代诗人易甫实的匡山草庐的主体建筑琴志楼旧址。1933年至1935年,国民党在海会寺和星子县县城举办了反共军官训练团,蒋多次去接见训练团成员。1937年11月,日军淞沪战后攻陷南京,蒋在此下达撤离南京的命令。 |
转自:http://sz1966.blog.hexun.com/4732840_d.html2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