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庐山骛源游记*攻略—xn |
[游记]庐山骛源游记*攻略—xn |
2007-07-16 hikersblog.com |
庐山给予我的印象很散乱,但似乎很富有诗情画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使我对“庐山真面目”有了最早的认识。“日照香炉生紫烟”似乎给庐山增加一些氤氲朦胧之气。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此的磅礴之气,我想李白所见之庐山瀑布定是天下一绝了。后来是余秋雨的散文中提到了庐山,这也使我对庐山的印象从原来的“山水之山”转变为“人文之山”。庐山之名气,较之相近的三清山大的多,但从自然风光的角度来说,却逊色于三清山。究其原因,就在于庐山所萦绕其周围的文人骚客的气息。所以各位驴游对庐山的关注焦点更应集中于它所包含的人文气息。 庐山景区不大,只有302平方公里,而最高海拔更是只有1474米。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庐山之景色吸引了历代名人来登峰游览,也就赢得了“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美名。这等鼓吹自然引来了世俗的脚步,于是秀小的山中无一不留下人工斧凿的痕迹。 说了以上这么多,意思是要想享受安静的登山之感受,一定要走一条人迹罕至的路线,乘车上山虽快,但同时也是对山的一种不敬,对自己的一种自负。而从三叠泉处上山,虽是茂竹休林、溪水潺潺一路景色,但一路石板路平平整整,还有摩肩接踵的游客,这都会扫你登山之意趣。所以登山的最佳落脚点是在庐山北簏的好汉坡,那是庐山未被人类作践之前登山的唯一路线 。大家从九江落脚,最好是打的前往,因为公共汽车开不到它脚下,大家还要走好长一段既无风景又污染满地的冤枉路。在好汉坡脚下的人家中有一些做逃票生意的,跟着他们走的是一条探险之路,可以逃过庐山的大门票,建议意在体味登庐山之味的驴游可以选择这条路。如果体力不好或是双手提满行李的朋友就建议走常规路线上山,这样也有优点,可以到达望江亭饱览滚滚长江,不过听说这样就无法逃过庐山的135大元的大门票了。我和同伴在山脚下和他达成协议两人60元,就朝庐山之巅进发了。 两旁茂盛的乔木中一条参差不平的石板路蜿蜒而上,间或有潺潺溪水声入耳。与三叠泉一路相比景色虽平凡无齐,但此路除见几位当地的登山者下山之外,竟无其他游人,静谧悠然的环境自然给两旁景色平添几分秀丽之色。当然路程还是比较艰苦的,特别是当地人走的那条逃票小路,需要手脚并用。而且此路段已接近山顶,庐山天气的多变也让我们吃尽苦头,常常遭遇阵雨暴风洗礼,第一次我们还比较紧张,我耳边更是响起了昨晚火车上听了一夜的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中《伏尔塔瓦河》中那段描述水流湍急水势急下的旋律。大管与锣的运用似乎更适合于现在的情景。但此种感受也仅仅限于第一次,浑身淋透,风雨中也就安然了。 经过近3小时的攀登,(听当地人说还算快的,许多人3个半小时还到不了。嘿嘿,这话使我得意了好一阵)我们从小天池的岔路边走向了正道,5分钟后不觉已身在庐山之巅的轱岭镇了。这时会有一些人来招呼我们这类散客去他们那些不入流的旅馆投宿,后来我才发现即使7、8月份旅游旺季此镇上的旅馆也住不满。我们住的那种一人只需30元。一切安定下来后,以是中午时分,在街边店里随意吃了顿午餐,才发现自己被宰,不过山顶除了超市价钱还算公道,饭店的价位都很高。 轱岭镇是我所见过的最精致、最干净、最朦胧的一个小镇。小镇主街道全部用青砖铺路,两边的银行、宾馆、超市、娱乐场所并不能掩盖小镇独特的风格。镇上行人虽多,地面还是一尘不染,而说它朦胧是因为大多数时间镇上都是被山雾所笼罩,雾大时能见度不到10米,所以镇上全天街灯都是亮着。 下午计划游览庐山1线景区,就是绕镇中心最近的一条游览路线。大家买一张庐山地图就完全可以自己游览了。路线大多是从花径开始,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出于原址于此的大林寺。现在的花径公园中已是桃树成林,在其间休闲时可以打发不少时间。当然花径对面的古道才是庐山之行的重点,从天桥、险峰,到仙人洞,无不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与一首首绝代佳句使之名扬天下。天桥是崖边一块巨石,传闻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于鄱阳湖上开仗。