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浔阳楼自助游攻略浔阳楼旅游指南 |
[游记]浔阳楼自助游攻略浔阳楼旅游指南 |
2008-06-13 uutuu.com |
九江 烟水亭 http://www.fujianok.com/web/zgmtzl/2004-01/1075489704.html 九江市市区内的甘棠湖,湖上有一座绿树掩映的浸月岛,岛上有一组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闹市中的一块“净土”——烟水亭。 唐时,江州司马白居易曾荡舟至此眺望湖光山色,感兴赋诗。北宋时,理学家周敦颐见此岛状如月,遂名“浸月”。后人在岛上建“浸月亭”,寓景于白居易《琵琶行》诗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意,也寄托了后人对白居易、周敦颐两位贤人的怀念。后来,周敦颐的儿子周寿从湖南来到江州为父守墓,见甘棠湖一带“山头不沟薄茏烟”,遂在 湖堤建一亭,名为烟水亭。明嘉靖年间,两亭俱废。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九江关督黄腾春于浸月亭故址重建烟水亭,这就是现今烟水亭的由来。明清时期烟水亭建筑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由僧人古怀募捐重建。至清光绪间,烟水亭建筑才形成现在规模。建国后逐年保养维修,并建九曲桥通向湖岸。 浸月岛上的建筑群分为左、中、右三部分。人们习惯上称岛上整个建筑为烟水亭,其实每座建筑各有名称。左为翠照轩、听雨轩、亦亭;右为浸月亭和船厅;中间依次是烟水亭、纯阳殿、五贤阁、观音阁。这三组建筑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形式变化多样,风格协调统一。庭院、天井内花木扶疏、秀石玲珑,清新典雅,让人赏心悦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 据府志记载,“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当过浔阳县令,为九江人办过不少好事。纯阳殿中的吕洞宾塑像早已毁于兵燹,殿后留下一块相传吕道人亲书的“寿”字碑。斗大的“寿”字,一笔九转,寓意“九转成丹”。字体苍古,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据说这块似“寿”似“丹”的字碑,寄寓了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 相传浸月岛又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的点将台。东汉未,柴桑为东吴属地,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于此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83万人马,离开许昌,浩荡南下,追赶刘备,虎视东吴。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水军在甘棠湖中日夜操练,迎击曹军。 浔阳楼位于九江市区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登郡寄京师诸季及淮南子弟》一诗中的“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的诗句。随后,江州司马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还有他的那首著名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而真正使浔阳楼名噪天下则得力于施耐庵《水浒传》中的精彩描写。 赵朴初为浔阳楼题写了匾额。一楼大厅东西两壁镶嵌了两幅大型瓷板画,彩绘着“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场”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为浔阳楼增加了传奇色彩。最吸引人的,是宋江题的一首“反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据传宋江被发配江洲,心情郁郁寡欢,一日登楼喝酒,醉后信笔在墙上题了反诗。宋江是必须题诗的,古人云,“登高作赋”,面对如此气势雄浑的大江喝酒,酒不醉人,景已先将人醉了。谁能心中没有感概?就是不会写诗的人也想写几句啊,宋江能不题诗么?其实,宋江写了两首诗,还有四句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毕竟只是宋江,在他的诗里存在着一种狭隘的复仇主义思想,因此他的诗里鲜血淋漓,黄巢是什么,黄巢是“我花开后百花杀”杀气腾腾的一个人物,但他还要笑黄巢“不丈夫”,可见其杀气这之重。他的骨子里还是留恋朝庭向往着富贵的,希望通过在朝庭做官来实现自己的“凌云志”,因此后来接受了招安,终至杀头。物故人非,江还是那条江,人却已经不是那些人了,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二楼是展厅,展出了介绍浔阳楼历史的书籍和地方名胜风光图片。三楼是回廊,主要陈列字画。四楼是雅座,摆满了仿古桌椅,设有仿古音乐茶座。浔阳楼是溶名楼、名著、名酒为一体的名胜。游客在此饮酒品茗,登高望远,可一览浔阳江风光。
|
转自:http://www.uutuu.com/dest/article/detail/5414462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