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井冈山红色之行— |
[游记]井冈山红色之行— |
2007-07-16 cbfmg.com |
每一次行程都有让人难忘的的记忆,每一个景点都有让人感动的片断。这次红色之行,不仅让我们为大自然的美丽怦然心动,为壮观的奇景而叹为观止;更被一种精神所震憾,更为一种气慨、一种信念所感动! 4月25日清晨,我们一行怀着崇敬而兴奋的心情踏上了江西的旅程。高速公路上,车在奔驰,心在飞扬。一到南昌,我们迫不及待赶往绵延五百里井冈。一路上蜿蜒曲径通幽,车行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山脉间,满目青翠,深绿、浅绿、嫩绿,高的、矮的、低的,目不暇接。一会儿烟雾缭绕,一会儿细雨纷霏,一会儿温柔的太阳又露点儿脸,我全神贯注欣赏着,饱享大自然的胜景,真让人痴迷,更让人沉醉! 到了井冈山,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公路沿途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随着导游的讲解,我们在亦惊亦喜中过了九十九道弯来到了黄洋界,心目中的黄洋界啊,神奇而厚重!它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豪情万丈的年代。今日,我站在这高高的山顶上,五百里井冈尽收眼底,只见群山叠翠,绵延起伏。我神思远去,遥想当年战旗飞舞,呐喊震天,硝烟弥漫,无数无名英雄的战斗身影的场面。凝视炮台时,仿佛感觉到它在自豪地述说着军民齐心协力,以少胜多的千古传奇。不远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见证了当年毛泽东、朱德等红军挑粮上山的景象。此刻,我的思绪一下透过无数过岁月回到那青竹扁担挑粮上山的情景,挑粮人挑起了革命的前途,担起了人民的命运!踏着伟人的足迹,心中感慨万千!国泰民安的今天,我们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守好自己的岗位,真心实意为民理财,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在参观毛主席旧居时,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久久驻立主席的卧室,低矮黑暗的房间,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铺着一块破草席,一张破旧的板儿桌椅感觉到平凡中蕴藏的伟大,这就是我们一代伟人当年的生活,在这个陋室里毛主席开始点燃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想想我们居有空调,行有车,办公有电脑,哪有理由生活不知足?工作不努力?我们要用感恩的心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做真、做实、做严才能做强、做大。 走进农家小院,嘴嚼红米饭,喝着南瓜汤,品味野菜,心中滋昧不一般,历史总在悄无声息中带走一些东西,然而总有一些东西不因岁月而变色,那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世代相传的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我们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扪心自问,衣食无忧的我们做了些什么?有些人将纳税人的钱大吃大喝,公款招待居高不下,心中可有愧?共产党人不能将延安的艰苦精神弄丢了啊! 小井医院,造币厂,北山烈士陵园等等,一路奇异风光美景,一路重温先人的伟迹,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沿着曲径山路,我们拾级上下,青翠的竹林、巍峨的山峦,山涧时隐时现,潺潺的溪水或缓或急,长流不息,那如天籁的声音,仿佛一位慈祥的母亲,向每个游人诉说着他儿女当年的革命故事及一个又一个奇迹。井冈是革命的摇篮,是血与火的历史,先辈们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解放之路,引导中国革命在危难中一步一步走向胜利。我深感事业的成功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观展览,了解宏图大略;听讲解,追忆过往风云;看文物,激战如在眼前;访旧居,深感伟人情怀,看到这些见证了艰苦历程的红土地,我们深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依依不舍告别井冈,思绪缓缓从那充满着昂扬斗志和革命激情的燃烧岁月中回到现实。时间如逝,岁月如歌。井冈山一部革命的圣典,一本历史教科书,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思考。这次江西之行是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使我们精神上得到了升华,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在本职工作中更应尽职尽责,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更应保持红色本质,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因单位要求2005年5月写) |
转自:http://www.cbfmg.com/oblog313/user1/46040/archives/2006/3902.html1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