朱战败推上庐山,而陈带兵追杀。朱的大军退到此地,前方绝壁,后有追兵。明太祖长叹一声,正欲纵身谷底,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条巨龙横卧于深涧之上,使他逃过一劫。天桥便由此为天下人所知。而毛泽东的七言绝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独任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这两处景点热闹非凡。出了这一路山道,如果选择步行的朋友要注意地图上的山道标记,如果错过了可有好长一段公路让你走。我们就是吃过了这种苦头。断续走过几节公路与山路后,大家可以从龙潭路上开始漫步,这一古道上有黄龙潭、三宝树等为数不多的景点。古道两旁草树丰茂,山间凉风习习,一路走来心旷神怡(也有时至傍晚,游人稀少的原因)。 1线的最后一站是以美庐为代表的庐山别墅群,600多幢的别墅,包含美、英、法、德、日等18国的建筑风格,如今许多已经改造成了现代的宾馆。我们上午徒步登顶,下午也是步行游览,还走了一些弯路,现在脚底板已是微微作痛,于是在这些别墅中没有过多逗留。其实这些别墅中也是有许多话头的,不然庐山就不会几度成为中国政治与外交的转折点。各位驴游在纵情山水之后可不要忘了了解这里的故事。 穿过别墅群就从另一头回到了小镇上,镇上的庐山恋电影院已入吉尼斯记录,听说是从开放起只放一部《庐山恋》。不过我们看到的却是放映两部电影,弄得我一阵迷茫。大家晚上有空来这看电影是绝佳的选择。而如果大家完全按照上述的路线徒步一天,想必晚上也不会有这等精力了。还是早早休整整备明天的旅程吧…… 如果徒步游览1线大约要花近7个小时左右时间,其间公路上要消耗掉不少时间,最不值得的是从仙人洞出来到黄龙潭的一段公路,既无登山之乐,又无览景之趣,还要不时吸汽车的尾气。所以那段路有两条小路贯穿,不想做车的朋友可要注意。 第二天我们游览庐山更外一层的五老峰,三叠泉。到五老峰距离牯岭镇有十几公里路程,最合理的选择是4人包的士(30元)前往。五老峰据称其五座山头远观酷似五位老者而得名,海拔1358米,一路走来只见庐山云雾变幻莫测,立于崖边,从咫尺不可辨物的茫茫大雾到云开雾散,险秀山串一览无遗仅需转眼之时。在第4峰之后我们身边嘈杂的旅游团队就打道回复俯了,我们又享受了一阵独自漫步云中的美妙感受。到达第五峰后,直接有古道通向三叠泉,这段路程也是鲜有游人问津,然而到了与缆车并行那段古道游客便多了起来,之后景区的主道上就是一派摩肩接踵的景象。 建议各位驴游不要完全跟随大部队的脚步走完全程。大多数人都是直蹦大目的——三叠泉。其实三叠泉处虽属壮观,但其间嘈杂的游人与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使你无法深入领略瀑布的灵魂。而在一叠泉与二叠泉处就没有那么多商业带来的喧嚣。而这二者之间又属二叠泉处最摄人心魄。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哲学的精髓就在于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完美境界,当你到达二叠泉时就可体会这种感觉。这也是源于路遥之劳形,疲惫至极的身躯在人间罕见胜景之中才有一种对自然的熔铸感。其中之美值得珍藏。 这样一路顺山势而下就出了庐山东门到海会镇,包车到镇上的停车场,再坐长途车至九江。短暂的庐山之旅就此结束,其余未到的景点可以说是一种遗憾,但也为下次的旅行找到了理由。 之后我们一路东行,至景德镇转车,一翻波折总算到了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的骛源,夏季的骛源少了路边的油菜花游览价值减低不少。但如果你对徽式建筑深有研究或是北方来客,则可以选择骛源做一番游览。一般分三线游览:东线的李坑到庆原一路,北线的思溪延村到理坑一路,西线不了解,听说景点少,没做过游览。总体说来感觉是那种适合于休闲自驾车游一族的。邀三五个好友到这里小住1周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当然住在村庄里比较有味道,但条件相对艰苦一些。 其他有关骛源的也不多说了,旅行之乐在于行走之间。明白这点,自然乐在其中了。 |
转自:http://www.hikersblog.com/blog/user1/1186/archives/2005/2539.shtml6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