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乌龙潭概述

[游记]乌龙潭概述

2008-06-27    sina.com.cn

年,任升州(南京)刺史兼浙江西道节度使。乾元二年,以“帝王之德莫大于生”为题用帛本奏请皇上圣准,在全国建放生池八十一处,最大的放生池则是乌龙潭,颜真卿亲自为乌龙潭写放生池碑记。乌龙潭即以放生名世。同时因潭内广植“白芙蓉”而赢得“乌龙佳卉白芙蓉”的赞誉。尤其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之时,来此观赏的人群如潮。由此,乌龙潭又雅称“白莲池”。唐大臣李德裕来乌龙潭游览,撰有《金陵芙蓉池赋并序》赞白芙蓉“素萼盈尺,皎如霜雪。”

明时,乌龙潭地域仍很广阔,中书舍人潘之恒尝言:“潭深莫测,广百余寻,(寻:古长度单位,寻约2。66米),长竟三里”。约为现在汉中门至儿童医院广州路段的范围。并成为私家园林圣地,沿潭达官显贵的私家园林鳞次栉比。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明末五秀才”之首吴应箕的“吴氏园”,后为曹雪芹家园,随园。还有明茅元仪在潭北濡构“寤园”多次邀谭元春游乌龙潭,谭遂后写了三篇乌龙潭游记。而茅元仪虽为文学大家,但在军事上颇有建树,其大型兵书《武备志》可谓中国古代兵书经典之作。

清时,乌龙潭两侧山坡,已是阁楼或高或下,参差错落,不同时代的寺、祠、庵、堂层层镶嵌于青碧的树丛中,宛若屏桓绕之。在吴敬梓《儒林外史》
中的乌龙潭已是“一潭簇新的荷叶,亭亭浮在水上,有许多亭榭,游人都进来玩耍……”潭边的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的游览胜地。

这一时期比较知名的有康熙年间的刑部尚书熊敬修,江宁织造曹寅,桐城派鼻祖芳苞,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杭州知府薛时雨等,先后来到乌龙潭或建祠、或筑屋、或结庐,寄情于西城山水之中,其乐陶陶。魏源曾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故乌龙潭又有小西湖的美誉。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dbb0201000c3i.html23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